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元:一位医生的三重人生角色(4图)

发布时间:2009-06-01 10:26 | 来源:宁夏网 2008-06-17 09:14:40 | 查看:7092次

孔繁元近照。裴艳/摄

在巴黎学习期间。

身份一:医务工作者

哪里有伤病,哪里就需要医生

1960年,孔繁元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满腔热情从武汉来到银川。在为患者看病之余,作为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党支部委员的他,只要是组织安排、病人需要的地方,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1976年1月,孔繁元带领宁医附院医疗队赴海原县徐套乡。这片贫瘠的土地,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生活在这里的人非常贫困,医疗条件更是可想而知。孔繁元带着医疗队分片包干为乡亲们看病送药、宣传医疗知识,睡在公社简陋的房子里,吃着随便将就的饭菜,他并不觉得苦。“那里的人们需要我,我能发挥出作为医生的价值,这让我很有满足感。”

1976年7月,刚从海原回来没几天,唐山发生大地震。自治区组织了宁夏抗震救灾医疗队,孔繁元是宁医附院分队队长。他回忆,在地震发生不到一周,医疗队飞赴唐山。“一下飞机,大家就闻到几乎令人窒息的恶臭。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尸体腐烂的味道。”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中,孔繁元和分队队员身背数十公斤重的喷雾器防疫消毒,克服种种困难抢救治疗伤病员,清理遇难同胞遗体。由于工作出色,河北省有关部门把一面写着“防疫灭病驱瘟神,抗震救灾为人民”的锦旗送给宁夏医疗队。今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由于年事已高,孔繁元没有参加一线救治工作。而他在广东省中医院工作的儿子孔畅继承父业,参加了广东省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受灾非常严重的震中映秀镇。知道儿子即将奔赴灾区时,孔繁元在电话里对他说:“国家蒙难,医生有责,哪里有伤病,哪里就需要医生,爸爸支持你去。”父子俩的这段经历一时被传为佳话,广州《新快报》于5月30日发表题为《父救援唐山子救援汶川》的报道。孔繁元说,他们父子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抗震救灾经历中的最大收获是:“拯救生命是白衣战士最高的人生价值。”

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我区开始接受国家卫生部向非洲贝宁共和国派遣医疗队的任务。孔繁元作为宁夏首批援贝医疗队的副队长与23名队员一起远渡重洋。“那时候我们都带着国际主义的神圣使命,怀着壮士此去何时归的别绪,有着献身不思返的豪情,来到贝宁——一个充满热带风情但缺医少药的国家。”孔繁元被分配到贝宁博古省坎迪县,那是贝宁北部最贫穷的地方,当地的医疗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一些老百姓虽顽疾缠身却求医无门。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医疗队员不负重托,帮助当地医院建立健全相应科室。两年中,诊治病人量逾3万人次,其中危重病症近1000人次,手术500多人次。

2004年至2006年,针对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较多、农村基层卫生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就医不便的现状,由自治区科技厅、卫生厅、计生委牵头,开展宁夏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孔繁元担任项目专家组组长,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通过在吴忠市利通区和灵武市推广30项适宜新技术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基层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医疗费用,方便了农民就医。该项目的实施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彰,并获得2007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学生在一起。

身份二:科研工作者

奠定我国脑脊液细胞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基础

1985年,受卫生部派遣,孔繁元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法国巴黎Salpetriere医院进修脑脊液细胞学。国外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技术极大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经常在实验室里一泡就是10来个小时。回国后,他开展了脑脊液细胞学的系列研究。针对传统常规脑脊液检查设备落后、收集细胞困难、且对临床帮助不大的问题,孔繁元开展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光镜技术研究。1989年,他自主研发了国产化的FCS细胞收集器,获一项国家专利,细胞收集率达95%以上。他和他的团队以超人的毅力和领悟做支点,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光镜、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脑脊液细胞学三阶段技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脑脊液细胞学研究领域,为我国脑脊液细胞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技术手段。这项技术提高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特别是对脑脊液细胞活力判断和良恶细胞鉴别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为脑脊液细胞学从一项简单的临检项目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提供了技术支撑。

