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1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9-02 | 查看:3231次
中宁县鸣沙镇二道渠村八队妇女陆苗玲、胡文川夫妇上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下有儿子、媳妇、孙子,就是这样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却处处充满了温馨、和谐、美满、幸福。
陆苗玲今年54岁,17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丈夫胡文川。当时的胡家只有3间可以挡风披雨的旧房子,再什么都没有,婆婆还害有疾病,走路腿脚不方便,只有她和丈夫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到年底分几个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年后,大儿子出生了,虽说一家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但家中的负担更重了。随着二儿子的出生,她家的生活困难的简直没办法过了,夫妇俩只有白天在生产队干活争工分,晚上回来后,陆苗玲就再给别人家做衣服,纳鞋底。丈夫也给别人干零活,挣些零碎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这样她们每天不停的干,不久就累出了病。公婆心疼的对她俩说:“孩子,再不能这样干下去了,照这样下去,你会累坏的。”但陆苗玲想:不这样做,一家人怎样生活,再苦再累,他俩毕竟是家里的顶梁柱。夫妇俩还是偷偷地去做。
到1977年,她们的第三个儿子又出生了,不用说,生活就更困难了。大儿子因营养不良又得了病,她家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面对家庭的困难,她们还是咬紧牙关,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地在生产队干活,打零工。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她家承包了生产队的8亩责任田,陆苗玲在家种田,丈夫出去打工,俩位老人带孙子,当年就收入了一千多元,这就给她们家解决了生活中的大困难。随后,陆苗玲和丈夫商量着利用冬闲时间,用毛驴车去山上压砂,利用2个月时间压了二十亩砂,第一年就收入了3000多元。有了这些钱后,陆苗玲家就每年压砂,截止到现在,已有压砂地300多亩。有钱后,一家人的日子好过了,陆苗玲和丈夫的干劲更大了,年收入也越来越多。5年后,她们又在大蒲子滩买了二十亩地。
随着生活一天天的好过起来,俩位老人也老了,三个儿子也到了该娶媳妇的时候了。于是她们陆续给三个儿子娶了媳妇,家里还盖起了新房子,家用电器、农用车一应俱全。同时教育儿子认真刻苦的学习,陆苗玲也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大儿子大学毕业后,现在银川工作,还买了楼房,老二、老三做农资生意。一家人日子过的红红火火。陆苗玲对待公婆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儿媳就像对待自己的亲闺女。在陆苗铃的带动下,妯娌就像亲姐妹。陆苗玲的公爹前年得了一场大病,是陆苗玲每天用人力车拉着打吊针。陆苗玲的公婆只生了陆苗玲的丈夫胡文川一个儿子,老两口享有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陆苗玲本人也深感多一个儿子多一份负担的艰辛,她常说,如果计划生育政策早实行,她们就不会有三儿子。因此,她教育儿子、媳妇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儿子、小儿子夫妇都只生了一个孩子后,就做了节育手术,三儿子生了两个女儿后也做了节育手术,再不生了。陆苗玲的公婆逢人便说:“她们虽然只生了一个儿子,但有陆苗玲这个儿媳妇,她们知足了。如果不是陆苗玲,她们也许活不到现在这么大岁数。”
陆苗玲夫妇也深感她们这个大家庭的不容易,如果有啥不公,就会引起各种风波。因次她有啥好事、好吃的,先敬着公婆和儿子、媳妇,儿子、媳妇对老人也非常孝顺、尊重,陆苗玲还经常定期为老人洗澡、洗衣服、拆洗被褥,经常还和老人、儿子、媳妇谈心、交流。一个月开一次家庭会,征求她们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她们这个大家庭相处的很和谐。陆苗玲还利用自己的现身说法,帮助周围的邻居搞好关系。就拿她的邻居陈淑芳说,前几年婆媳经常闹矛盾,两个人互不开腔。陆苗玲知道后,就去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在她的劝说下,陈淑芳婆媳关系和好了,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一心一意发家致富。
在陆苗玲一家的带动下,她家周围邻里团结,乡风文明,环境干净整洁,呈现出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陆苗玲深有体会的说:一个家庭只有心往一处想,一家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才能团结一心奔小康,团结协作促和谐。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