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步伐,他们从未停歇

发布时间:2017-09-22 16:49 |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9-20 09版 | 查看:1126次

  本报记者 彭薇

  从“感动上海年度人物”身上,总能感受一些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们传递着一座城市的光荣。在近日举行的“光荣与力量——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获奖者走上舞台,分享他们的梦想故事。这些年度人物来自各行各业,都有一个值得尊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人生道路上,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梦想,步伐坚定,迎难而上。

  书写中国骄傲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的眼中,闪烁着中国的骄傲与荣光。

  “就算扒层皮,也要把风云四号卫星打上去。”这十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团队成员做到了。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研制团队总设计师兴奋地说,今年2月,风云四号于3.6万公里高空顺利发回第一幅静止轨道地球大气高光谱图,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从未如此清晰的地球,“国外顶尖技术花天价买不了,我们自己做到了。”

  今年5月5日14时,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在浦东机场腾空而起。万众瞩目下,机长蔡俊和4位同伴圆满完成全部预定试飞科目并安全返航。“如果你不曾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伟大,或者有多渺小。”蔡俊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段话。

  追逐科学梦想

  感动人物中,还有一些院士的身影。他们追逐梦想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歇。

  对普通人来说,量子通信是神秘的领域,即便在西方,也没有成功的技术和案例可循。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曾说这是一个“疯狂的主意”,但他就是较上了劲。十几年的时间,潘建伟团队初步构建我国广域量子通信体系,让中国在量子科学领域的世界舞台上超然出众,从起跑线上就站在了欧洲和美国的前面。“只要不是被科学禁止的事情,都是能做成的。”走上台来,他大声地说,创新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就要敢做没人做过的事情。

  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褚君浩是一位“心系科普的院士”。为他颁奖前,主持人拿出褚院士初中时的笔记本,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并不是任何一种科学思想都能立刻被理解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应该让它自由发展,不要让它走入贪图功利的歧途。

  默默扎根基层

  还有许多来自基层一线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他们以日复一日的行动践行理想,守护家园。

  来自安徽农村的“80后”青年胡振球,从一个装配工成长为上海市先进农民工、工人发明家、市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和全国劳动模范。

  如今已是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的他,与众人分享他的奋斗,“刚到公司,我连图纸都不会看,常常在午休时缠着老师傅给自己讲解。”他大胆尝试,创新工艺,完成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发明等各种专利14项,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2500多万元。

  嘉定区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从28岁担任这一职务至今,已整整奋斗三十年。走上领奖台的他,与大家分享了“三怕三不怕”,“作为党的干部,事情不怕难,就怕自己感到烦;事情不怕杂,就怕每天不去抓;事情不怕多,就怕自己常常躲。”而他自己就是这段朴素话语的最佳践行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