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2: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07-24 06:27 | 查看:1388次
307 王新华
王新华,女,汉族,1972年6月生,中共党员,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妇产科护士长。
王新华从医近30年,不忘初心、坚守诺言,忠实践行党员宗旨,为广大传染病患者无私奉献仁心大爱;牢记军人使命,勇于挺身而出,多次投身重大任务,为战胜危害极大的传染病疫情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传染科医护工作者,每当有重大疫情,王新华总是冲在第一线,不惧危险、勇挑重担,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2003年非典肆虐,王新华一头扎进非典病房,护理北京市第一批输入性非典患者。与非典激战106个日夜,她经手护理的30多位重症非典患者,无一例死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新华主动请战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协助做好灾区防疫工作。2009年,“甲流”疫情暴发,王新华在传染病房一干就是3个月,所护理的20多位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为医院实现“甲流”防控“工作人员零感染、来源病人零漏诊、确诊病人零死亡、疑似病人早诊断”的目标作出有力贡献。
在小儿肝病科工作期间,王新华视患者如亲人,信守医德仁心。她照顾患儿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打针敷药、喂奶把尿,用母爱精心护理每一位患儿。她与无数患儿家庭结下深厚感情,许多患儿长大后都亲切地称她“王妈妈”。担任妇产中心护士长后,她刻苦钻研学习,掌握国内外传染病妇产护理知识和管理经验。6年多来,有2000多名乙肝产妇在妇产科顺利生产,98%以上的新生儿成为健康宝宝。
王新华经常代表国家参加援外抢险救灾、疫情防控和医疗救助任务,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兑现南丁格尔誓言。2013年,她被确诊为宫颈癌。术后三个月,她就主动要求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律宾,参加强台风“海燕”灾后医疗救助行动。2014年9月,王新华主动请缨赴塞拉利昂执行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作为第一批援塞医疗队护士长,她参与制定68类243条诊疗制度和防护措施。
王新华荣获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称号,被授予第四十五届“南丁格尔”奖章,荣立三等功2次。
308 毛本义
毛本义,男,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地方税务局退休干部。
1957年,毛本义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下誓言:“我要终生宣传好党的事业。” 60年来,他秉持虔诚执着的信念,采取集报、剪报、研报、用报的特殊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书写“爱国爱党、终生不悔”的人生篇章。
毛本义出生在一个贫穷山村,直到1949年家乡解放后才有机会读书。在他心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新生活。因此,他从19岁开始就许下誓言:要用一生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终生宣传党的成就、党的事业。
毛本义深知要搞好宣传,报纸是重要载体。他在工作之余,大量读报、剪报,写新闻、写感悟。退居二线后,更加专注于集报、剪报、研报、用报。为收集报纸素材,他经常钻到废品收购站一待就是一整天,经常奔波全国各地参加集报交流会。一身旧制服穿了20多年舍不得扔,他却舍得每年花费几千元购买报纸。如今,他的“家庭报馆”已经收集2120个种类的1.8万余份报纸,犹如一套百科全书。
集报的目的是用报,是为更好宣传党的事业和成就。毛本义经过潜心研读,将自己的藏报进行分类组合,先后编集“国庆特刊”“党的生日”“革命英烈”“长征”“抗战”等36个专题,经常背着这些专题材料走进工厂、社区、学校进行免费巡展。路远,他就挤公共汽车;路近,他就骑自行车。展出时,他为大家认真讲解每份报纸的内容、背景和意义,让集报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2013年3月,他整理出百余份有关雷锋精神的报纸和手抄资料,举办雷锋精神集报展,纪念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2013年12月,举行“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主题巡回报展,给大家讲述毛泽东故事,共同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2014年4月,举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主题报展;2015年10月,举办“新理念新局面”专题报展,从“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军队改革”“中国外交”等方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成就……
