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27 21:3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11-25 | 查看:1670次
她是一名残联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他通过工作构筑了残联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她用无私的爱帮助着身边的每一位残疾人,她就是杨学琴。
2008年,杨学琴经过考核被永宁县残联聘用,面对全新的工作,他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残疾人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残疾人工作者。
从2008年至今,杨学琴从事基层残疾人工作已有7个年头了,凭着一份真诚和善良去服务每一位残疾人,共为全县6496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
作为一名下岗工人,她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所以更能理解残疾人走出家门,进入社会的困苦,通过多年来与残疾人的接触,她了解残疾人对享有社会平等权利的渴望。因此,她始终对残疾人朋友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她说:“残联是政府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我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这座桥梁与纽带的铺路者。”
工作中,她最开心的事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帮助一些残疾人。从事残疾人工作后,她养成了一个收集旧衣服的习惯,总想着多收集一些,以便捐给那些条件不好的残疾人。
郭处信家住望洪镇,一个双下肢截肢患者,走路时都是靠膝盖跪着走,家里还有一位老父亲,也是残疾人,母亲去世的早,自己还未成家,家庭十分困难。杨学琴在了解情况后,积极主动地联系了郭处信,给他们送去了一些旧衣服,郭处信父子非常感激。杨学琴说,这件事后她又见了一次郭处信,感觉内向拘束的他开朗了不少,有什么话也都敢说了,这令她很欣慰。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不完全统计,受她帮助的人至少有40人。
“残联是残疾人的‘娘家人’,帮助残疾人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5年4月2日,杨学琴接待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妈,丈夫因病致使肢体残疾,经医疗机构鉴定为一级残疾,但《残疾人证》还在审批阶段,未领取到手。因为丈夫出行不便,常年在家情绪低落,考虑到天气转暖,家人想让他能像正常人一样能走出家门晒晒太阳,参与一些社会生活。在给残联窗口工作人员介绍情况时,老大妈话到伤心处,止不住的泪流。杨秀琴先是耐心的给老大妈做了心理疏导,待大妈情绪稳定后,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到残联,分管领导当即决定可以提前给他们配备一辆轮椅,并对杨学琴及时为民服务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就这样,老大妈在杨秀琴“特事特办”的关照下当天就领取了轮椅。
杨学琴这一份份简单的关怀,温暖了身边每一个残疾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