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24 19:0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7月24日 13 版 | 查看:2052次
119 刘文福
120 刘玉杰
121 刘在环
122 刘贵芳
123 刘哲昕
124 刘嗣东
125 李光
126 李瑛
127 李广佳
128 李双南
129 杨明媚
130 杨慧芝
119 刘文福
刘文福,男,汉族,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迁西县福珍全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文福30多年如一日,坚持扶贫济困、爱老敬老、爱国拥军、捐资助教、回报社会,为各种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6200多万元,资助范围达河北、河南、天津等10多个省市。
刘文福倾情尽力捐资助教,常年为贫困家庭的大、中、小学生提供资助,先后捐助家乡6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迁西县一中新建教学楼,他捐资141万元。滦阳镇中学教学楼亟须修建,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紧张,面对股东的质疑,刘文福力排众议,用铁精粉做抵押,贷款201万元送到施工现场,他说,“贷款可以还,教育不能等”。2017年,他为张家口市崇礼区职校冬奥班60名贫困生设立“梦圆冬奥”基金,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刘文福坚持扶危济困,出资100万元在县慈善协会设立扶危济困基金,每年定向捐助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洒河桥镇敬老院居住着100多名孤寡老人,他每年中秋、春节都前往看望,20年从未间断。双目失明的流浪老人岳海文病倒在路边,饥寒交迫,刘文福把他接回自己家中,请来医生为他治病。老人痊愈后,他又出资将老人送到县福利院安享晚年。2008年汶川地震,他主动缴纳特殊党费20万元,带动所有亲属及公司员工捐款60多万元。
为家乡筑桥修路,改造危房,安装引水工程,资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扶贫攻坚行动,刘文福累计捐资1600多万元。他把爱国拥军当作一生的事业,先后捐款捐物410多万元,坚持每年走访慰问部队。在县慈善协会设立拥军优属专项基金,用于慰问部队官兵,资助贫困现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家庭。2012年,他为全县406名农村老复员退伍军人、老伤残军人和老军烈属每家送去一台彩电。他积极关心军属,某基层武警母亲罹患癌症,他送去1万元;某部两名河南籍战士家里困难,他为每人捐款2500元,为石家庄3名家里遭受水灾的战士分别捐款2000元。
刘文福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20 刘玉杰
刘玉杰,女,汉族,1954年9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双泉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
63岁的刘玉杰高位截瘫康复,站起来后,她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她负责的康复站,成了居民服务中心;她牵头的志愿服务队,精准帮扶社区困难群众。刘玉杰被群众称为“靠得住的党员先锋”。
刘玉杰原是北京市汽修一厂员工,2000年因旧伤发作导致颈椎错位高位截瘫,经过两次大手术和近半年的休养,她再次站了起来。2006年,居委会工作人员找到身残病退的刘玉杰,希望她担任双泉社区残疾人康复站负责人,刘玉杰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并且不要报酬。她组织大家给老人织帽子,上门服务残疾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老年卡等。很快,“有事就找刘姐”在街坊邻居中传开了,大家都说:“这里就是党员服务站!”
