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让被清华录取的甘肃残疾考生魏祥足够相信?(图)

发布时间:2017-07-12 22:24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7-07-12 A03版 | 查看:1985次

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 但请你足够相信”的真实故事刷爆朋友圈

  从6月26日至今,一个“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真实故事刷爆了朋友圈。一位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高三残疾考生魏祥,向清华大学发出了一份《请求信》,希望清华能给他们母子俩解决一间宿舍,供娘俩寄身求学。6月26日,清华大学及时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鼓励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当日,北京青年报旗下的“教育圆桌”微信公众号以《今天,清华大学专门给这位考生写了封信》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发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文章点击量已达到720万人次。

  魏祥身处困厄不消沉,“活成了令人尊敬和崇拜的样子”,特别是那封被媒体“置顶”的“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清华回信,更是击中了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软。应该说,这种“柔软”,正是对一种教育价值观的呼唤。

  “教育圆桌”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引爆”刷屏之后,近日北京青年报又率先派出记者赴甘肃定西追踪采访。事实上,这次采访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还原事实”,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北京青年报记者试图追踪一个核心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到底什么样的教育能让魏祥这样先天“劣势” 的学生“足够相信”?

  参与式教育 让魏祥相信了“平等”

  在定西采访的过程中,北青报记者曾经和魏祥的许多同学聊天,他们都会说到高一时候的一次集体舞表演,双下肢失去运动能力的魏祥作为班级的“指挥员”参加了那次表演,最终班级在汇演中获得了第一名。“班级不会落下每一名同学”是魏祥高中班主任魏亚军的一个承诺。

  那天入场时,魏祥和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服装,但见他坐在电动轮椅上,举着旗子行进在班级队伍最前面。进入场地后队伍散开,魏祥手中拿着旗子不断挥舞,那神气俨然就是一个交响乐的“指挥”,而同学们的动作也随之整齐划一。谈到这次演出的“成功”,魏祥对北青报记者不无自豪地说:“当听到我们班取得了汇演第一名成绩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欢呼,我虽然不能和大家一起做动作,但是我也圆满完成了班主任魏老师分配给我的那份任务!”

  班主任魏亚军对北青报记者说,由于双下肢残疾,魏祥的身高只有1米5左右,“但是我们不希望他感觉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的目标,是希望他能够觉得,老师对他和对别的同学是一样的,既没有歧视,也没有特别照顾。其实这就渐渐培养起了他的一种自信与平等的心态,这种健康的心态会让魏祥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受益。”

  感恩教育,让魏祥相信了“回馈”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这首《感恩的心》,是魏祥常听的歌,凄美的歌声里,让魏祥“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的,无疑首先是他的母亲夏瑞云。感恩教育,从来不是一种说教,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当母亲发着高烧仍然背儿子去上高三的复习课,当儿子多次手术未果后默默陪伴,当12年接送儿子上学风雨无阻,丈夫生病离世后一个人独撑蓝天,这位普通的骨科护士用生活中的举手投足诠释了什么是“母爱无疆”。

  家庭中的母爱如此,学校的集体又何尝不是如此。在采访中了解到的3个细节给北青报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定西一中内,许多轮椅需要经过的地方原本都没有缓坡,不知什么时候起,那一个个台阶都做了无障碍处理,“这些都是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的,唯有不那么刻意,才显得更加真诚。”定西一中高三年级主任张胜林说。

  二是魏祥告诉北青报记者,“有的时候上实验课需要换教室,我要拄拐杖,所以双手腾不出地方,同学们就会很自然地帮我带上东西,什么话也不会说,就是一种默契,我心里也觉得很舒服。”

  三是夏瑞云接受采访时告诉北青报记者,“班级有一次换凳子,把有靠背的凳子换成了没有靠背的长条凳,但是因为魏祥要一直坐着,没有靠背会很累,班主任注意到之后第二天就重新找回来了一把有靠背的座椅,而且是默默地换掉的。”

