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8 21:2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3-09 | 查看:7398次
个人简介
对于很多外来务工者而言,初到一地,最怕的就是举目无亲,孤立无援。而山东潍坊寿光市台头镇的外来务工者却没有这样的烦恼。一次不经意的热心,郑报忠成为赢得外来务工者和企业信赖的“媒婆”,为河南的工人拴上了保险绳,为湖北的兄弟找到了避风所,先后帮上千名农民工获得了满意的工作岗位。他给外来务工者心里留下了挥不去的温暖,被亲切地称为“农民工司令”。2017年1月,郑报忠荣登“中国好人榜”。
对于很多外来务工者而言,初到一地,最怕的就是举目无亲,孤立无援。而山东潍坊寿光市台头镇的外来务工者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在他们心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亲人,就是他们口中的“郑叔”。这位“郑叔”就是台头镇郑家埝村村民郑报忠,今年73岁,在台头镇经营着一家配件中心。
18年来,经他做“媒”,先后有上千名外来务工者顺利找到了工作。他给外来务工者心里留下了挥不去的温暖,被亲切地称为“农民工司令”。
他给外来务工者心里留下了挥不去的温暖,被亲切地称为“农民工司令”。图为郑报忠在领奖台上。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1.热心“牵线” 他成了务工者和企业之间的“媒婆”
1993年,郑报忠在台头镇开起了一家配件中心。因为诚信和热心,很多企业主都来这里购买机器配件。在与很多企业主的交流中,郑报忠得知,每年正月,有很多工厂因为缺少人手而无法开工,同时,郑报忠还了解到,也有很多外来务工者慕名来到台头镇,却因为人生地不熟,一时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1998年正月里的一天,四川人项阳和几位同乡来到台头镇,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初来乍到的他们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这时,有人告诉他们,可以去郑报忠那里问一问。他们找到郑报忠后,郑报忠也替他们着急:“刚过完春节,开工的企业并不多,而且,那时我还没有各个企业的联系方式,该怎么办?”后来,他转念一想,他是当地人,又因为生意的关系,熟悉这些企业的地址!郑报忠就干脆凭着双腿,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上门问去了。终于,他帮项阳和同乡们联系到了一家企业。他不仅没有向项阳收取任何费用,还帮项阳后来到来的妻女介绍了工作。
出于感激和信任,工友们也都喜欢喊他“郑叔”。图为郑报忠记录外来务工者信息。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随着郑报忠“媒婆”的名字越叫越响,来找他寻找工作的外来务工者越来越多。图为郑报忠帮助外来务工者登记信息。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郑报忠不仅免费为务工者介绍工作,所介绍的工作也都收入可观。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务工者被吸引到台头镇,他们来到台头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郑报忠“报到”,希望由他给介绍一份合适的工作,而郑报忠也都热心地帮忙“牵线”,就这样,郑报忠成了外来务工者和企业之间的“媒婆”。出于感激和信任,外来务工者也都喜欢喊他“郑叔”。
2.配件中心成了“义务介绍所”和民工落脚点
对于每一位找他帮忙的务工者,郑报忠从不敷衍,都是实实在在地提供帮助。
因为初春是务工者找工作的高峰期,很多南方来的务工者没有带厚被褥和厚衣服,老郑就让老伴帮忙,给他们做棉衣棉被;在务工者们没有找到工作前,为了帮助他们节省开支,郑报忠就经常招呼他们到自己家吃喝,还经常买些海鲜猪肉给他们改善生活;每年春节回家,见他们带着行李来回不方便,郑报忠就把自家配件中心的二楼和三楼腾出来,给他们放置行李;对于他们的工作问题,郑报忠更是从不含糊,他不仅会详细记录他们的技能和要求,所介绍的企业,也都是信誉好的正规企业。
他的配件中心已然成了各企业用工的“义务介绍所”,也成了很多外来务工者的重要落脚点。图为郑报忠送走协商成功的外来务工者和用人单位。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2017年春节过去,郑报忠的记录本上,又密密麻麻地记了好几十页。图为郑报忠用过的笔记本。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有一次,两个河北民工联系到郑报忠,让他帮忙找工作。他并很快帮两人联系好了一家企业。而当两人来到台头镇后,郑报忠发现他们离家时所带的生活费都花没了,就给了两人几十元钱,让他们买点饭吃。两人吃饱后,郑报忠又开车将两人送到了企业。“两人工作几天后就找到我,塞给我100元钱,说是作为帮他们找工作的答谢。”郑报忠婉拒了两人的好意,并告诉他们:“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人,配件中心就是你们的家,有什么事来找我就行。”两人听后十分感动。