2010年,刘玉杰把院里已经退休的70多名老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社区第二党支部,开始了助人为乐的公益行动。她带领24名身体条件好的党员组成“春雨”志愿服务队,和院里30户老、疾、残、独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了精准帮扶,刘玉杰带领志愿服务队制作“连心卡”,贴在帮扶对象家里,帮扶对象可以24小时电话求助。几年来,“春雨”志愿行动累计上门服务300余人次,总服务时长达5000多个小时。服务队志愿者发展到60人,被帮扶对象51人。如今,很多年轻人也主动加入“春雨”队伍,社区里形成了“低龄助高龄,有事大家帮”的良好风气。
社区居民一致表示:刘玉杰是党员,信得过!小区建立准物业管理,刘玉杰被推举为准物业委员会主任。她带领志愿者修剪小区里的树木,统计居民车辆信息,施划停车位,制定出小区车辆的出入制度,让小区管理一步步走向规范。
刘玉杰家住五楼,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上下楼困难,需要抓紧栏杆借助手劲。即便如此,只要楼下传来邻里的呼唤,她总是连声答应着往下就走。日子久了,栏杆上就被磨出一道锃亮的印迹。她是将军的后代,却总是默默躬身前行,用行动为党旗继续添彩。
刘玉杰入选“北京社会好人榜”。
121 刘在环
刘在环,男,汉族,1953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中学退休教师。
刘在环把乡亲当亲人,关爱身边生活困难的老人。2011年以来,他用退休金资助困难户49户,发放救助款3万多元,覆盖全镇11个村。自费开办了三家“爱心饭馆”,累计支出5万多元,解决了30多名老人的吃饭问题。
2011年,刘在环决定用自己的退休金去帮助生活有困难的老人。他不定期地到各村摸底询问,将鳏寡孤独、肢体残疾和智力障碍老人作为重点帮助对象。他采取分类救助的方式,对重点救助户,给予每月每户100元的救助;对一般救助户,就定期给他们送去大米、面粉、煤炭等生活用品。
刘在环在对困难户摸底的过程中发现,政府的低保政策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困难家庭,有一部分老人生活困难不是缺钱少粮,而是年事已高无法自己做饭。针对这一情况,2013年6月,刘在环在常乐镇街上租了一间房子,开办了第一家“爱心饭馆”,每天为生活困难的老人免费提供两顿饭。有些老年人不按饭点来,他也会安排随来随做,尽量满足老人们的需求。这一年,有8名老人成为他饭馆的“常客”。
起初,有人用质疑的眼光打量他,甚至有人怀疑他用这种方式套取国家政策补助。然而,刘在环并没有理睬,每天依旧到市场买粮买菜给生活困难的老人做饭。有一位老太太70多岁,双目失明、行动不便,他就坚持每天用饭盒装饭菜送到老人家中。慢慢地,议论的人少了,赞许的人多了。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为他的“爱心饭馆”捐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2015年3月至6月,刘在环又分别在永康镇和黄河花园办了两家“爱心饭馆”,免费就餐老人已达30多人。刘在环每天还会查看“爱心饭馆”的伙食,询问老人们吃得是否合口味。在他的感召下,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捐赠粮油蔬菜,帮助“爱心饭馆”正常运转。目前,来自社会的捐赠已累计6万多元。2014年8月,刘在环又牵头成立了“一碗水”爱心协会,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范围,影响并带动身边的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刘在环荣获“感动宁夏”2015年度人物称号。
122 刘贵芳
刘贵芳,女,汉族,1969年10月生,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乡村医生。
刘贵芳把病人当亲人,把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当爹娘,带给他们儿女般的贴心照料;她心怀大爱,开办医养结合养老院;她的爱跨越地域、民族界限,不远千里救助瑶族女村医……从医30多年来,刘贵芳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大爱。
刘贵芳所在村拥有3600多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00位。按时为他们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作为乡村医生的刘贵芳把每位老人的健康挂心上。由于近些年村里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缺乏照应问题突出,生病时尤为如此。村里75岁的留守老人孙西林,儿子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为方便老人就医,刘贵芳总是主动上门打针送药,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随叫随到,悉心照料。孙西林说:“拿起手机,最熟悉的号码就是贵芳的手机号,这个号码24小时为全村开机,不管生病也好,需要做点家务也好,儿女能做的,刘贵芳都能做。”
