发布时间:2018-05-27 20:44 | 来源:河南日报 2017年05月01日 1版 | 查看:739次
“你看,这是我今年刚刚发明的‘大型同步电动机励磁绕组拆装工具’。原来我们拆装一个550公斤重的磁力绕组至少要二三十人共同作业,还要启用吊车。有了这个工具,四五个人就能操作,拆装时间也大大缩短了。”4月28日,在郑州参加劳模巡回演讲的首届“中原大工匠”游弋一见到记者,就拿出手机,展示起自己的新发明。
47岁的游弋是河南能源永煤公司车集煤矿机电一队副井电工班班长。在他手机相册的2000多张照片中,拍的几乎都是各种机器零部件、设计图纸、发明成果。作为一名拥有17项国家专利、7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的“发明家”,游弋说,创新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别人创新靠勤奋,我创新却源于‘偷懒’。”说起开始创新的原因,游弋表示,自己最初就是想让同事们干活省点劲儿,提高操作安全性。
在2005年的一次设备检修中,班组的一名同事在切割密封圈时被电工刀割破了手。看到这一幕,游弋无比揪心:能否设计出更安全、更方便的工具?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利用废旧材料成功研制出“电缆密封圈扩孔器”和与之相配合的“快速定位剥线钳”。这两项发明使制作密封圈、剥线的时间由20分钟缩短至6分钟。“靠着这两种工具,我和几位同事一举包揽了当年河南省煤炭系统电钳工技术比武前4名。”游弋说。
尝到甜头的游弋在创新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主井提升系统开关的自动检测及诊断、主井钢丝绳自动除尘设备、新型防跑偏开关……与此同时,跟着他走创新路的人也越来越多:成立近8年的“游弋创新工作室”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现在的47人,从中走出了多名省、市级劳模。
工作至今,游弋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将机器中损坏的零部件保留下来,研究出损坏的原因。“困难点就是创新点。只要认真钻研,总能发现创新的机会。”游弋说,“‘工匠精神’需要专注、耐心、敬业,其实就是要有一股‘钻劲儿’。”(记者王绿扬)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