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负面风险大于正面意义

发布时间:2016-11-23 16:1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1月23日 05 版 | 查看:695次

围观群众永远需要“看热闹”。这个社会也从来不缺热闹,尤其是八卦,“明星老婆出轨,联合经纪人卷走大批资产”“豪门宫斗,娱记干掉女博士”“老婆尚在孕期,男星密会嫩模”……瓜子、花生、矿泉水,另有小板凳出租,围观群众每天都过得十分满足——看到成功人士也这么惨,我就放心了。

“围观具有合理性,比如,可以让人在对比中减轻精神压力。但在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围观的负面风险大于正面意义。”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1992年提出,人类维持稳定交际往来的最大人数是150人。在这150个人的社群里,人由于担心丑闻传播而会变得谨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围观有维持道德的作用。

然而,时代进步了,以前还要走家串户说悄悄话,今天动动手指,八卦就瞬间铺天盖地,围观的成本越来越低,围观的风险和负担越来越小,但对社会的伤害越来越大。

首先,是责任分散效应,当有他人在场,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围观的人群越多,越容易忽视自己的责任与道德。“我们从别人的行动中得到确认,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互相确认,本来可能是几个人的反常倾向,但慢慢就被放大到整个群体的偏激现象。”彭凯平说,“所以在围观过程中,最后一定是非理性的、极端的、煽动性特别强的言论占上风。”

其次,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多,能提供帮助的反而越少。围观群众并非生来无所事事,他们本身也是有责任感的,但随着围观者纷至沓来,愿意出来解决问题的人就越来越少。所以,嗑嗑瓜子、聊聊八卦、其乐融融,站出来帮助当事人维权的寥寥。

再次,是道德执照效应,围观群众对被围观者往往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比如,虽然我穷,可我的钱还在我银行卡里;虽然我丑,可是我没出轨,等等。站在道德制高点就像拥有了一本执照,仿佛自己这样,就肯定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很多围观群众最初只是看热闹,后来变成起哄,最终可能产生集体迫害行为,比如谩骂、人肉,甚至扬言“奈伊做特(把他干掉)”之类。围观群众自身的行为其实也应该有一个度,一旦过度就变成了犯罪。

最后,是社会促进效应,他人在场促进了个体的行为能力或水平。“有围观群众在场时,人本能地会把自己的习惯性行为放大,而且是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彭凯平说,“围观群众自身也处于被人围观的环境中,人最原始、最简单的行为会极化出来。最后往往就变成了比谁的嗓门大、谁的行为更加粗野极致,也就是群体极化。”

彭凯平说:“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围观的风险更大,因为我们有一种互相确认的习惯和相信集体道德至高的倾向,容易放大潜在的风险,形成群体暴力。”

围观群众往往是这样的人群:无事干、无责任、无道德自律。而且,围观群众往往需要八卦的剧本按照自己熟悉的套路去走,如果当事人不按常理出牌——大家都盼着“正室”出来斗小三,“正室”却淡然一句“风雨同舟”,他们便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反感,以至于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干卿何事?

“这是他们的私事,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这是人权法特别重要的原则”。彭凯平说。但在围观的情况下,在道德至上的情况下,没有人谈法律问题,人人都是道德判官。

不过,公众人物似乎也早已熟悉了这样的套路,被人曝光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出来道歉,表示愿意“承担责任”,低眉顺眼、文辞恳切。围观群众感觉到自己伸张了社会正义,也就纷纷作鸟兽散,毕竟,八卦那么多,很忙的!“我们都怕群众,都怕社会舆论,我们都是自己文化的囚徒。但非理性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顺从一下、示弱一下,风就平息了”。

最后,彭凯平指出,围观群众毕竟还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至少不是冷漠的人。“你如果还在围观,就说明你的心还没死,只是要小心陷入围观的众声喧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蒋肖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