刘贵芳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一方面无人照顾,另一方面也存在看病难、缺乏医疗保障的情况。她就想如果能给老人们建个“家”,把他们集中起来照料该多好。2013年年初,刘贵芳决心筹建一所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她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不惜把孩子结婚时的车和房子变卖,把家里的房子也做了抵押。最后,在各级政府的帮助和全家人的努力下,总投资295万元的养老院终于在2014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养老院突出公益性,五保老人免费入住。
30多年来,刘贵芳先后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超过30万元。汶川地震她捐款2000元,青海玉树地震她捐款1000元,2016年邯郸特大洪灾,刘贵芳通过县委统战部捐款6000元。刘贵芳带领全家参加无偿献血超过20次,全家献血量超过1万毫升。她先后参与救助流浪人员20人次。当广西瑶族女村医身患重病无钱医治时,刘贵芳第一时间拿出1万元,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和社会组织募集资金12万元。
刘贵芳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23 刘哲昕
刘哲昕,男,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
刘哲昕不忘初心,坚持常年义务送教下基层,倾囊助学西部贫困孩子,不畏艰险参加抗震救灾,是孩子们心目中最敬爱的“刘叔叔”,是地震灾区家喻户晓的“教授民兵”,是“知行合一”的道德践行者、传播者、示范者。
刘哲昕既面向党员领导干部讲课教学,更始终心系基层群众。每年到灾区、藏区和南疆义务巡讲,送教累计超过200场。每次送教,他不仅不要一分钱的报酬,还把身上的钱留给需要帮助的群众。2013年4月19日,刘哲昕刚从汶川义务送教回到上海,第二天早上就发生了“4·20”芦山地震。他毫不犹豫地直奔机场,飞回四川,连夜徒步7小时进入震中救灾。几个月后,汶川发生“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他再次飞赴四川,身负80余斤物资,攀援悬崖,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草坡乡,给灾区群众送去了希望和温暖。
他长期资助63名西部贫困孩子,累计达100万元。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在给孩子的信中,他写道:“只要你认真学习,叔叔一定资助你到大学毕业!”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常常整晚与孩子通话通信,帮助分析功课,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每年不远万里到各地看望孩子,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我不是有钱人,也不是慈善家,这些孩子都是我的亲人,对他们,我只有爱。”多年的心血浇灌换来累累硕果,已有23名孩子参加高考,并考上了大学。
在他的感召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成立了“刘哲昕爱心团队”。目前团队已经拥有近千名成员,精准助学1000多名孩子,每年资助金额超过200万元,在许多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和奖教金。爱心团队在喀什开办了38家爱心双语夜校,在校学生超过2000人。
刘哲昕荣获全国干部学院优秀教师、“感动上海”2016年度人物、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24 刘嗣东
刘嗣东,男,汉族,1967年12月生,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中学教师。
19年,123次献血记录,拯救了229个生命。刘嗣东的献血量相当于15个人身体血液的总和,仅捐献过的血小板,就达到了220个治疗量。他只想把生命的希望隐藏于血小板中,期待它们开启另一扇生命之门。
1999年,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小姑娘得到一位捐献者捐献的骨髓重获新生的故事,引起了包头市北重四中教师刘嗣东的关注。从那时起,他开始献血,并努力成为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十几年过去了,刘嗣东去过最多的地方就是血站,光是献血证就积累了厚厚的几摞,上面是每一次献血的记录。包头市100次、呼和浩特市3次、北京市3次、上海市血液中心2次……无论去哪个城市,当地的血液中心都是他必去的地方。现在,刘嗣东的两条胳膊上还隐约有着数不清的针眼痕迹。献血一次最少要挨两针,化验一针、采集一针,有时候一次不成功还得多挨两针。123次献血,意味着他挨过近250针。
尽自己的所能为他人提供健康,这是刘嗣东的人生态度。刘嗣东的平常心,让他的热血10多年来长久流淌。他让许多人品尝了幸福,他也获得了无上的幸福。为了更好地帮助血液病患者,2004年,刘嗣东在内蒙古组建了一支专门为血液病朋友提供帮助的民间公益组织——“包头爱心小团体”。在他和队员的感召、宣传下,目前已有3000多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很多同事也成了各个领域的志愿者,就连他的女儿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经常献血。