毕生追求终不悔。毛本义说:“我会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的公益报展一直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
309 毛师花
毛师花,女,汉族,1933年7月生,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黄坛口村村民。
毛师花为黄坛口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提供早餐,坚持25年早餐不涨价,她卖的鸡蛋饼、豆浆、粽子、稀饭……样样都是五毛钱。她不担心利润,只担心孩子们是否会挨饿,是否吃得干净卫生,被人们称为“有良心的早餐”。
毛师花是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村早餐摊摊主,岁月不断流逝,物价不断上涨,毛师花老人却始终坚持早餐不涨价,以“每样5毛”的良心价温暖周边做工的人们和上学的孩子,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早饭奶奶”。毛师花的一天大多从凌晨1点开始,起床后她便紧锣密鼓地生煤炉、炒菜做馅、蒸粽子……凌晨5点左右,她用三轮车分两次把早餐铺的东西运到路口,在漆黑一片中坐定,开始煎蛋饼和糯米粿。豆浆是凌晨现磨的,鸭蛋用的是当地最好的,馅儿也放得特实在,毛师花对自己做早餐的用料十分“慷慨”,但对自己起早贪黑做早餐生意的利润却很是“糊涂”。问成本,她没有算过;问利润,她甚至不知道是赚是赔。每当别人问起这些,毛师花最常说的是:“刚好差不多。”毛师花似乎没有把这当作生意,更像是在为自己家的孩子做早餐。她担心的是,一早从山里赶来的学生会不会饿肚子,如果饿着肚子孩子们怎么能好好上学;她担心的是,不少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如果加价了,学生们能不能吃饱。对孩子发自心底的怜爱,是毛师花25年卖早餐不涨价的主要原因。从小吃毛师花早餐长大的毛磊说,毛师花奶奶售卖的早餐样式不多,也并不特别,“但里面掺了很多很多感情”。
毛师花育有两儿两女,子女都不在身边,儿女们多次想接她到城里享享清福,都被她拒绝了。毛师花说:“我一辈子都没停下来,去了城里,每天只能看看电视、走走路,会闲出病的。”毛师花喜欢孩子,来吃早餐的孩子们唤她一声“奶奶”,她就觉得精神特别好。早晨5点出门,8点收摊,毛师花说那3个小时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毛师花经营早餐铺的钱来自每月1040元的养老金,这笔钱由儿子叶发帮助领取,用来帮她购置面粉、糯米等物资。叶仙两姐妹则帮老母亲添置煤炉、调料等物品。儿女们尽可能地帮毛师花解决问题,让她能无忧无虑地做喜欢的事情。
在黄坛口乡,毛师花得到了村民们的敬重,很多村民以各自的方式支持她,比如将食材以成本价卖给她。他们说,我们的孩子都吃过她的早餐,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吃到她卖的早餐。
毛师花荣登“中国好人榜”。
310 乌兰图娅
乌兰图娅,女,蒙古族,1976年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伊克塞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乌兰图娅1998年创建伊克塞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她凭借诚信经营和贴心服务,诚心实意为牧民提供帮助,为当地牧区转移牧民、毕业大学生、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赢得了牧民的信任和赞许。
20世纪90年代,兽药经营产品单一,作为牧民的乌兰图娅看到了兽药的无限商机,她抓住机会承包了苏尼特左旗当时唯一一家兽药经营企业。创业之路坎坷艰难。她在经营中始终把“德为先、诚为本、一点一滴铸就诚信”的服务贯彻到创业当中,始终注意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本着“诚信、求实、创新、进取”理念,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保证消费者放心购物,把信誉和顾客的满意作为商品生存和企业发展的根本,讲究诚实守信,体现货真价实。对于顾客投诉,只要合情合理,都及时给予解决,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她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这些成为企业开拓进取的生命线,“伊克塞”品牌通过乌兰图娅的努力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家喻户晓。公司开设42家直营店,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牧区转移牧民、毕业大学生、下岗职工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
