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骗术“围猎”老人,坏到骨子里了

发布时间:2018-02-27 11:41 | 来源:新京报 2018年02月27日 第A03 | 查看:982次

一家之言

  研究老人、打动老人、欺骗老人,这样的产业模式简直丧失人性,是刻到骨子里的坏。

  《北京遇上西雅图2》里,吴秀波扮演的角色Daniel是一位房产中介,为了买下两位老人的房子,他几乎天天登门拜访,帮老人端茶倒水、洗碗拖地,简直比亲儿子还亲。不过,电影里的结局很温馨,计谋露馅后,老人很伤心,Daniel良心发现了,悔过了,被治愈了。

  电影的故事设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糟糕的。

  据新京报报道,春节前,多地曝出老年人被骗的消息。在一些保健品公司和收藏品公司的内部,“如何获得老人信任”“研究老人的心理”竟然成为上岗培训课程。推销员通过口头亲切称呼甚至认干亲等“温情攻势”打动老人,有的甚至直接管老人叫“爸”“妈”,取得信任后进而行骗。

  看到这样的情节,有网友直呼“毁三观”。

  的确,报道中有个细节,在一位已经去世的被骗老人的微信里,有销售员在很长一段时间,经常给他发早安、心灵鸡汤、天气预报的信息。

  这提醒我们,正因为老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空巢”,骗子才乘虚而入,以虚情假意的嘘寒问暖鸠占鹊巢。

  在高晓松与成龙访谈的节目里,成龙谈到了一个父子关系的细节。他说,房祖名有一次给他打电话说“父亲节快乐”,他一听就很生气,骂了房祖名一顿:不要在父亲节给我打电话,请每天给我打电话!

  想来,即使再忙的人,拥有再多的粉丝和爱护,没有子女的问候陪伴,也是一位孤独空虚的父亲吧。

  话说回来,骗局的根本还在于“骗”,问题主要还是出在骗子身上。我们必须厘清这个逻辑:不是老人变笨了,而是一些企业变坏了。单纯不是缺点,欺骗钱财和感情的行为却是不折不扣的恶,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对于这些出卖感情的推销员,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面对自己家中老人的。对干爹干娘如此,对亲爹亲娘会好吗?

  而对于涉事的保健品公司和收藏公司,企业做到这份儿上,我都不好意思称之为企业。一个正常的企业,应该有基本底线。研究老人、打动老人、欺骗老人,这样的产业模式简直丧失人性,是刻到骨子里的坏。

  当然,欺骗老人涉嫌违法犯罪,查清后自有法律惩处。

  但当类似的骗局屡禁不止,就要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了。与其费心费力教老人如何防骗,不如直接主动针对类似的骗子公司开刀。

  □与归(媒体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