孔繁元和我国老一辈神经病学家粟秀初教授提出了脑脊液细胞新的命名和分类法,规范了脑脊液正常和异常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运用。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均采用这种命名和分类法开展临床工作。研究结果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感染、脑膜转移癌、脑膜淋巴白血病和淋巴瘤提供实验室诊断标准,在临床诊断上产生了巨大社会效益。

除了在脑脊液细胞学研究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孔繁元还在神经流行病学系列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

从1983年起,孔繁元就参加了“中国六城市神经流行病学调研”,为全国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宁夏少数民族地区神经流行病学资料;1988年开展了“脑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实验及脑卒中人群监测”,为神经流行病的病因学研究,危险因素干预及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1992年,在孔繁元的主持下,对原惠农县6个乡村的100名癫痫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监控和治疗。2000年至2004年参加“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对吴忠48万人群进行了农村癫痫社会监控,给确诊的593例癫痫患者建立了诊疗和管理程序。2005年至今,扩大对宁夏农村150万人口进行癫痫社会监控,并对其中确诊的1000余名患者进行筛选、治疗和随访管理。项目选用笨巴比妥治疗惊厥性癫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成年人每年用药只需要花费二三十元。这些研究为我区农村众多癫痫患者找到了一条简便、实用而有效的治疗新途径,同时也为我国首次提供了回族癫痫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规律。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医生应该穿着整洁的白大褂,或安坐在门诊,或穿梭于病房间。而孔繁元作为医生,在医疗生涯中他坚持走出去,目的地是病人需要的任何地方。上世纪70年代,在海原县的徐套乡,他喝着苦涩的窖水走村串户为那里的乡亲看病送药;唐山大地震发生仅仅一个星期,他飞赴灾区,身背数十公斤重的喷雾器防疫消毒,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中把个人生死抛之脑后;作为宁夏首批援助非洲贝宁共和国的医疗队副队长,他和23名队员顶着高温酷暑,用两年时间在医疗卫生事业几乎一片空白的当地开展医疗工作。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孔繁元在脑脊液细胞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推动和发展脑脊液细胞学这一新兴学科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实验室。

身份三:教育工作者

培养我区大量医学专业人才孜孜不倦

48年来坚持在临床一线,上门诊、查病房,为孔繁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宁医附院的教师,他常年为宁夏医学院的学子们授课。在他的带领下,我区已建立了一支医、教、研结合的思想素质较好业务素质较高的神经内科专业队伍。1993年,正式成立了宁夏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对进一步发展我区神经病学及缩短与外省市的差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孔繁元重视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他先后带出15名成为卫生领域骨干力量的研究生。

为了发挥宁夏医学院和附院的专业技术优势,使患者不致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诊治不力而延误病情。1998年初,在孔繁元的牵头倡导下,在全区13家医院(多坐落于回族群众聚居的南部山区)建立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远程教学网络,开展远程医疗和学术讲座。把科研、医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他主持的“宁夏远程医学教育网络建设及应用研究”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从1989年开始,孔繁元先后担任宁夏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他和学院领导班子一道关注发展民族教育,录取时对回族学生降低分数线,入学后提供专项助学金,毕业分配时辅以优惠的条件。这些措施使得十几年间宁夏医学院回族学生的比例从不足20%增至33%。

2001年8月,卸任院长职务后,他的日常工作仍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每周两次在附院、市医院查房,解决疑难重症外,还要在附院坐半天门诊。此外,医院内部会诊、抢救重症病人的时刻,孔繁元也会提出宝贵意见。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孔繁元还受聘宁医附院医疗质量监控老专家组副组长。

个人简历

孔繁元,1938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沙市。1960年,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1994年被卫生部科技司等单位授予“边疆地区优秀科技人员”称号,1999年获国务院第三次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5年荣获宁夏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6年被评为宁夏首届十大新闻人物。

现为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医学院名誉院长、宁夏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顾问、中华神经病学分会脑脊液细胞学组顾问,是 《中华神经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等十多种杂志的编委。

(责任编辑:张小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