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6 20:1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2月06日 02 版 | 查看:810次
慈善公益,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专业。而在网络慈善公益时代,这份专业,理当包括对捐赠“误操作”的有效防范。
1月28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一全职妈妈在使用一支付平台时,误将近乎家中全部积蓄12万余元捐赠给一个帮助孤儿的公益项目。2月2日,此女子的丈夫告诉媒体,当日14时左右,退款已被打到银行卡上。(澎湃新闻网2月5日)
明明想好的是捐1200元,却“误操作”成了12.2万元,将整个家庭的储蓄都捐了出去。这着实让捐赠者吓了一跳。好在,通过与基金会的沟通,目前这笔误捐的款项已经退回。但是,发生这样的误捐,恐怕暴露了当前网络慈善公益在捐赠程序设计上的漏洞。
如今,公益慈善搭上互联网支付的快车,捐赠已经越来越方便。但与此同时,类似的误操作现象,近年来也时有发生。比如去年,有媒体报道,江苏宿迁的刘先生到朋友家玩,朋友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随后刘先生把手机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却点开了微信钱包里的公益,将刘先生卡上的1.7万元捐出。孩子之所以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完成“捐赠”操作,就是因为支付平台自动设置了“公益捐款免验证密码”程序,不用输入密码即可捐款。这样的程序设计,确实存在“熊孩子”误操作的安全隐患。
这次的误捐事件是否也与支付平台的支付程序设计过于“简单”有关,暂不得而知,但是,在网络公益慈善普及的今天,建立相应的“误捐”防范机制,的确越来越紧迫。
网络公益慈善平台,尽量将支付程序设计得人性化一点,方便捐赠者实现捐赠意愿,这完全可以理解,也很有必要。但前提还是应保证支付安全,尽量压缩对“误操作”的诱导空间。当然,移动支付的“误操作”风险,不只表现在网络公益慈善捐赠领域,这几年媒体也经常报道诸如小孩偷偷拿家长的手机给网络主播天价打赏等现象。其实,要堵住这些漏洞,在技术层面并不难,比如,要求支付达到一定数额必须输入密码,或对“异常”支付情况设置更多的验证程序。关键还在于支付平台在支付安全和便捷的平衡上,是否做到了最好。
相较于一般性的消费支付,公益慈善捐赠支付,更有必要做好对“误操作”的防范。一方面,网络捐赠行为一旦发生,就具备了法律效力,要证明其确实系“误操作”,并不简单。另一方面,简化捐赠程序并不等于要刺激捐赠者的“冲动捐赠”。真正的公益慈善,恰恰应该是捐赠者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在捐赠支付上多几道确认程序,特别是对于大额捐赠有特别的提醒,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培育理性的公益慈善文化亦大有裨益。
近几年的慈善捐助报告显示,借助移动互联网捐赠便捷的优势,我国大众小额捐赠的参与人次、捐赠总量这些年都有了显著增长,网络捐赠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献爱心的首选途径。这自然对网络捐赠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对于捐赠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网络捐赠的便捷和人性化,决不应该只是表现于“一键捐赠”这样的快捷支付,而更应是在确保安全、有效避免“误操作”的基础上,给予捐赠者更贴心的服务和健全的权利保障。比如,捐赠者可以方便查询善款的使用情况和具体的慈善效果。
总之,网络公益慈善“误捐”现象频出,不仅增加了捐赠者的风险负担,也可能伤及公益慈善本身的公信力。慈善公益,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专业。而在网络慈善公益时代,这份专业,理当包括对捐赠“误操作”的有效防范。一个健康、安全、人性化的网络捐赠环境,至少应该从技术层面,将“误捐”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朱昌俊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