工作中,乌兰图娅认真严谨的作风是每一位职工的榜样;生活中,乌兰图娅平易近人,关爱职工。成功创业后,她不忘自己是牧区走出来的孩子,心系牧区,积极回报社会。在每年春季牧民们最繁忙的季节里,她都集中组织企业人员开展下乡慰问活动,一村一户送温暖,累计走访10万余户。她还陆续拿出上百万资金,把慰问礼品、接羔保畜的药品无偿赠送到牧民手中,让牧民感受到一个牧区孩子真诚真心的反哺之爱。
乌兰图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311 艾买尔·依提
艾买尔·依提,男,维吾尔族,1944年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民政局退休工人。
他为战友守墓,毕其一生陪伴为国捐躯的英烈。艾买尔·依提是一名老兵,1970年,当得知叶城县烈士陵园招聘工作人员后,他带着妻子和刚出生6个月的孩子搬进了烈士陵园,一守就是47年。他像戈壁红柳一般,和寂寞作伴,与艰苦为伍,绽放出令人赞叹的生命光芒。
艾买尔·依提1960年4月参军,1962年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1968年从部队退伍返乡后,艾买尔·依提被分配到家乡叶城县佰西热克乡16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在叶城县修建了烈士陵园。听说烈士陵园招募守墓人,艾买尔·依提立即辞去工作,主动要求为牺牲的战友守墓,带着妻儿举家搬进烈士陵园的一间小屋,开始了自己的守墓人生活,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艾买尔·依提常说:“他们是我的战友,在一个战壕里待过,我不能让死去的战友们孤单、寂寞。”
昆仑山脚下的叶城县紧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终年干旱少雨,再加上当时经济困难,经费投入不足,戈壁滩上建起的烈士陵园内一片荒凉。“地上都是野草,沙土很多,周围一棵树也没有,风刮起来,到处是黄土。”艾买尔·依提回忆说,他没有等靠国家帮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拿起铁锹,自己动手植树造林,美化陵园环境。艾买尔·依提一边从三四公里外的水闸引水,一边带领全家老小栽种树木。按照汉族人的习惯,他在罗光燮、王忠殿等英雄墓碑前栽下了青松翠柏,在司马义·买买提烈士墓前栽下了两棵桃树,“因为维吾尔族人喜欢果树,地下的战友可以春见桃花、秋闻果香”。
慢慢的,艾买尔·依提年纪大了,他很担心今后的工作谁来干。大儿子艾尼瓦尔·艾买尔知道了爸爸的心思后,2002年辞去工厂的工作,来到烈士陵园接替了爸爸的工作。叶城县烈士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以及重大纪念日,艾买尔·依提一家人都会提前洒扫陵园的每一个角落,祭奠陵园内的烈士。40多年来,艾买尔·依提一家两代人守护着烈士陵园,对于艾买尔·依提一家人来说,烈士陵园里长眠的每一位烈士不仅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更是难以舍弃的伙伴。
艾买尔·依提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312 旦增列单
旦增列单,男,藏族,1991年1月生,共青团员,西藏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旦增列单,一个质朴的藏民,坚守做人诚实、做事踏实、诚信经营、承担责任的理念,带领员工发展企业生产,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参与脱贫攻坚,为贫困农牧民及困难员工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旦增列单2011年担任西藏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坚持“以诚取信、以信取胜”的工作理念,把诚实守信作为发展事业的基本原则。公司签订了不计其数的工程承揽合同和工程合作协议,始终做到“守合同、重信用”,从未发生过任何违纪违约和合同纠纷事件。对待员工,无论是公司正式员工还是临时雇佣工,都以市场行情、签订合同为标准,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兑现福利奖金,从不拖欠一分一毫,从未出现过因拖欠员工工资被投诉、起诉现象,赢得了职工的赞誉和信任。在农民工心中,即使工资略少些,大家都愿意在他的公司上班、打工。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乡镇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