  就像春华秋实,所有的这一切都在魏祥的心里埋下了“感恩”的种子,所以当魏祥忽闪着善良的眼睛对着央视的镜头说出“我今后的梦想是回馈社会”时,一切都好像是水到渠成。

  苦难教育 让魏祥相信了“幸福”

  “这些年妈妈的付出的确是太多了,也太辛苦了,”魏祥说,“妈妈的行为也在感染着我吧,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都会想一想妈妈的那种坚韧,就觉得也没什么了。”这朴素的话语,其实折射出一种如何对待“苦难”的辩证法。

  在采访中,北青报记者曾经询问魏祥:“如果今后回馈社会,你想过没想过你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艰苦?”魏祥的回答除了睿智,更多的流露出一种自然:“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苦也不能叫辛苦,而且也不觉得辛苦。相反,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再容易做起来也觉得很苦。”

  在采访中,北青报记者从很多细节中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由于他从小到大不能动,只能坐着,所以比较安静,喜欢思考,爱动脑筋。时间长了,就特别喜欢数学、物理这些课程。学习上,一道题解不出来,有时他会思考上四五天,直到最终解决。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魏祥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他善于思考、乐于助人。每当同学在数学方面遇到难题时就会向他求教,他也因此成为“难题库”。魏祥的梦想是希望有一天不借助别人的帮助而去帮助别人,那样才能把苦难转化为真正的“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教育专家储朝晖就“魏祥”式教育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管身处何境,一种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总是各种因素累加的结果,但绝不是靠物质利益做“指挥棒”,更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而是要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中塑造孩子的人格养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固然在于教,而更重在于“导”。

  文/本报记者 雷嘉 付垚 林艳 武文娟

  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文静

  进展

  魏祥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

  以648分成绩按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录取

  本报讯(记者 雷嘉)北青报记者昨天从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获悉,引发广泛关注的甘肃考生魏祥以648分的成绩,被正式录取到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类(数理)专业。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 清华大学在甘肃省的国家贫困专项计划理工类招生名额为23名,魏祥的成绩排在报考总人数的23名之内,他的电子档案已被投至清华大学。此前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魏祥请求“携母上学”的这封信,比较克制地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和他对大学生活可能面临的困难的担忧。这位甘肃定西一中毕业生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父亲早逝,只有坚强的母亲陪着他求学12载。虽然成绩优异,但身体状况使他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因此在大学里如何生活成了最大的难题。在得知可能被清华录取之后,他向清华招办提交了这封信,希望清华能给他们母子帮助解决一间“陋宿”,供娘儿俩寄身。而清华大学在公开回信中给出了足够积极的回应:邱勇校长和陈旭书记连夜致电学校有关部门,关心魏祥的录取情况和入校后生活安排;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始安排录取后对其的资助;校后勤部门着手安排适合母子俩的宿舍单间……以兑现“清华不会错过任何一位优秀学子”的承诺。

  观点

  连日来,随着魏祥的这封求助信的走红,也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与争议。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些争议大都是围绕着“环境”“成长”与“价值观的形成”而展开。

  环境决定论vs农村也能出状元

  有一种“环境决定论”认为,学生水平的背后是他们的家庭出身、父母的培养和视野、学校和社会资源等多重因素的积累……而农村和家庭困难的孩子的确处于劣势。

  与此相反的观点认为,农村也能出状元。有网友举例力证这一事实,两年前网上流行的一段“轮椅上的人生”的演讲,主角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残疾同学矣晓沅,他来自云南玉溪。2012年高考,他以全省第16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就在今年,湖南省理科高考第一名李啸宇,从初中开始父母一直在广东中山打工,曾经是一名留守儿童。

  分数决定论vs积极的态度才最重要

  另有网友支持“分数决定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养成,其实最现实的基础还是“分数有用论”。因为没有好的分数,从小学到大学便无法遵循理想,也就无从培养价值观。感觉从小到大分数是自己成才的唯一路径。

  另有相反的观点表示,价值观教育的成功与否不能以分数作为判断的标准,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即使他在学生时代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他却会成为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赢家。

