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勇:大山的儿子为乡亲“代言”

发布时间:2017-03-11 11:0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3月10日 01 版 | 查看:1132次

  郑维勇至今还是更喜欢讲贵州话,因为这是令他感到舒服的乡音。

  2013年,得知自己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时,这个1982年出生的仡佬族小伙正在田间。作为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忠信镇水石脚村的村支书,郑维勇当时有点不敢相信:我这么基层的干部也能去北京?

  郑维勇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长辈们是老农民“老伯子”,他则把自己看作年轻农民“小伯子”。从出生到现在,他的生活一直围绕着那片大山。

  他把对大山的关注带到了人民大会堂。履职5年,郑维勇的建议都与家乡发展有关。他建议加强乡间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设施。因为家乡一有暴雨往往会爆发山洪,农田不是涝,就是旱。他关注农村公路的修建,尤其建议加快县县通高速公路的进程。

  一开始,郑维勇对自己声音的力量并不太有信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怎么就听得进一个年轻基层干部的话呢,他猜测“也许就是敷衍答复一下,或者连答复都没有”。

  慢慢地,他看到了自己的建议带来的改变。他所在的道真县通上了高速公路,到省城贵阳的路程从七八个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他关注的织金至普定高速公路也被写进了“十三五”期间交通发展规划。

  这个基层村支书的愿望,汇集在国家农村建设的大潮里。他认真研读了最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每年有2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被新建或修建完成,绵延在这片国土之上,连缀起广袤乡村。

  在村里,男女老少都叫郑维勇“小郑”或者“郑代表”。村民大多一辈子都没去过北京,深深为自家孩子的人大代表身份感到自豪。郑维勇第一次履职归来,村口聚集了不少人,很早就来等着迎接。他们想知道人民大会堂什么样,郑维勇坐在哪一排,电视里能不能看到。

  “郑代表”的履职工作,也不仅仅只停留在每年全国两会召开的十几天里。他知道,自己要成为这片土地和人民大会堂之间的桥梁。

  郑维勇的手机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响起,几乎都是陌生来电。他每次下乡,都会把手机号码留给村民。而村民则乐于向他“讨说法”,从政府决策到邻里纷争,其中很多并不在郑维勇的职责范围内。他挺自豪,“他们信任我”。他和村民们用贵州方言交流。一位谁也劝不住的“娘娘”(即老太太),谁的话都不听,只服这个小伙子。

  这个基层代表逐渐明白,提建议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无数个平常的日子和具体执行落实,才能帮群众更好地利用政策成果。

  农民的儿子热爱大山,也试图将山外的新思想带给这片古老的土地。政府在村内修建农科基地,请来了专家,说服农民的工作花了他很大精力。起初,“老伯子”们不理解:自己种了一辈子地,都是辣椒成团种下,果子结满枝头,小年轻居然一个坑里只种一棵辣椒,好好的果树枝干还要截掉。收获的季节来时,“老伯子”们终于接受了新观念: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优质的农产品卖得更好。

  今年是郑维勇作为十二届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他还记得,第一次履职时,自己是“悬起”的,吃不下,睡不着。如今,他已经想明白了“代表”意味着什么。即使未来不再挂着这个身份,他的生活也不会改变多少:在家乡的农民中间,“带头学、带头说、带头干”。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梦影 裴江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