旦增列单认为,企业发展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勇于承担肩负的社会责任。旦增列单带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与浪卡子县地域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最差、贫困面积最大、脱贫任务最重的伦布雪乡结成帮扶对子。他深入实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结合实际,投入新建氆氇编织、藏被缝纫加工厂,为贫困农牧民及公司困难员工增收致富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到2016年间,西藏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帮助农牧民群众13345人就业,农牧民工现金收入达3.0367亿元,其中贫困人员收入达2.0649亿元,实现了浪卡子籍986户脱贫,其中10%的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旦增列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款100.25万元资金建立“羊湖子女”教育基金。为农牧民建房、医疗、学费、购买农牧业生产资料等捐款捐物,总资金达616万元。
旦增列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313 史庆明
史庆明,男,汉族,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二十三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
担任粮店主任以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着为民服务的承诺,诠释着诚信的内涵,将一家普通粮店发展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有限公司。20多年中,企业没有一次因违反政策规定受到过处罚,没有一次因短斤少两、质价问题遭到投诉,树立了诚信经营形象。
史庆明办企业靠诚信。他坚持“三不进货”原则,不是正规厂家不进货、没有检验合格证不进货、二道贩子手里不进货,对上门推销、许以回扣的坚决抵制。销售时,外进货售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停售,决不让顾客受损失。粮店经营的五大类100多个品种的商品,全部明码实价,严把质量关。抗击非典期间,食盐脱销,有的粮店趁机涨价,史庆明却坚持保质保量不提价,敞开供应,仅此一项就少赚20多万元。
史庆明为民服务讲诚信。他每天早晨都带领员工向国旗宣誓,让诚信立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铭刻在每一名员工心中。他们率先实行市区免费送货,粮店为顾客送货5万多次,运送粮油4万多吨,史庆明本人驾车送货1000多次,运送量200多吨。老红军、对革命有特殊贡献的老同志买粮油一律5%优惠,老顾客买货钱不够或装具不够,可以向粮店赊和借用,拉近了粮店与群众的距离。所以,供应区内有的顾客搬走了,仍要舍近求远坐公交车来买粮油,粮店恪守诚信的“金字招牌”让群众信赖。
史庆明用自己的奉献维护诚信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他的工资可以高出职工两倍,但他坚持不多拿一分钱,将至少10万元应得的收入留给了企业。他几乎没有节假日,把粮店当成自己的家,把职工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不管哪里有个大事小情都跑前跑后。史庆明引进了速冻饺子生产线,可生产10多种饺子,日产量1000多公斤。一次,由于存储原料的冷柜出现故障,导致300多公斤的猪肉腐败变质,史庆明毫不犹豫地将变质的猪肉全部销毁,宁可损失经济利益,也不能砸了企业的“牌子”。靠诚信,他们生产的汤圆、饺子等20多个品种迅速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史庆明荣获黑龙江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称号。
314 刘文新
刘文新,男,汉族,1972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文新把诚信当作经商的通行证,把质量当作立身的根基,使企业不断做强。他恪守信用,从不拖欠茶农一分钱;他公开承诺,只要消费者不满意,一律无条件免费退换。
1992年,刘文新成立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又成立文新茶叶合作社,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之路,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服务,实施订金提前预付、原料优价收购、年终优者返利等惠农举措,公司收购茶叶从没欠过茶农一分钱。2014年春节前夕,浉河港新湾村和郝家冲村的部分茶园租金到期,公司资金却异常紧张。茶农说,缓一缓,过完年给也一样。但刘文新想方设法压缩其他开支,甚至把夫妻俩的工资全部拿出来,赶在腊月二十六把130多万元租金支付到位。
