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8 20:5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05日 T02 版 | 查看:1204次
“像我们这样一代人,如果命运需要我们逆风飞翔,那我们没有资格顺流而下。所以公益这份事业要干就干到底了。”“乡村守望者”公益创业项目负责人张娥做公益三年,虽然一路磕磕绊绊,却情怀依旧。情怀,是每个公益人进行公益创业的原始动力,它能带领你走进去。方法,是公益创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让你走得更远。公益创业,是情怀和方法两条腿走路。
谈钱则色变!怎么筹钱?怎么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维持组织运行?评委覃清介绍,“中国的公益资源,还是以政府主控为主。目前,公益组织有三个资金来源,即政府出资、个人劝募、企业劝募。政府对公益事业管理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2016年3月16日发布,同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公益组织的被动性依附性依旧很强,资金链随时可能会断掉”。覃清认为,公益创业行业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单纯依靠政府和企业是不行的。“你的模式是什么?团队如何?你的产品和服务有没有差异化?……这一切都要靠实力,只靠情怀是干不了事情的。公益组织得另辟蹊径、自我造血。一些组织主攻核心项目,淬炼其独门绝技,最终才形成稳定的资金链”。
同心思源助业促进会帮助聋人树立起侗医头疗品牌,作为其自造血的核心项目。负责项目运营的郑立说,与其用同情和眼泪换取顾客一次两次的光顾,不如努力淬炼聋人的头疗技术和服务。顾客是为服务而不是仅仅为爱心买单。经过一次次试错,我们知道门面要小而美,不能贪多求全,顾客更倾向于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的头疗服务等。
西部地区的组织还搞起了附加项目,凉山州索玛花公益助学协会有一个“养鸡助学”项目。“每只鸡售价200元,目前我们售出6000余只鸡。项目采用粮食入股的方式,采用农村合作社形式,农户、受助大学生等都参与其中,利润共享既提供了部分公益资金,又激活了农村经济。”项目负责人介绍。另外,他们还运营了淘宝小店微店APP卖凉山地区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特色水果,线上线下同时助力,每个项目都有一部分利润用于助学。评委萧琮琦说,“公益组织很灵活地借助电商模式和通讯软体,它用这个电子商务模式不仅募到了他需要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把他们的服务理念传达到外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宣传。”
对于有稳定资金来源、走上正轨的公益组织来说,物质层面的问题已退居次要,更迫切的是探寻怎么管理、如何做到本组织的不可替代性。重庆江北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次获得了公益创业赛金奖,负责人对有效管理日益扩大起来的组织,表示还是有点困难。他说,公益事业需要心好的人,还需要有精力和财力去提升管理水平。他表示,公益组织和商业组织企业经营是一样的,优胜劣汰,不适合的就应该淘汰,当然他们去辞退一个员工的时候会比商业性组织更心软些。
郑立和他的组织,也是走了许多弯路后才敢说找到了相对合适的管理模式。他们的门面店完全交到聋人手里,彻底地纯无声经营。店里有各种温馨提示、留言板,提供纸笔方便顾客和聋人文字沟通,聋人店员们还教顾客简单的手语。让有听说障碍的帮扶对象自主管理一个组织,说起来不可思议,但最后取得消除社会歧视、促进该群体融入社会的效果却是很难得。
在山区农村做公益的张娥说,他们的组织活动依旧采取传统的村民组织商量投票等模式。大家一起商议,碰到诸如建公共房等争议性大的问题,耗费时间精力,也有产生矛盾的风险,但用心沟通下来,这还是最符合当地现状的管理方式。“对不支持建公共房的村民,耐心给出能够说服他们的科学解释,最后意见统一顺利建成公共房。“村里干农活儿的老人们,随时可以到那个活动中心区,我们还有社工进驻,给老人们提供一些服务。村里边的孩子晚上回来可以到那里的图书角看书学习,我们也会给他们辅导作业,协助他们做一些成长规划。”项目做到现在,她特别高兴自己的坚持。
“新疆山水”公益组织的周环也遇到过管理瓶颈。和当地哈萨克族村民语言不通、沟通不畅,公益人学着用农耕思维和他们聊天。“我们耐心跟他们说,我们现在是想帮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求。让他们自己定一个标准,赚到多少钱就可以生活了。他们自己觉得理想上差不多是1万左右,一年人均1万。那我们就尽力满足这个标准。”
华北电力大学的“华水润荷都”项目,就是用技术做支撑,主动与公司合作,为贵州山区送电送水。专业人做专业事,这帮有技术的大学生使扶贫项目优化升级了。“就是农业院校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然后把专业优势发挥到这个创业项目本身当中,借助自己的专家和技术优势来开发产品,变成一个实体化的东西再来运营”。
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是优化升级的基础。“我们的助学项目为学生及其家庭带去的变化不仅仅是资金方面,还包括很多心理层面,这些评估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数据来量化”。
索玛花公益助学协会的负责人说,“我们现在只能是先在机构内部进行一些内在、具体数据等的评估,然后再请专业的评估团队或评估公司进行一个外部、整体的评估。”与外部资源、组织联系,提高了项目的进展效率和效果。公益项目涉及经济学、法学、心理学、人类学……大部分公益组织,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公益组织,短板严重,发展难以突破。“就像一个漏气的轮胎,使劲打气依旧跑不动,把缺口补起来才能跑起来”。
“把项目产品打造成公益IP 、品牌,可能是个非遗产品,可能是个刺绣,可能是个农产品,可能是一个绘本......”评委覃清对想通过卖产品造血的组织建议,IP化的产品是项目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经济支柱。
张娥一直觉得,在村里面呆久了,对什么东西都是有感情的。去年,她遭遇一场很严重的车祸,两次昏迷又醒来,还是选择回村。“从开始往村里走的时候就一路走一路哭,看到熟悉的花花草草热泪盈眶”。“民政部统计,2000-2010年十年间锐减了50万个自然村,这样估算下来,每天有246个村落在消失”。还没来得及伤感,她又理性地投入到工作中。
实习生 石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