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7 17:20 | 来源:扬子晚报 2017-05-04 A5版 | 查看:2182次
伸出手臂,竖起大拇指,示意要搭顺风车,欧美影视剧中常见的搭顺风车情节,如果把背景搬到国内,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景?我们听到了太多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上车就要锁紧车门的忠告,看到了太多“碰瓷党”的报道,在路边遇到求助者时,还会有人缓缓地停下车,摇下车窗,说一句:“您需要帮助吗”?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建国 薄云峰
一个有点“意外”的经历
南京市民在山里拦顺风车
没想到,两辆车先后停下
“五一”小长假,南京市民左先生和王女士等一群朋友自驾去溧水无想山游玩。车子停在北坡山下后徒步登山。到了中午,山道上一辆出租车也没有,返回停车点要步行好几公里。王女士在欧洲生活过,就对朋友们说:“不如试试拦个顺风车吧?”大家都觉得拦不到,没想到,一招手,第一辆车就停了下来;再招手,几辆车驰过,又一辆车停了下来。两辆车的车主都非常友好地招呼左先生和王女士一行上车,把他们送到停车点才离开。
当事人说
王女士:其实我当时也有点怀疑
王女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事情发生在4月30日中午11点左右,当时一行四个人很疲劳,还迷路了。王女士有过一年的在英国留学经历,不禁跟朋友们讲起了在国外搭顺风车的经历。可那毕竟是在国外呀,听起来很美好,这是在中国,朋友们不禁摇头。王女士其实也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但还是心有不甘,就说:“可以试试呀!”
这一试让他们很开心。他们站在路边招手,第一辆车就停了下来。开车的是一位年轻女士,副驾驶座上坐的是她的丈夫,后排坐着他们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女士摇下车窗,问明了情况,爽快地答应了他们搭顺风车的请求,左先生和另一位男士上了车。
王女士和另一位女士继续站在路边招车,三四辆车没有停。“可能里面坐满了吧?没看清楚。”没多久,又有一辆车停了下来,王女士记得很清楚,是一辆崭新的红色雷克萨斯,车上是一对年轻的情侣,后座摆了很多吃的东西。听说王女士两人要搭顺风车,车上的年轻女士赶紧下车,到后座上把东西收拾起来,让两人上车。
王女士说,当时之所以产生搭顺风车的念头,主要就是在国外的那段生活经历。她说自己2015年在英国留学期间,经常在伦敦街头看地图或者低头看手机,就会有驾车人停车摇下车窗问:“需要帮助吗?”在苏格兰高地、城市郊区,很多次都有过这种经历。在国内当然经常听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类,但这次经历让她很开心。
左先生:可能是我们不像坏人吧
左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搭顺风车的想法主要是友人王女士提出的。遇到这种情况,长期在国内生活的人不会第一时间想到搭顺风车。左先生说,大家当时其实并不抱希望。没想到,招手第一辆车就成功了,确实有点出乎意料。王先生说,那辆车里有一家三口,再进两个大男人,其实是有点挤的。但年轻夫妇二话没说,让人很感动的。左先生说,这段经历,让他们的此次游玩特别值得回味。
左先生分析说,那天他们之所以搭顺风车成功,应该有这么几个原因:光天化日之下,景区人多,驾车人年轻力壮自我防护能力强,受过很好教育。左先生不忘“夸”一下自己:关键是他们自己穿着休闲,看着“不像坏人”。
左先生也认为,如果是老年人或者单身女性开的车,就不一定会停车让他们搭顺风车了。
让左先生他们遗憾的是,那天因为匆忙,没有留下两位驾车人的电话号码,也没有记住他们的车牌号。左先生拜托扬子晚报记者:如果你们找到驾车人,告诉我,我要道个谢。
两种都有“道理”的观点
观点一:
万一出了事故 有点麻烦
三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勇是驾龄12年的老司机,他坦言“很少碰到陌生人要求搭车的”。记得2016年夏天有过一次,当时是傍晚,在安徽和县通往南京的路上。一名男子要求搭车,当时天快黑了,男子说自己是高淳人,要急着回南京。王教授当时想,对方有急事,就做个好事,就把该男子带回南京市区。该男子下车后,不断感谢,王勇当时感觉心中挺温暖。
不过,王教授事后想想还有点后怕。因为假如路上有个碰擦怎么办?对方假如碰伤了,责任肯定要让做好事的自己来承担。“越想越怕,毕竟这是涉及到自己以及搭车人安全的问题。”
观点二:
对“陌生人”不必反应过度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所所长、江苏省风景园林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姚亦锋教授,在德国、加拿大分别学习工作过2年和1年。他在仔细听了记者讲述的“搭车”故事后,跟记者分享了他的一个亲身经历。
在去年底的一天晚上,当时天很冷。在南京河西大街上,一名年轻女子站在路边向过往车辆招手,他看到前面几辆车没有停,估计该女子有急事,就停车询问。女子问:“能否搭车到奥体北门?”考虑到当时路上出租车不多,搭车距离不远,姚教授就带了该女子一段。姚教授说,自己也曾经在南师大门口要求搭车,被一名过路司机搭车到龙江。姚教授坦言,现在人们工作忙碌,大家交流少了,人际关系有点冷漠,人们之间隔膜是存在的。在国内,要求搭车或者让人搭车的都不太多。“帮与不帮之间,往往都是一闪之念。比如对方确实焦急,前后也没有车,往往会去帮助人。但如果对方是壮年男子,或者在深夜,肯定不会给陌生人搭车的!”
姚教授认为,现在我们听到了太多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上车就要锁紧车门的忠告,看到了太多“碰瓷党”的报道,但也不应该反应过度,毕竟好人还是大多数。
@微调查
女性朋友大多说“No”
记者昨天下午把该话题放到同学群、家长群进行讨论,大家发言踊跃。记者注意到,女性几乎全部不肯带陌生人搭车,愿意带人搭车的男士也偏少。有人说:“毕竟有边界意识,不熟悉的人,基本不会带他们搭车!”
顾女士:老人跌倒都有人不敢扶,让开车人在偏远地区停车载一个陌生人,风险太大了,停车估计都不敢,甚至会加油门赶紧离开,怕……
杨先生:得看前提条件:如果是大白天,要求搭车的是老人或孩子,也就是感觉没有安全威胁的。这样,估计大多会捎一段吧。
陈女士:当然,如果我一个人,我会看对方是否是需要急救,如果正常人,我又是一个人开车而且月黑风高,我会考虑呼啸而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