为确保茶叶品质,刘文新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HACCP等国际认证标准。在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时,公司要求每一项产品质量指标必须严格高于国家标准。2012年刘文新斥资近2000万元,建起了一流的实验室,所有茶叶批批自检,自检合格后,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复检。多年来,送检的文新茶没有发现一批不合格。在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直营专卖店和加盟店里,随便选出任何一款茶叶,都能查到出自哪一块茶园。这种近乎苛刻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让每一袋茶叶都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在贷款审核愈加严格的当下,刘文新的诚信就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时至今日,他没有一笔贷款欠息、逾期。刘文新说:“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文新,我信得过!”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这么认定。因为“信得过”,茶农都愿意把茶卖给文新;因为“信得过”,企业员工团结一心,公司里十几、二十几年的“元老”比比皆是;因为“信得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定了文新。
刘文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5 刘发英
刘发英,女,土家族,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
从2005年开始,刘发英以“英子姐姐”为网名开展网络助学,并首创全透明的“一对一”网络助学模式,搭建起网络公益的信义桥梁。起初,她满怀爱心,却遭遇质疑,但她不改初衷,用12年的执着与真诚书写了一段网络助学诚信传奇。
为赢得网络公益人士信任,她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等信息在网上公布,坚持亲自走访每一个贫困学生家庭,详细收集学生资料,并不厌其烦地将这些资料拍照后上传到“英子姐姐”助学网“待资助信息”板块,网友只要点击一下,就能了解学生基本情况,选择资助对象,并通过网页留下的电话和地址,通过询问或者实地回访等方式加以验证。当“一对一”资助款一到账,她又把相关信息转到“已资助信息”板块,公布该学生资助人的网名、资助金额等,并督促学生与资助人取得联系。团队中法律顾问则像“纪委书记”一样,一一电话回访核实相关情况。所有资助人和受助学生只要在助学网站上输入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清清楚楚看到资助与受助情况。
“有人用网络恶搞,有人用网络出名,她却用真诚与信义凝聚四海爱心。”江苏常州黑牡丹公司退休老人戴先生用近半年时间挑选全国助学网站后,感动于刘发英诚信助学的执着与无私,先后通过刘发英和她的助学团队资助12名贫困学生共21万余元。2017年3月,戴先生义捐200万元设立了“英子姐姐”助学基金。
在刘发英的工作室,保存着100多本厚厚的“信义爱心账本”,详细记录着12年来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捐款人地址、电话号码、QQ号、金额,受捐学生姓名、学校、年级等重要信息,包括全部汇款和转款单据复印件存档。这100多本助学登记册,记载着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网络公益人士跨越民族与国界的无疆大爱,也积淀和见证了刘发英及其团队12年倾情助学的至臻之爱与无价信义。12年来,刘发英坚持以诚聚爱,以信取义,终于赢得1700余名网络爱心人士信赖,募集爱心助学善款1680多万元,资助了2780名大山里的贫困孩子实现求学梦想。
刘发英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316 安树堂
安树堂,男,汉族,1969年7月生,辽宁省沈阳市诚沐池浴池经理。
安树堂在浴池拆迁、个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不避不怨,在浴池旧址“蹲守”一个多月,集中退还顾客4万多元澡票。他诚实守信、诚信经营的做法被群众交口称赞,新开张的浴池一周内就卖出10万元的澡票。
安树堂是沈阳市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2012年5月投资30多万元开了一家大众浴池。但仅一年后,因城市统一规划,浴池需要拆迁。听到这消息,安树堂当时就蒙了:刨去7万元的房租和人工、水电等各种经营成本,仅先期装修改造投入的成本就有10多万元没收回来,日渐红火的生意就这样被一盆冷水浇灭了。“一定要先把联票款退回去”,冷静下来的安树堂首先想到退钱,而不是怎么把赔进去的钱赚回来。2013年6月29日,浴池被铲车推倒了,安树堂就在废墟旁摆上方桌,工工整整写了一张告示:“浴池因拆迁停止营业,为保护广大顾客的切身利益,顾客们手中有剩余的联票请尽快来退票,望广大顾客互相转告。”那段时间,安树堂每天凌晨5点来到浴池旧址,直到夜里11点钟,始终坚守在方桌旁,等着来退票的顾客。“蹲守”了一个多月,安树堂用借来的钱集中退还了顾客4万多元的联票款。过了集中退票期后,安树堂一算,手里还有几千块钱的联票款没有退回去。此后,无论走到哪里,安树堂随身都备好钱,随时准备着退票。终于,大约半年后,联票款全部退完。安树堂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年前给顾客作出的浴池停业一定退款的承诺。凭借着诚实守信的良好信誉,浴池动迁一年之后,安树堂利用从十几位朋友处借来的40多万元资金,在2014年10月18日,又开了一家新的大众浴池,取名“诚沐池”。开业当天,“诚沐池”就卖出联票一万多张,一周之内卖出两万余张,价值10万元。那一张张联票,就是居民们给安树堂诚实守信投出的赞“诚”票。