刘嗣东只是一名人民教师,妻子是一名工人,家庭收入并不高。尽管如此,自2003年以来,刘嗣东先后为白血病患者募集善款近百万元,个人累计捐款4万多元。即使身在异乡,只要了解到当地的患者急需血小板,他就会立即捐献,每次捐献后,还会捐给患者几百元钱。
刘嗣东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125 李光
李光,男,汉族,1920年9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城建局原局长。
老红军李光14岁参加红军,今年已97岁高龄。离休以来的30多年间,一向节俭的李光,将自己的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1699名,捐款40多万元。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在革命纪念遗址坚持为青少年义务宣讲革命传统20多年,达1000余场,受教育人数10余万人。
战争就是课堂,革命就是熔炉。李光认为,理想信念的力量可以强大到战斗时自己用右手去堵枪眼而不觉痛,落下残疾也无怨无悔。“比起牺牲了的战友,我做得还不够。”李光说,他要把逝去战友们的故事和精神讲出去、传开来。从2000年起,李光先后被确诊患直肠癌、重症胰腺炎、皮肤癌。但只要有需要,他就去讲革命故事、长征精神,从不推辞。
李光于1987年担任遵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决心把余生的精力投向教育事业。1994年,遵义市关工委到海龙镇桂花小学组织活动。小学操场没有五星红旗,教室的墙千疮百孔,课桌是两个树墩搭一块木板……看到此景的李光很是难过,“不能让孩子们读书的环境这么差,更不能让他们因穷读不起书。”他决定拿出退休金捐助桂花小学。第二天上午,李光买了100套棉衣亲自送到学校,同时捐赠5000元用于购买红旗、制作课桌。从那时开始,李光给自己定下计划:每年要向贫困学生捐款1万元。2007年,李光对贫困生的捐款增加到每年1.5万元,2010年增至2万元。他不但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还在思想上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党和祖国。
在外孙马征眼里,外公李光就是一个特别节俭的倔老头儿。从他记事起,外公就一直穿着同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旧外套,一年四季都戴着同一顶旧军帽。一日三餐要么是一碗白米饭加一小碟青菜,要么是一碗素面条。“经历过饥饿,就知道节约的可贵;经历过战乱,就知道和平的不易。”李光希望全社会的人都关心那些小山村的贫困孩子,并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身边的人。当了老师后,马征慢慢理解了外公。“他抠门,因为他想节省更多的工资,帮助更多的孩子;他有爱,因为他想通过讲故事,留下红色精神于后人。”
李光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26 李瑛
李瑛,女,汉族,1959年8月生,无党派人士,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
李瑛举办百场惠民公益演出,把舞台搭在基层,让艺术贴近百姓;认养孤残儿童,当起了美丽“妈妈”;解囊资助困难家庭,传递正能量,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李瑛是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面对各种荣誉,李瑛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歌声回报党和人民的培养。“要搞100场不要1分钱的个人演唱会!”2015年4月28日,李瑛决定举办个人百场惠民公益演唱会。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她的演出走上公交车,走进社区、厂矿企业、高等院校、农村、山区、养老院、部队、监狱等,为辛苦的一线人员、特殊群体演唱。演出场次达96场,在观众当中赢得很好的口碑。
2017年3月底,李瑛第二次来到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慰问监狱干警、看望服刑学员。她用一首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许多学员潸然泪下。干警柳泓霞说:“去年李瑛老师来我们这里演出后,学员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思想上、行动上都有了很大改观。”一位和李瑛一起演唱过的学员激动地说:“从她的歌声和拥抱中,我感受到了她母亲般的温暖关怀和殷切期望。”
除了歌剧事业,李瑛还热心慈善公益事业。2009年“母亲节”,她举办公益独唱音乐会并将演出所得捐给了10位贫困母亲。李瑛还多次举办“幸福工程公益演唱会”,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她长期资助困难家庭、孤老户、单亲母亲,并认养了6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亲的藏族孩子,成为孩子们的“妈妈”,担负他们的学费、生活费等开销。逢年过节,她还接孩子们回家,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李瑛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善行,带动了家人和许多同事。