  本组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经济基础论vs不努力终究一事无成

  还有网友持一种“经济基础论”的观点:“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因此,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为孩子支付学费都很困难,至于让孩子“上双语幼儿园”“参加奥赛班”这种在城市里流行的“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模式,根本无法想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持相反观点,他表示,总体来讲,无论是家里穷还是富有,努力与不努力还是有差别的,如果家庭贫困的孩子足够努力,一定会从相同家庭条件的孩子中胜出。同样,家庭条件好,教育资源丰富,但是自己不努力也没有用。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称,魏祥故事的核心启迪在于:你是否真的努力了,是否如魏同学一样自强不息,而不是自怨自艾?魏同学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都能考上清华,我们千千万万农村同学为什么没能考上清华?我们不能因此就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我没有你的条件好、教育资源好。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是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调查

  北京一所顶尖中学的“苦难”教育

  在人大附中这所北京最顶尖的学校,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两个身份,第一个身份是人大附中的学生,第二个身份是志愿者。学校25个大大小小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志愿社团,成为学生们体会和肩负“人生苦难”之责的重要窗口。

  2003年人大附中发起成立公益社团“根与芽”,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倾听和帮助单亲孩子。他们走近和接触这群单亲孩子,在沟通中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同龄人关怀与帮助。“根与芽”社团在志愿服务奉献自身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单亲之“苦难”,学会了感恩。

  “从成立到现在,我们坚持每个周末都到打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家里,进行家教……”这是人大附中2012年3月成立的 “跳格子社”的活动内容。之所以取名“跳格子社”也源于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关切与体悟,“当我们第一次踏进那所位于肖家河的打工子弟小学的校园里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玩跳格子的身影,那是希望的象征。但是同时,这些孩子又好像被困在了生活的格子里,他们无法进入正规的学校,他们有梦想,但现实让他们不敢去想。”

  还有一个名为“露珠计划”的公益项目成立于2013年,也由人大附中学生自行发起。据发起人赵崇霖介绍,之所以取名为“露珠计划”,是因为“我们学生的绵薄之力像小小的露珠一样,但最终会汇聚成甘霖”。这个项目不同于学校普通的捐资助学,露珠计划让学生参与者以一帮一,并定期面对面互动。截至目前,露珠计划仅凭学生之力,筹集到爱心捐助款5万余元,定向资助贫困学生达68人。当年露珠计划的参与者宋逸寒同学,用自己的奖学金资助了就读于贵州省遵义县第六中学八(5)班的邢彬,而宋逸寒本人今年以理科703分成为海淀的理科状元,而“露珠计划”的发起人赵崇霖所资助的同学,中考时考取了遵义市新蒲新区的状元。

  除此之外,人大附中还有帮扶自闭症儿童公益项目、松堂医院临终老人关怀项目……这群中学生在对各种困难人群的关照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意识。正如校长翟小宁所说,“人生实苦,有各种不同的苦,有物质贫乏的苦,有处境的苦,有负担沉重的苦,有心理磨难的苦。希望我们的学生真切体会人世各种‘苦’。自己努力成功,并帮助别人成功。”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从小多数父母都给予了很好的环境。但越是这样的时代,越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生的苦难”,翟小宁认为,所谓的“苦难教育”,并非让学生去咀嚼苦难、经历苦难,而是要让他们看到并关注人世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苦难,并能感同身受,最终培养一种驾驭苦难、永远向上的精神。

  翟小宁认为,除了像人大附中学生关注“苦难”的志愿服务实践之外,还有阅读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阅读可以让人体会人间种种苦难,培养人的悲悯之心。阅读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翟小宁校长说,今年,是最后一波90后的高考。往后,一波享受着更为优越条件的00后,将成为教育的主力对象。和魏祥所经历的“人生实苦”求学之路不同,如何给予一群泡在优质教育殿堂里的00后“人生实苦”的责任感和价值观教育,无疑将成为今后教育界值得思考的一道重要命题。

  文/本报记者 林艳 图片制作/沙楠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什么样的教育让魏祥足够相信?》)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