在经营过程中,“诚沐池”对残疾人免费,对低保户免费,每年春节初一至初六、五一劳动节三天假期免费……“诚沐池”每年都要向所在社区里的困难家庭赠送联票,近3年来送出联票近万张。眼看着残疾人洗浴的艰难,安树堂计划为残疾人建一个无障碍浴池,让轮椅可以直接推进浴池,这是安树堂在心中对残疾人作出的承诺,人们相信他的承诺一定能够兑现。
安树堂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317 农华安
农华安,男,汉族,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西河镇古娄村党总支书记。
农华安坚持诚信经营,大力发展无公害生态种植业,宁做亏本生意,也要保证农作物无毒无害。靠着诚实守信的品质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农华安积极发动周边农户一起组建合作社,带动了村民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增收。
2008年,农华安不顾亲人反对,放弃在广东的高薪工作,带着务工挣下的10多万元和掌握的市场信息回到家乡,建成120多亩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发动周边蔬菜种植农户组建“华安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冬,农华安与批发商签订白菜收购订单,后因天气转暖,白菜市场价下降,批发商拒绝按事先约定的价格收购白菜。为信守承诺,农华安按承诺价收购了社员种植的全部白菜,亏损10多万元。2016年,农华安与两个中学签订蔬菜供应合同。因雨季提前到来,市场上蔬菜价格不断上涨,如按当时市场价,农华安可多赚9.6万元,但他还是按合同订购价,不加价不减量地向学校供应蔬菜。很多人都说他傻,净做亏本生意,他却说:“虽然亏了点,但心安。”
农华安常说:“搞种植就要讲良心,特别是吃到嘴里的,绝不能沾毒带假。”2011年,农华安带领社员种植生姜。因农药代替人工除草杀虫作业的成本低,有些社员想这样干。他得知后,马上劝说社员,生姜虽然长在地下,但还是会受到农药的渗透,除草剂还会影响到姜苗的生长。“我们要本着自己的良心去种植,宁愿不赚钱,也不能坏了合作社的名声,更不能种有毒的东西害人。”在他的劝说下,社员们放弃了喷洒农药的想法。为鼓励社员坚持采用无公害的生态种植方式,农华安对无催熟剂的番茄每斤收购价提高5毛钱,为此他的成本增加了6万元。
农华安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想方设法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他争取项目和经费3500万元,建成4条共8公里的水泥村道、15条共18公里的水利渠道、25公里机耕路、1座300米的大桥。他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捐资10.3万元帮助村里平整文化活动中心土地、安装路灯,帮扶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70多次。他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结对帮扶6户困难家庭,吸纳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320多次,带领他们走上致富之路。如今,合作社已有社员200多名、蔬菜生产基地12个,种植规模扩大到1800多亩,为村民创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农华安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
318 李文忠
李文忠,男,汉族,1963年2月生,陕西中飞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虽躯体残疾,但身残志坚、艰苦创业;面临竞争,始终坚持诚信为本、重诺守则;历经窘境,却独自承担,从不拖欠工人分毫……20年来,李文忠用“尽本分、守信用”的人生信念照亮着自己人生的道路,也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李文忠小时候因病导致腿部残疾,饱尝正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一家人生活得更好,他卖过草绳、扎过灯笼、做过建筑工等。1995年,李文忠成立中飞彩钢工程部,涉足彩钢钢构市场。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