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而捐赠?

发布时间:2017-09-06 22:06 | 来源:新浪财经 2014-01-10 07:40 | 查看:1831次

  本报记者 苍翯

  “你的学校,有没有一座‘逸夫楼’?”近日在网上,不少网友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怀念邵逸夫——晒晒你们学校的“逸夫楼”。有网友还亮出用网络搜索“逸夫楼”这个关键词所得出的地图——图中,密密麻麻的小点都是邵逸夫多年热心教育慈善所留下的最好证据。

  早在1973年,邵逸夫便曾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邵逸夫捐赠的教育项目和学校,外界鲜有争议。公益人士指出,这源于其规范的基金会运作与管理。邵逸夫对内地高等学校和基础教育的捐赠,都是通过香港邵逸夫基金实施的,而在实施过程中,与国家教育部建立紧密合作,可以说,这是民间慈善基金会与官方合作,共同改善国家学校办学条件的典范。

  那么,企业为什么而捐赠?我们为什么而捐赠?其实中国的慈善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和唐朝时的寺院济贫赈灾,长盛不衰;宋代的时候养老扶幼做的非常好;元代时候医疗救助是个亮点;明清时间,民间慈善群体首屈一指。那么现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社会名流、明星企业家、离退休干部,做慈善非常踊跃,为水灾、为地震、为贫困学生、为艾滋病、为白内障等等。不过相对于国外一些富豪,比如洛克菲勒家族四代连续巨资捐款;比尔·盖茨一半以上财产已投入慈善事业,另外一半财产也早早立下遗嘱,死后99% 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相比他们的这种慈善氛围,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慈善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所做的善举。这里慈悲的心理,指的应该是爱心、同情心。笔者相信怜悯之心人皆有之。笔者也相信尽管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无力去彻底改变他们的处境、无力去消除他们的贫穷。但是,我们会为他们尽自己的一份力。

  有人提出“钱多无需捐”。笔者认为捐赠是能力和意愿的体现。捐赠应是常态下的理性选择,公民个人或家庭在没有行政强制、道德胁迫和冲动盲从的情况下,以资源与预算约束为起点,就要不要捐、捐给谁、捐什么、捐多少、怎么捐等问题进行决策并付之行动。通常,能力大意愿强者多捐早捐,能力小者、一般者不捐或少捐,受助者获得能力提升。在这里,不管实际付出的是钱、物品、时间还是其他,捐赠者和受捐赠者是对等的,大慈善家和未捐赠者也是对等的;在这里,有赞扬没有歧视,有游说但没有指责,有批评但没有漫骂。

  捐赠是权利的主张。慈善与公益,虽然扎根于个体,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长期是宗教或政府的附庸。捐赠也是感同身受的现实诉求。“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这些击中内心深处柔软的感动,让我们付之行动。许多人相信,人不能长期而孤立地存在,人和人之间需要相互取暖。许多人认同,“我们”这个群体,是由许许多多差异化的个体构成的,在大的时空体系和制度背景中,个体间的不幸遭遇完全有可能互换,人们需要以慈善之心、志愿精神和公益行动,把美丽心世界演化为现实的“完美世界”。在这样一种视界中,捐赠是互助而不是施舍,是祈愿而非恩赐,它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

  西方文化看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要客观些。须知慈善并非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完人之美德,而是几乎人皆有之的潜能。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