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美职工”关改玉事迹(2图)

发布时间:2018-01-02 20:4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4-19 | 查看:1282次

关改玉,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88年出生,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项目探伤工、技师。

  大学毕业后的关改玉,先是进入了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海东项目部办公室工作。由于公司刚刚成立,急缺探伤工,关改玉转而行成为铺架分公司第一批且是唯一的一名女探伤工。工作中关改玉总结出了“心里稳、移动慢、坚持看”的工作方法,“看关键、看重点、看本质”的工作要领和“一看波形显示、二看探头位置、三看轨道状态”的工作重点,有效地避免了误判漏检的发生。工作7年来,关改玉先后参与了海南东环、京沪高铁、汉宜铁路、唐曹铁路等8项国家、省重点工程的建设,在线路上累计步行1700公里以上,共检测焊头8000多个,准确率95%以上。她还牵头成立了国内高铁钢轨建设中第一个由焊接、打磨和探伤三个不同工种组成的课题组,并主持撰写《探伤伤损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成果在中国铁建及十七局集团广泛应用推广。

  关改玉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

“最美职工”关改玉

  “探伤工”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但是你知道吗,当你乘坐火车时,经过的所有铁轨都要由探伤工仔细检查。他们往往要背上十几斤重的精密仪器,一个焊点一个焊点地为钢轨"揪"出病害,确保每个焊点都符合标准,保障列车安全运行。这是非常辛苦的职业,然而,却有一位80后姑娘,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她就是关改玉。

  眼前的这个瘦小的女人,皮肤黝黑,整洁的工作服,袖口却沾满铁锈。摘下安全帽,露出披肩长发,原来她长得这么秀气!

  最苦是心头的恐惧与孤独

  踏上路基,关改玉下意识地裹紧衣服,深吸一口气。

  临行时,她只带了干粮。晚餐时,她也只啃了两个馒头,稀饭一口没喝。

  现场条件差,不同工种交叉作业较多,而且大多都是男职工。‘方便’要到线下的村庄。一旦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她只有尽量不喝水,热得实在难耐才抿一小口。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因此,上火对她来讲就是家常便饭。

  这只是关改玉探伤岗位面临的考验之一。

  “探伤”是指工人通过探测仪器,对铁路钢轨焊缝处肉眼难以觉察的伤损进行检测,是掌握钢轨质量、确保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工种。探伤行业准入非常严格,关改玉报考了国家级探伤工培训考试,并如愿取得探伤资格证,她是十七局集团首批取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探伤工中唯一的女性。

  “当时可能有点青春期的叛逆吧,总觉得坐在办公室,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要做就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关改玉坦言。

  关改玉体重不到45公斤,每天要负重10多公斤,步行10公里。刚开始一条线来回两趟走下来,脚底的血泡踩下去钻心的疼。

  “我们的工作是:守住两根轨,迈开一双腿,不敢多喝水,基本不张嘴。”关改玉形容。

  在工作中,她要跪在道砟、枕木上调试仪器,刚开始不熟练,一跪就是半个小时。站起后,双腿不听使唤;再想跪下时,膝盖皮肉欲裂。

  南方夏天炎热,钢轨温度要比周围高出十几摄氏度,一不小心碰到,仿佛能听到皮肉被“炙烤”的刺啦声。一天下来,皮肤变黑蜕皮,眼睛被汗水固化后的盐粒烧得火辣辣的疼;

  北方的冬季,五六级的北风刺骨。为确保检测精度,探伤工不能穿得太多,也不能戴手套。风像刀一样割破薄薄的工作服,手上冻疮流出的黑血一会儿就被寒风冻住了。

  在京沪高铁施工时,关改玉要在高架线路上探伤,每天攀爬20多米的高架梯至少3趟,这对于一个有恐高症的女孩而言,无疑是道巨大障碍。为了工作她硬着头皮,克服心理障碍,慢慢地一步一步往上挪。

  但是,在关改玉看来,这些艰辛并不算最苦,最苦的是心头的恐惧与孤独。

  探伤是钢轨焊接的最后一道工序,往往是焊轨队在前面热火朝天地干活,探伤工却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作业。关改玉常常要靠手电筒微弱的光亮走完所有路程,像一只被落在后面的离群孤雁。

  野外工作这些年,最让关改玉刻骨铭心的,是独自行走在不见人烟的轨道上。“有时走一天都碰不见一个人。”她说,“前方是两条永不交汇的直线延伸开去,一眼望不到头;往后看,仍旧是这两条线,尾端消失在天地的尽头。我就站在这两条线的中间,头顶毒辣的太阳,一个人默默地工作。”