随着郑报忠“媒婆”的名字越叫越响,来找他寻找工作的外来务工者越来越多,很多外地企业也打听到了他,托他寻找合适的务工者。除了山东省内的聊城、德州、东营等地的企业主会托他寻找合适的务工者,陕西、山西和湖北等一些外省的企业主从网上看到他的故事后,也联系到他,托他帮忙招工。仅2017年春节前后,他就收到了100多个委托电话,并已经顺利为30多位外来务工者联系到了满意的企业。
这个春节过去,郑报忠的记录本上,又密密麻麻地记了好几十页。现在,他的配件中心已然成了各企业用工的“义务介绍所”,也成了很多外来务工者的重要落脚点。
3.18年帮千余工友 他要做“媒”到干不动的那天
郑报忠粗略估计了一下,18年来,经他介绍工作的外来务工者有千余名。尤其是近几年,他每年至少要帮助200名外来务工者联系工作,人数不断增加。除了寿光,在青州、东营等省内企业和江苏、湖北等省外企业也都有郑报忠介绍的务工者。很多务工者都说,郑报忠不仅热心地帮助他们找工作,生活上,也像一个长辈一样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付双平是众多外地务工者队伍中的一员,对于郑报忠给予的帮助,他很是感激。“我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也接触过很多工作中介。但是像郑叔一样,免费为我们介绍好工作的热心人还是第一次遇到。”付双平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老郑,他不仅免费给找工作,找的工作收入高还稳定。有时候春节过后,谁家里有事回来晚了,老郑还会打电话关心问候,谁家媳妇在这边生孩子了,老郑都拎上箱鸡蛋,还随上份子钱。在这里,郑报忠给了他和工友们太多的感动,让他们有了家的感觉,更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郑报忠不仅热心地帮助工友们找工作,生活上,也像一个长辈一样给予关心和帮助。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郑报忠粗略估计了一下,18年来,经他介绍工作的外来务工者有千余名。他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工友们,直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2015年10月份,郑报忠患上了带状疱疹,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的几天里,他的电话也是响个不停,护士不停地提醒他,要注意休息,但他还是忙着给务工者联系工作。后来,更是说什么也不肯在医院住了,没等治疗彻底就回了家。”郑报忠的老伴郭宣凤说,她心里明白,老伴放心不下这些务工者。
“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撇下店里的生意四处帮务工者找工作,耽误了自己的生意不说,还不断往里搭钱,每年仅电话联系费一项,就得花3000多元。”郭宣凤说,以前,她并不理解老伴的做法,觉得老伴就像亲戚朋友们说的一样,有些“傻”。但是渐渐地,看到老伴帮助别人后,很多人都把老伴当作亲人,她渐渐理解了老伴,也支持老伴。店里不忙的时候,她就抽空给外来务工者做棉衣棉被。
今年2月6日,春节刚过,台头镇很多企业陆续准备开工,又到了企业招工的“高峰期”。像往年一样,郑报忠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带着好消息,记者在台头镇见到了郑报忠。他正在店内接待几位外来务工者。一番忙碌结束后,郑报忠才接受记者采访。“我也是刚得知自己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消息。”郑报忠说,比起很多热衷公益的市民和企业家,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让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
他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工友们,直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
(稿件来源:山东文明办、潍坊文明网 作者:寿光日报记者 孙欣)
编辑点评
匆匆脚步,见证了他悲天悯人的善举;18年坚守,见证了他大爱无疆的情感。他让我们再次理解了,在汉字结构中,为什么“人”就是相互支撑的一撇一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