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7 11:33 | 来源:工人日报 2017年05月02日 02版 | 查看:2607次
黄世全 男,广西登高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
黄世全于2007年7月到广西登高集团有限公司工作,2009年12月,因技能娴熟,工作能力出色,被破格晋升为设备管理技术员,负责设备的使用、维护、技改、保养和润滑方面的工作。他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探索工作新思路,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誉与好评。
作为一名设备维护、改造的现场主管,为了能又快又好地使设备恢复生产,缩短维修工时,他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到现场收集设备的相关参数等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设立台账并建立数据库。几年来,他带领维修队伍依靠自主技术成功地对水泥磨、回转窑、立磨等大型主机设备配置的弗兰德减速机进行维修,打破高精进口设备依赖外援技术的局面。维修工作安全高效,事半功倍,不仅为生产赢得宝贵的生产时间,还为公司节省了大笔进口设备维修开支。他还根据生产设备运行的效果,对一些经常出现故障或造成劳动强度大的设备认真分析其弊端和不足,及时向公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合理化改造方案。几年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改造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有熟料输送系统扬尘降尘的改造;磨头两台1.2米皮带收尘管的改造等。诸多小技小改不胜枚举,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几年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改造的实用项目大大小小足有几十项。技改项目处处从节能减排出发,以保护环境,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目的。主管设备的他,当设备出现紧急情况,不管是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得到消息,他总是身先士卒,走在最前面,首先出现在第一事故现场。处理设备事故,大多都是连续作战,抢修时间轻则一两个班,重则两三天甚至更长,连续二三十个小时奋战在维修现场的事时有发生。因为他的毅力、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处处体现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所在的车间出现一派人人争当模范、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也正是有这样的一群爱岗敬业、忘我劳动的主人翁,为公司的飞速发展增添了不少动力。
由于他在工作中成绩突出,2015年4月被广西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12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梁树华 男,南宁邦尔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科技工作者,梁树华积极投身科研勇于探索,不断攻克技术上的难关,有多项科研和标准编制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梁树华主持国际合作科技项目《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科技合作与示范》项目,2012年通过省(部)级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他带领的科技团队的努力下,利用项目在越南的科技合作成果拓展越南的市场,连续4年使新产品出口翻一番,2016年脱羧酶产品在越南市场占有率60%以上,累计销售1000多万美元,成为 “中国-东盟”国际科技合作和广西科技兴贸典范。
梁树华在科研工作中还有一种创新精神,深受同行称赞。目前广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用菌产业区,2011年广西食用菌生产总产值52亿元,居全国第九位。但广西夏季温度较高不适合传统低温和中温食用菌栽培,针对此状况, 2012年,他申请和越南国家农业部生植物中心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热带大型真菌基因资源的引进和开发研究》,担任课题组组长。这个项目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构建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将热带真菌优质菌种、高温型食用菌,驯化和杂交选育出适合广西夏秋季生产的高温型、产量高、抗逆性强的食用菌品种,实现食用菌在广西全年种植,为年产值翻一番奠定了基础。该项目被南宁市立项为“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 2014年-2016年在广西9个县(区)推广种植5800万包,累计新增产量5000万公斤、产值超10亿元。解决农村劳动力2万人就业,使6000多农户脱贫,500多户农民致富。
梁树华作为企业科技研发的带头人,是我国《食品添加剂 α-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国家标准(GB 20713-2006)、《海藻糖》国家标准(GB/T 23529-2009)、《海藻糖》轻工行业标准(QB/T 2848-2007)的主要起草人。5年来,他申请发明专利9件获得授权。2014年,他创建了“劳模、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 2014年至2016年3年来工作室累计64条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增收节支481万元,集体荣获“工人先锋号”称号。他还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为科普作贡献,先后编写出版了《怎样科学办好蜈蚣养殖场》等21本农业科普书籍,全部入选“农村书屋”系列科普图书,对我国农村特种养殖起到推动作用。