  在海南东环铁路作业时,路基两侧植被茂盛,野狗经常出没。

  “一双双绿色发光的眼睛在树丛中时隐时现,好像随时要扑过来。我不敢哭不能动,只能心里默念:千万别吃我……”回忆中,关改玉仍有些后怕。

  汉宜铁路两边是延伸几公里长的坟地,夜晚一片死寂,每有异动,关改玉心里都是一凛。

  哭、叫都没人听见,不管用,关改玉只好转移注意力——“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放映那些高兴的场景:培训班被点名表扬、喜爱的一部电影上映……”

  放着放着,都放完了,可路还有一大截儿!关改玉就大声地唱歌,“一首接一首,直到看到前面的光亮。”

  关改玉工作时的姿势非常优美,像在鉴别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根据探伤仪荧光屏显示的波形,她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焊轨质量的好坏;根据缺陷波形的“长相”,准确对缺陷进行定性。

  工作中关改玉总结出了“心里稳、移动慢、坚持看”的工作方法,“看关键、看重点、看本质”的工作要领和“一看波形显示、二看探头位置、三看轨道状态”的工作重点,有效地避免了误判漏检的发生。

  “这个小姑娘掌握的方法,是我们干了十几年才得来的!”老师傅对她竖起大拇指。

  老师傅们对关改玉说:“你在岗位上只要耐得住寂寞,把该做的事情做完,那就是奉献,就是胜利。”

“最美职工”关改玉 

  干好这件事,这辈子就值了

  夜色已深,又一个焊缝点检测完毕。关改玉取出干粮,边走边啃。她个子不高,走路却很快。

  “你后悔这么选择吗?”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个饭碗,我早就坚持不住了。让我坚守下来的,是探伤带给我的一种信念。”

  关改玉的师傅曾经对关改玉说:“探伤工绝不仅仅只是钢轨的‘医生’,更是千千万万旅客生命的‘守护神’!我这一生,就干了这一件事,而且干好了,这一辈子值了!”

  师傅的一席话,让关改玉终生难忘。

  “信念就像这钢轨焊缝一样,不能有丝毫伤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关改玉说,自己之所以坚持到现在,就是靠着信念的支撑。

  长时间走路,她的脚后跟感染,最后不得不做了手术;长期黑白颠倒,她的生物钟紊乱,就算平时休息,也要等到很晚才能睡着;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导致她胃病和肠炎反复发作……

  心头之“伤”更难言语——

  一年与家人相聚时间不足半月。因为担心父母心疼,到现在她都不敢告诉父母自己工作的性质;

  因为忙于工作,找对象的事一再告吹,曾经有个小伙子跟她谈得来,可两人一个往天津方向焊轨,一个往秦皇岛方向探伤,几个月见不到一面,开始还打打电话,后来就不联系了……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次的曲折,我们的“女神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心仪男神。

  铁路边,一树一树的桃花,一身工装的关改玉,笑靥如花……

  作为“80后”,看着同龄女孩打扮,逛街,晒幸福,而自己却在艰苦环境中孤独坚守,她哭过,甚至想过不辞而别……但最终她一次次战胜自己,坚持了下来。

  野外待久了,团聚就成了最大的心结。可一旦离开工地,又是满满的眷恋和不舍。有一年工程完工,关改玉在家休息了半年。刚回家的时候,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终于可以不用晒太阳了,终于可以不用昼伏夜行了,终于可以按时、按点吃饭了,终于可以用用化妆品、穿穿漂亮衣服了。可两个月后,她再也待不住了!开始想念同事、朋友,甚至怀念工地上的生活。

  经历了艰辛与考验之后,她开始享受工作的乐趣,体会出内心执著、自信、乐观的精神力量。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探伤吗?”

  关改玉回答:“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知道我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但是我们的铁路越修越长,列车开得越来越远,这其中也有一份我自己的努力,发现自己默默奉献也是值得的。你们看我的名字‘改玉’就知道了——信念不改、玉汝于成。”

  工作7年来,关改玉先后参与了海南东环、京沪高铁、汉宜铁路、唐曹铁路等8项国家、省重点工程的建设,在线路上累计步行1700公里以上,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步行16公里,共检测焊头8000多个,准确率95%以上。面对当今迅猛发展的高铁时代,关改玉积极向高铁探伤技术的最前沿挺进,牵头成立了“工匠孵化室”,借助这个平台吸引了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立了国内高铁钢轨建设中第一个由焊接、打磨和探伤三个不同工种组成的课题组,主笔形成《探伤伤损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成果在施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推广。她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以及山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十大杰出女职工”,“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桂冠。其事迹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人民日报》等14家中央媒体集中展示,全国反响强烈。根据她的先进事迹改变的微电影《承诺》荣获全国首届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山西省总工会微电影大赛新闻类作品一等奖。

  2017年2月27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妇联授予关改玉等10位杰出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