李瑛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艺德标兵、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127 李广佳
李广佳,男,汉族,1947年8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宜昌市残联退休干部。
1965年,李广佳化名“谢臣”,向河北受旱灾区寄去30元,从此开始了匿名助学帮贫之路。1997年以后,他将自己80%的工资和家庭的一大部分收入用于资助受灾群众、贫困农民、下岗职工、复退军人、辍学儿童、残疾人和刑满释放人员。53年间捐款累计30多万元,救助残疾人近4000人次。
李广佳1964年入伍,成为全国“爱民模范”谢臣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战士,1965年8月,深受雷锋、谢臣等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影响,他开始以“谢臣”之名,向困难群众捐款。1985年5月,李广佳转业回到宜昌,继续化名“谢臣”扶贫济困。为了筹钱创办残疾人救助中心,李广佳将位于市区繁华地段的住房出租,自己和家人再租住更便宜的房子,租金的差价用来助人。为此,他曾先后32次搬家,家越搬越小,越搬越远。2006年初,退休后的李广佳在宜昌市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支持下,将自己原先的房子与点军郊区一名农户的四层楼房交换,用于创办宜昌市三峡残疾人救助中心,接纳社会残疾人。2006年8月,在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雾河村,李广佳利用当地政府无偿提供的荒山土地、两层废弃楼房,花光全部积蓄,创办了民办救助站——“南泥湾”残疾人生活园。被收留的精神残疾人,在进行药物治疗之余,还在李广佳的组织下开展简单的生产劳动,享受“家”的温暖,生活得体面且有尊严。2016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下,李广佳又新建起康复楼、综合楼,楼内娱疗、体疗、医疗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他还在园内铺设了操场,建成了占地22亩的种养农疗基地。在李广佳退休后的11年里,“南泥湾”残疾人生活园、三峡残疾人救助中心先后接纳救助各类残疾人近4000人次。
2003年,李广佳组织10名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发起成立了学雷锋协会,并担任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宜昌市民凝聚在一起。协会成立以来,坚持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已有11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13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宜昌市的大街小巷。以李广佳为原型创作的一个人与一座文明城的故事——电视剧《夷陵好人》在央视播出。
李广佳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28 李双南
李双南,女,汉族,2001年6月生,共青团员,海南省屯昌县屯昌中学初三学生。
李双南和身患残疾的谭宁同在一个班级读书,六年来,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往返学校途中,不论是酷暑还是台风雨天,李双南都会陪伴在谭宁身边,悉心照顾她,陪她上下车、帮她背行李、打饭,让她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李双南和谭宁的家都在屯昌县广青农场,距屯昌县城12公里,从家到学校,要转两次车,耗费近一个半小时。低山丘陵的地形使得两人上下学并不是十分便利。每次李双南都会悉心照顾行动不便的谭宁,陪她一起等公交、帮她上下车、背行李、去食堂打饭,扶她上下楼梯……有谭宁的地方,几乎都会有李双南的身影。雨后地面湿滑,谭宁的双拐不易固定,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在地,这对于李双南和谭宁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每逢此时,李双南都会特别小心,一边帮忙撑伞,一边用她瘦弱的身体搀扶着谭宁上下楼梯,行走于食堂宿舍教室之间。很多次,李双南都是用自己的脚掌垫在拐下作为支撑,帮助滑倒在地的谭宁站立。遇上台风天气,放学回家对于她们更是一件难事。风雨中,李双南竭尽全力照顾着行动不便的谭宁,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遇到积水深的地方,瘦弱的李双南就会把谭宁背在身上,蹚水而过。两人经常会被雨淋湿,可是李双南从不在乎。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李双南一坚持就是六年。她说会累、会委屈,但是也会很快乐。李双南希望以后能和谭宁一起读高中,继续为她做一些事。李双南成为同学们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我们要向李双南学习,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在她的影响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理念渐渐融入同学们的心田,转化成互帮互助、友善待人的日常行为。
