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担当才是真情怀

发布时间:2017-06-12 19:3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3-06 07版 | 查看:962次

  陈利浩

  两会进行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要求“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作为九三学社成员,我深受启发和鼓舞。

  要担当、作为,须先摆正位置。“达则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我国知识分子自古至今的家国情怀。由于通晓较多的知识、掌握较多的信息、具备相对宽广的视野,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贡献比较特殊。但是,只有融入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知识才产生效用,抱负才能实现,情怀才有所寄托。这个位置不摆对,就会有“报国无门”的抱怨。今天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具备实现家国情怀的条件。

  要担当、作为,还应客观豁达。由于知识分子相对超脱的社会地位和观察视角,对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会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甚至质询批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积极采纳。即使个别意见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宽容。”作为知识分子,是不是也应该换位思考,对于建议的承办方、批评的接受方同样多一些包涵和宽容呢?我们提出的批评往往基于某一局部,我们提出的建议也往往基于某一角度。从执政大局出发,即使批评没有被全盘接受,也要想到一定有助于还原真相;建议没有被照单全收,也要想到一定有利于完善决策思维,无需自感“挫败”,继续积极建言。

  要担当、作为,还需日日求新。信息时代的标志是瞬息万变,要与一日千里的技术经济发展同步,要为攻坚克难的社会改革实践出力,除了毫不懈怠地更新知识、善通求变地跨界学习外,我们还应千方百计地以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之妙”去破解难题。我本人属于信息专业,近年来,我把信息理论、信息技术和社会治理、社会进步的需求结合起来,提出了反腐的制度和机制设计、政民关系的互动和互信、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推社会治理等设想和建议,得到了关注和采纳。只有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大局来更新、应用自己的知识,才能不断增加知识积累、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攀登创新高峰。

  在去年的全国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畅谈基本经济制度、倡导新型政商关系,极大提振了广大企业家的信心。时隔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广大知识分子充分肯定、殷切期望,极大地激发起这个群体的主体意识和担当意识。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员,我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和全国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一起,以更强的紧迫感、责任感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

  (作者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