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法”落地之后(走转改·一线调查)

发布时间:2017-10-12 20:41 | 来源:人民网 2015年12月21日03:03 | 查看:1167次

广东、上海等地探索以法律助推道德建设、见义勇为 

本报记者  邓  圩

近些年来,做了好事却陷入麻烦的事时有发生,社会公信力频频受损。“好人法”作为以法律助推道德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在广州、杭州、北京等地业已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相当于给公众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好人法”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方面。“好人法”是否能维护公民权益、落地情况如何、还面临哪些问题?记者在广东进行了实地探访。

  “好人法”缘何实施

  保障好人合法权益,形成促进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

  9月,广州两个小学生因为一年前扶起一位摔倒老人,后被老人指认撞倒自己而被告上法庭并索赔。

  小朋友路遇并帮助摔倒老人的本能善意被曲解,且惹上了“祸端”,两小学生之一的小陈被起诉后情绪失落又激动。

  救还是不救,扶还是不扶?如何保障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维护社会互信和公德基础不被破坏,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就如何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并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广东省政府早于1998年就出台了《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规定》。

  然而,2011年在广东南海依旧发生了“小悦悦事件”——一个幼儿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汽车反复碾压而无人救助,震惊了广东民间和官方。他们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有英雄“流血又流泪”,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小悦悦悲剧”这样的见危不救的事件,一时间全社会弘扬正义的呼声愈发强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广东省人大开始认真研究如何为“好人”立法。两年后,《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该省实施。

  新法以立法形式对见义勇为、高尚义举予以肯定评价,倡导、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并且改变了原来见义勇为奖励和保障经费得不到落实,各地对慰问的奖励不尽一致、不平衡,见义勇为人员医疗、生活保障不到位等状况。因直接由政府作为主体介入,无论救人,还是因救人造成损失、自身受伤致残,见义勇为者就业等,均有具体详细的保障措施;同时在全国首创对见义勇为行为额外发放一次性100万元的高额抚恤奖金。新条例出台,目的就是唤醒社会对义举的认同和跟从。

  广东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政委邹文强告诉记者,实施《条例》就是要使见义勇为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促进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了解,广东1993年成立基金会,此后19年见义勇为经费每年大约3000万元,认定因见义勇为牺牲的总人数是336人。新条例出台后,经费数量大幅增加。

  能否保护见义勇为者

  尚需救助基金辅助,既保证救助者权益,又能弥补因过错救助造成的损害

  广东“好人法”积极运行的同时,其他地方对“好人”的保护立法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去年,《深圳经济特区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被列为调研项目,目的也是为“好人”撑腰。

  广东和深圳的立法重在保护、保障见义勇为和助人义举,通过维护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互信、和谐。出台之后,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而正在酝酿中的上海《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重要内容之一则是明文规定了那些取得合格证书,以及具备急救技能市民的救助行为,受到法律保护,若造成损害,不承担责任。上海的做法提示公众,急救是有“技术含量”的,做好人也需要有方法。当地媒体解读,上海草案是替好人立法。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并不认同。他认为,说上海草案是为好人立法的解读有些偏差。与深圳等地助人为乐相关立法精神有点不同,后者更多的是鼓励全社会“好人”,鼓励善举,用立法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

  他分析,上海草案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普及和鼓励学习救助知识,二是有了基本技能后的救助行为,才受到法律保护。所以,上海草案更多的是为保护“专业人士救助行为”的立法,是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紧急救助队伍的立法。

  “广东的《条例》重在营造公众向善助人,保障好人权益,在重塑社会价值观上必然起到重要作用。上海侧重救助的技术问题,也是将救助行为精细化落地的方法。”

  朱巍也提出,上海草案与相关法律的衔接还存在一定问题。以《侵权责任法》为例,医疗侵权责任中,免责的前提是行为没有过错和没有重大过失,而上海草案,则以行为人身份是否持证或是否有救助资质为免责要件,这个条例法律位阶在《侵权责任法》之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草案将救助行为免责要件变为主体资格,这与侵权责任法并不相符。另外是特定化了免责主体,这反倒可能让很多没有资质,却可能出现在第一现场的热心人望而却步,不敢去施以援手。”

  朱巍建议,要实施好人保障,一定需要救助基金,一旦出现法律适用争议问题,必须由救助基金来弥补损害。这样的话,才能既保证救助者权益,又能弥补因过错救助和重大过失救助造成的损害。

  如何提升施救率

  提升公众施救率面临三道门槛,引导公众学习救助常识提上日程

  广州两个小学生扶起摔跤老人的案例,最终由广州市中院终审判决老太太败诉。法庭认为,没有证据证明事发时,两名小学生与老太太有身体接触。9月21日,一直心情复杂的小陈爸爸在得知案子胜诉后,终于打开了紧锁的眉头。他告诉记者,如果案子没有胜诉,可能会求助于《条例》。“的确曾经十分懊恼又无法申诉,但我们当然不会因为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教导孩子以后不要助人。”他坦言说,希望能有相关的法律来保护助人为乐的人。广东《条例》一方面保障“好人”义举;另一方面要引导人们学习如何做好救助。

  此前广州员村山顶公交车站女性心脏骤停猝死的事情,令广州市医务工作者唏嘘。现场目击者说,当时真的无人了解如何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术。

  广东省人民医院在9月启动“让心跳延续”国民心肺复苏培训公益项目,向大学生开展心肺复苏术培训。

  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公众施救普及率相当高(美国85%、法国40%),我国普及率则低得可怜,成功率不到5%。不会救、不能救、不敢救,成为公众施救率提高的三道门槛。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欣说,现阶段,广东省心肺复苏急救术成功率为2%,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的成功率。“对于心跳骤停的病患,心肺复苏术是目前唯一的急救方法。因此,像警察、保安及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掌握该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公众救助的呼声与好人受冤的事实充满纠结与矛盾。专家说,为好人立法,能鼓励老百姓有勇气在突发情况下为他人做急救。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1日 06 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