李双南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海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129 杨明媚
杨明媚,女,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工商局主任科员。
2002年5月,杨明媚申请设立助学专项基金,帮助全省考上大学而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15年来共资助了110多名大学生。她还先后为藏区捐助两所希望小学、一所图书馆,联系支教志愿者20多名。
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2002年5月,在家人的支持下,杨明媚申请设立了“福建省律师协会明媚助学专项基金”。15年来,受她资助的学生多达110多人,遍布全国众多高校。杨明媚一直心系边远贫困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多次前往青海、四川、西藏等地,深入乡村考察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2009年,杨明媚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奔达乡阴巴村考察后,拿出多年积蓄的10多万元,建成了阴巴村明媚小学。2011年7月,杨明媚到西藏林芝地区朗县金东乡一所小学考察发现,90多个孩子的学校没有图书馆。回来后她便积极筹备,为藏区的孩子建一所图书馆。她动员身边的同事朋友,捐书、捐电脑,充实图书馆软硬件设施。2012年12月,金东乡小学明媚德育楼正式落成。2013年10月,杨明媚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泽曲村考察时发现,村里只有一间土垒草盖的教室和一名藏语老师,没有课桌椅,孩子们上课、吃饭、睡觉都在这个房间里。她又多方筹集资金,建成泽曲村希望小学。2015年,杨明媚为藏区100多名老人和200多名小孩,送去1500多条棉被和棉衣。2016年,杨明媚再次到理塘县,看到当地一些贫困家庭的老人老无所依,便多方呼吁筹集资金为这些贫困老人盖老人院。目前,甘孜理塘老人院已破土修建。杨明媚还为西藏朗县洞嘎中心校校舍危房改造努力奔走,新校舍于2017年6月破土动工。
杨明媚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130 杨慧芝
杨慧芝,女,汉族,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新圩社区居委会主任。
杨慧芝从小受“行善积德”家风影响,当选居委会主任后,立誓“多做好事、多办实事”。20年来,她细心照顾孤寡老人24位,向灾区、贫困家庭和学生捐款16000元,带动他人捐款10万余元,带动500余人成为志愿者,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杨慧芝最拿手的事情,就是化解邻居纠纷。她不计得失,有时甚至自掏腰包化解矛盾。一次,镇上的两个水果摊主发生争吵,一个扯烂了衣服、一个扭坏了秤杆,互相要求理赔。杨慧芝出面调解,看到衣服破洞较小、秤杆损坏不大,她一边分开两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边私底下找人修补衣服和秤杆,并告诉他们是对方修好的,双方最后握手言和。20年来,她坚持用“爱的担当”,化解了上千起矛盾纠纷,成为矛盾双方公认的“草根好人”。
杨慧芝爱老敬老,以亲人相待。易家洲村的易大娘和老伴年事已高,二老生活没有着落。杨慧芝心疼得不得了,把二老接去自家吃饭,告诉老人今后有困难就去找她。这一诺至今,杨慧芝坚持细心照顾二老,经常上门洗衣煮饭,送菜送药,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如今,即便是神志不清的易大娘见到杨慧芝都会说:“女啊女,享你的福啰!”像这样得到杨慧芝细心帮扶的老人多达24位。
杨慧芝常讲:“教好一个人,留住几代福。”对失足青年,她总是特别关爱。村里的小阮出狱后,找不到工作,成天在街上游荡。杨慧芝得知后,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小阮深受感动,决定外出做生意。为了帮小阮筹集本钱,她不顾劝阻,把自家的房产做抵押,贷款3万元交到小阮手上。小阮激动地说:“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如今,小阮事业有成,每次回到家乡都不忘去看望“妈妈”杨慧芝。为节约资金做好事,她对家人、对自己非常“抠门”,省吃俭用,家里至今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年到头舍不得买件像样的衣服。如今,“有事就找杨慧芝”,已成了当地百姓的一种习惯。
杨慧芝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西省十大法治人物等称号。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