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7 15:1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2月27日 01 版 | 查看:984次
本报发起的英雄主义观讨论引发热议
一名网友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拍照传到网络跟帖中。
我们身边的英雄坐标
“等你被绑架时没人救你,在街上被人揍时没人管你,摔倒时呼救没人回应你时,你就不会那么无耻地喷英雄了。”在本报官方微博关于“我们身边的英雄坐标”的评论跟帖下,一个叫“赴你时光之约”的网民痛斥另一个网民关于英雄主义精神的言论。
不仅网民“赴你时光之约”怒了,很多网民都批评了这种狭隘自私的错误观点。
网民“昵称不会被占用了吧”的评论获得很多人的点赞:“有人说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该感谢这种选择。说实在的,这样的工作你给我钱我也干不了。我怕苦,我怕累,我怕死,我怕和家人分开太久,但感谢还有这群不怕的人——我们当不了英雄,但不能失去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敬意。”
武警战士天安门前身披积雪站岗的照片被赞“最美雪景”,也有人批评“不人性”,本报力挺战士的评论和报道引起舆论热议,并引发一场关于英雄主义观的大讨论。《你可以不感动,但请不要矮化英雄主义》的评论在本报官微获得近6000条转发评论、近4万个点赞,@长安剑@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平安北京@平安哈尔滨等政务大V第一时间在官微转载了评论,@中国之声@军报记者@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也转载了评论并成为网民热议话题,数十家网络媒体转载了这篇文章。强国论坛、中国江苏网等也发评论跟进了英雄主义观的讨论。
网民“董大安安安”称:“记得前两年坐火车去银川,半夜三点到乌海我醒了, 看到车站边军人站得笔直。停靠了几分钟之后,火车开了,他行着军礼目送火车离开,当时被震撼到了,中国正因为还有这种英雄,所以会国泰民安。”
网民“这里是阿司司吖”称:“曾经问一个人,你们每天这样训练有用么?国家现在很和平啊。他说,训练就是为了有一天真的要打仗了,你们站到我们身后并且永远不用站出来。”
网民“默默哒哄只猪鲜森”称:“如果大家没有选择性失忆,请回想一下1998年洪水是谁用血肉之躯堵住了长江大堤的溃口;2008年汶川地震是谁最先赶到灾区,冒死从飞机上纵身跃下进入震中区域;2010年玉树地震又是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员群众抗震救灾?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战争来临,他就是我们的最值得信赖的钢铁长城!”
网民“三枣鲜森”称:“有的人娇生惯养得已经把一切当成理所当然了。”
在讨论中,有人认为“他们挣工资,应该付出劳动,这是平等的”,这种观点也受到了网友批评,中青在线网友“李建”引用本报评论称:“没有谁天然就应该去做那些需要牺牲、奉献精神的事,没有谁有天然的义务在别人追求美丽和安全的时候,他们却与这个社会的危险、污浊、丑陋和阴暗打交道。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但总需要有人去做那些需要逆火前行、负重前行的工作,不能因为那是一个饭碗、他们拿了津贴,就降低他们应受的尊重。”
有人把英雄主义理解为个人英雄主义,逞个人之能,脱离群众,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北京大学学生小马在微信上反驳了这种观点,他说:“美国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但中国式英雄主义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集体利益导向的,中国的英雄文化从来都与国家立场、民族利益和公共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人担心“英雄主义”带有“冒险崇拜”的取向,网友质问说:人家说英雄主义,你为什么一定要往盲目崇拜那边推?
《解放军报》记者张旗就这个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兵十几年,总是会有人问我,又不打仗,为什么军人春节等节假日就不能回家?也有人问我,现在信息时代,按个按钮导弹就飞出去了,你们当兵的为什么还要在风雨泥泞中摸爬滚打?”
张旗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2008年汶川地震,我随救灾部队突进灾区,在乱石塌方没有路的地方,战士们飞奔如燕,那股子劲头除了使命使然,更是平时艰苦训练换来的军人血性和能力素养;2010年,我随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护航官兵在波涛汹涌中却犹如在平地一般,风里来浪里去,始终毫无畏惧、勇敢前行。这就是军人,作为人类社会最特殊的一项职业,唯有经过熔炉锻造后的军人才能成为钢铁战士。”
张旗说,天安门广场上那位执勤武警顶风冒雪的场景让他想起《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几句话:“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一名网友参与讨论的方式特别让人感动,他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然后拍成图片传到网络跟帖中:“当然需要英雄主义,这勿庸置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整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