覃锋 男,南宁明天学校校长。
16年来,覃锋坚持“让更多失去父母的孤儿孩子在这里找到回家的感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的办学理念,倾注全部心血,使学校成为南宁乃至广西的窗口学校。
覃锋以校为家,16年来共接收来自南宁市及百色、河池革命老区的孤儿485名,目前有231名就读小学乃至大学,有244名已经完成职高或大学的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
他着眼长远,为了圆了孤儿的大学梦,创建“劳模工作室”,10多年来,积极地为成长中的孤儿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筹措学习和生活经费共500多万元,给245名孤儿圆了高中乃至大学的读书梦。
来自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冲陶村的女孩潘宁,患上了甲亢和淋结病,为了帮助她治病,家里唯一的叔叔东挪西凑了1.5万元为她进行了4次消融手术,但是病情还是出现反复。覃锋了解情况后,请了一位针灸专家亲自到潘宁家里为她治疗,还把获得劳模的部分津贴给潘宁,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潘宁的情况有了好转。2016年8月,她还拿到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潘宁既兴奋又发愁!愁的是病不知道何时治好?读书的学费哪里来?覃锋二话不说,从他评上自治区优秀共产员获得的5000元奖金中拿出3000元给了潘宁,剩下的2000元给了他“一帮一”资助的在南宁市沛鸿中学读高中的农梦飞。
在覃锋的努力下,于2014年6月由瀚德集团筹资200万元,成立了“广西瀚德明天慈善基金会”,2016年,学校有13名孤儿考上大学,覃锋与瀚德集团鄢仁云董事长联系,解决了81925元学费。
办学16年来,覃锋加强学校宣传力度,学校先后得到各级媒体的报道5000多次,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共捐款2300多万元活动经费,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帮一结对帮扶孤儿230人次。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南宁市明天学校迁建,将建成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现代化校园,占地面积66478.4平方米,办学规模72个教学班,将可接受3420名学生就读,其中孤儿学生1770多人,总投资2.5亿元,目前新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使用,并配备最先进的教学信息化、数字化。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8年建成使用。
杨晓 男,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动力总成总工程师。
杨晓是中国小排量车用发动机开发的领军人,从业24年,主导研发了三大系列、55款小排量发动机,并对发动机进行了整车动力性、经济性的集成应用。系列发动机集成匹配于五菱之光、五菱宏光、宝骏730和宝骏560等国内畅销车型上,推动该系列车型年销量超200万辆,发动机年产量突破170万台,力助企业获得了单一企业整车销量全国第一。
杨晓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多年的汽油机研发、整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模拟仿真经验,让他深深爱上了发动机研发这份工作。他主导研发并集成的发动机,在乐驰上取得行业中同类车燃油经济性最佳的成绩,在五菱宏光汽车上则开创了一片新蓝海,多次获得月度全国销量冠军。其主持研发的发动机3次获得中国十佳发动机称号,发动机产量在自主品牌排名第一,合资品牌排名第二,具备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
他在发动机上提出了排量的系列化和技术特征的模块化,建立了增压发动机研发体系,创新应用先进的虚拟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发的1.0T和1.5T性能达到PFI发动机的国际领先水平。
他主持建立了国家级实验室,该实验室能按照国家标准从事发动机台架试验、整车排放试验等,还能够按照更苛刻的国外标准进行测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自主研发重要的里程碑。
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杨晓创新性地提出了多软件、多目标联合仿真优化的分析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增压发动机试验验证理论体系。这些创新性理论的提出,使得自主品牌能将发动机研发的核心理论掌握在自己手中,摆脱了以往外资公司对发动机研发技术的封锁。
杨晓积极主持及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主持过《车用小型汽油发动机技术条件》的编写,参与了《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标准的编写。
杨晓十分注重培养新一代技术骨干,这些年里带徒15人,他们中有整车技术首席、动力集成应用首席。杨晓说:“我们技术人员绝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学会分享和传承知识经验,培养新生代力量,只有这样,我们公司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今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