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易被误诊肿瘤

发布时间:2018-03-29 08:03 |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18-03-24 06版 | 查看:914次

多点穿刺组织活检早期辨明脊柱病灶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刘文琴 林伟吟

  “医生,我已经在家等死半年多了,但感觉我的病好像没有那么糟糕。我现在是鼓起巨大的勇气,希望您能帮帮我……”日前,患者老谭走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室,对着骨外科沈慧勇教授说了这么一句。

  原来,老谭在半年前因腰背痛做了MRI(磁共振)检查,提示脊柱肿瘤。由于家中经济状况不好,他决定放弃治疗,返回家中安度余生。然而,数个月来,除了腰痛,病情并没有明显变化,他这才找到大医院的专家,想着碰碰运气。沈慧勇教授及其团队经过详细检查,最后确诊老谭为脊柱结核。

  无独有偶,因腰背部疼痛2个月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就诊的老李也是同样的情况。不同的是,老李脊柱结核表现典型,在进行腰椎X线检查时发现腰4/5椎间隙塌陷,椎间隙及椎旁脓肿明显,很快得到确诊。

  “不典型结核患者常被误诊。”沈慧勇教授介绍,临床上,只有1/5左右的骨与关节结核合并肺部结核,这种不典型结核发病多在45-60岁,抽血检查可能完全正常,部分患者可伴有体重明显下降,MRI也没有明显的冷脓肿形成,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脊柱肿瘤。

  单纯脊柱结核虽不具有传染性,但经药物保守治疗康复后,大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有3%-5%局部后凸可达到6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外观。对于这部分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无效的,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针对老谭的情况,沈慧勇团队安排其先行回家服药进行抗结核治疗,两周后再返院接受手术。而对于老李,因结核对其脊柱结构破坏明显,导致脊柱局部不稳定,既不利于局部病灶吸收,又有导致神经受压的风险,因此先予安排手术。

  经过详细讨论,沈慧勇教授及其团队决定利用腹腔镜为老李实施前路清理病灶植骨、后路经皮内固定手术,由于前后均为微创手术、创伤小,老李很快就能下地活动。

  沈慧勇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结核防控体系非常健全,结核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明显下降,但由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耐药结核杆菌的出现以及艾滋病等自身免疫缺陷病控制欠佳等综合原因,近几年结核病发病又有抬头的趋势。“结核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早期、联合、规律、足疗程应用抗结核药物。”

  针对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采用脊柱病灶多点穿刺组织活检技术,经病理切片找到典型的结核肉芽肿以及涂片发现抗酸杆菌,可准确分辨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让患者获得及时诊疗。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