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5-21 09:24 |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2009-02-26 11:08:49 | 查看:1974次
新华网湖北频道2月26日电 在湖北孝昌县,提起养猪大户徐国平,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他的创业故事受人称道。
2月19日,我们前往徐国平养猪场采访。初见徐国平,他正穿着工作服,在猪场冲洗、消毒、投放饲料。他动作麻利,逮那些活蹦乱跳的猪崽,一抓一个准儿。看这架势,你可能还不知道,他是一个失去右臂的残疾人。
“我虽然比别人少了一只手臂,但只要我有信心干成一件事,就一定能行”,徐国平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
今年51岁的徐国平出生于花园镇北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7年,他高中毕业后,拿起了教鞭,当起了村小学的“孩子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上帝无情地将他的生命轮盘扭向了另一方向。1987年的一天,他到一家商店买东西,在一个路口拐弯的地方,一辆快速疾驶的货车猛地一下将他撞昏,从此他永远失去了右臂。
忍痛放下教鞭,离开了喜欢的教师岗位。他也曾经麻木、茫然、失落。也看到了家人担忧的目光,红肿的双眼。
他告诉自己和家人:自己还年轻,虽然没有了右臂,但不能被伤痛吓倒。
这个选择让人难以理解:常人创业也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是一个失去右胳膊的残疾人?
徐国平开了一间小百货副食店,起早摸黑,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年后,他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将百货生意转手他人,自己另寻方向。
原来,他敏锐捕捉到一个令人兴奋的信息:此时的养猪市场已经持续处于低潮,一头猪仔只有几块钱,许多养猪户纷纷贱卖转投其它市场。
有低谷,高潮就不远。徐国平说干就干,以每头7元的价格买回了十几头猪仔,悉心喂养。可结果猪仔因感染猪瘟,死掉了大半。挫折没有打败他。他到处请教专家,认真分析原因,原来没有掌握猪的防疫技术,买回的猪仔没做疫苗,才惨遭失败。
专家的鼓励又激起了他的热情。随后,他贷款购回了100多头小猪仔。为节约成本,徐国平白天联系饲料供应商,晚上回家挑灯看养殖书籍。可是不到2个月,猪仔又感染了猪瘟,死了一大半,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徐国平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失败不算啥,擦干眼泪,从头再来。”专家告诉他,要想大规模养猪,最好是自繁自养。徐国平在政府的支持下,又贷回政府贴息贷款4万元,购回20头种猪,进行自繁自养。虽然此时的徐国平通过自学和摸索,已掌握了一些养猪要领。眼看收本在即,2002年,一场大雪突降,还是因为防疫没到位,母猪产下的小猪仔死了100多头,损失高达6万余元。此时,徐国平欠债已高达10万元。
是前行还是缩手不干,徐国平选择了前者。技术不行,他就自费去华中农业大学请教教授专家,到河南驻马店、四川查看市场行情,向同行学习养殖经验。为了让猪吃到配方更加科学的饲料,他还几次到岳阳饲料加工基地作实地考察。每次外出,徐国平都随身携带笔记本,一走一个星期,饿了吃点自带的干粮,渴了喝点白开水。
因为是残疾人,曾经有外地同行向他投去鄙夷的目光,要么推却下次交流,要么就不理会。为此,他一次又一次上门,用真诚和执著,感动了同行,取回了不少真经。
由于肯钻能吃苦,徐国平很快成了养猪的行家里手。从一天2次喂食,切割粉碎饲料,到定期为幼猪仔打疫苗,母猪配种、体检、接生,徐国平样样做的得心应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5年,市场行情慢慢提升,由于掌握了养殖技术,徐国平养猪进入了正常轨道,他还清了所有欠款,还略有盈余。2006年,徐国平已经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年出栏3000头肥猪的中型养猪场,年收入几十万元。
创业成功的徐国平没有忘记和他一样的残疾人。聘请残疾人前来打工,别人总是不解。
徐国平认为,如今自己富了,身边还有那么多和他一样的贫困残疾人,能拉一把为什么不伸出手呢?
在他的养猪场,有一位患有白内障的50多岁的余传友。余传友带着10来岁的小孙女从原籍河南流落到孝昌,居无定所。徐国平得知后,让老余到养猪场负责猪场卫生,并多方联系,帮老余将孙女送到学校读书。
徐国平的养猪场请来了4名残疾人帮忙。他还对县残联承诺,愿意接纳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就业。
“与他人相比,虽然我们身体有缺陷,但我们必须自己把自己当个正常人,这样才有创造新生活的动力。”徐国平经常这样勉励身旁的人。
徐国平常主动参加全县的残疾人培训班,为200多名残疾人讲课,邀他们到养猪场参观。在他的带动下,花园镇襄花村4位残疾人分别购回猪仔,发展养猪。徐国平为他们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
今年2月7日,孝昌县委、县政府举行“首届十佳创业之星”颁奖活动,徐国平光荣受奖。然而,历尽创业的艰辛,徐国平又谋划着新的蓝图:进一步扩大养猪规模,同时开办一个猪饲料加工厂,做到一体化经营。到时就可以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前来就业,或者带动他们通过创业走上致富之路。(梅瑰 段富章)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