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一分钟精准焊接助神舟六号上天

发布时间:2016-11-19 19:07 | 来源:成都商报 2015年6月23日 第02版 | 查看:1320次

  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对工作耐心专业、执着坚守,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就是工匠精神。

  成都商报记者 王圣 摄影记者 陶轲

  工匠素描

  李兵   

  1962年生

  川北技校精密机床修理专业毕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机械厂手工氩弧焊工特级技师

  2012年,“李兵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去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这双手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机械厂手工氩弧焊工特级技师李兵  

  这双手,拿着焊枪已30多年,焊出的焊条像鱼鳞一样整齐光洁  

  这双手,曾在不容失守的补焊中,精准排除缺陷,力保“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这双手,对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天宫一号对接任务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匠说

  不怕失败,可能再进一步就成功了。

  ———李兵

  10年前,随着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鲜为人知的是,在承担“神舟六号”发射任务期间,运载火箭一个配套箱体的零部件焊接缺陷,险些让一个价值上百万元的产品报废,更险些影响到总体进度。在不容失守的第二次补焊中,是一名焊工的焊枪,让缺陷成功排除。

  这名焊工,名叫李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机械厂的一名手工氩弧焊工特级技师。

  极致

  15年专注一个工序

  焊出的焊条像鱼鳞一样整齐光洁

  1962年出生的李兵,是个“航二代”。1971年,年幼的李兵跟随“三线建设”的父母,从江苏来到四川大山深处。1981年,从川北技校精密机床修理专业毕业后,李兵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机械厂,成为一名航天人。

  工作中,李兵与中国航天系统第一代的焊工师傅有了接触。不同于许多人对于“焊工”的认知,在航天科技领域,焊工的地位很高,被称作“精手”,平时是不让干重活的。甚至,如果焊工这一天的精神状态不好,或者身体不适,宁愿要求其休息,也不能工作。

  焊工师傅向李兵建议,到生产一线去。增加对基础材料的认知,熟悉机械制图,将所学的力学知识得以运用……从此,李兵开始拜师学艺,学习做一名焊工。

  在完成第一个焊接任务的时候,李兵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不易。那天,21岁的他从晚上12点半,熬夜干到上午8点半,才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对于成熟的焊工师傅而言,这个任务只需要60至70分钟时间。

  作为一个航天人,得耐得住寂寞。从做焊工开始,李兵在贮箱总装焊接这一个工序上,干了整整15年。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李兵学得勤奋,焊出来的焊条像鱼鳞一样整齐光洁。这期间,他也从一名新手焊工,成为一名资深的焊工。

  专注

  助力首颗“澳星”发射

  他和同事连续干了七天七夜

  1985年10月,中国宣布,中国运载火箭承揽国外卫星的发射业务,中国航天踏步走向世界。1990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更加备受关注的,是第一颗“澳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捆绑式火箭发射卫星。从设计到发射,仅有一年多时间。

  李兵和10多名同事一起,负责火箭贮箱焊接。有一个箱子因损坏需要更换,但留给李兵他们的时间又十分紧迫。10多个人,连续干了七天七夜,装配,焊接,装配,焊接,每隔一两个小时,这两个步骤就交替进行,工人们只有喝个水、打个盹的时间。就在第七天的凌晨,李兵困得在一辆厂区周转车上睡着了。第二天一早,车被开到了厂区篮球场的中央,他还在呼呼大睡之中。

  1992年3月22日,“澳星”在发射点火后突然紧急关机,一度让人揪心。几个月后的8月1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喜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将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1”通信卫星送入预订轨道。

  “不怕失败,可能再进一步就成功了。”多年以后,李兵这样总结他的心得。他介绍说,航天工程作为大的系统工程,每一次发射后,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求改进。而事实证明,这两次发射中,火箭的箱体值得信赖。

  精准

  抓住仅剩的一次机会

  一分钟补焊避免百万元损失

  1996年,李兵被抽调到另一个工序———贮箱箱底焊接。这意味着,他要从10多年的习惯中抽离出来,适应新的操作。一开始,李兵也感觉有些不适应。但仅仅一年后,他就成为新工序的领头人,用实力赢得了认可。

  2004年,承担“神舟六号”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一个配套箱子,在生产过程中某零部件突然出现焊接缺陷。这可急坏了在场人员。更糟的是,焊接人员第一次补焊没有成功。虽然需要焊接的仅仅是一个小点,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二次补焊仍不成功,产品就将报废,不仅导致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总体进度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李兵临危受命。他深知,几百万的东西能不能用,就在自己补焊的那一分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李兵连续几天都在车间查找问题所在,反复推敲,一次次在脑海中模拟补焊操作:在焊前增加打磨次数去掉氧化层,进一步提高清洁度,更加合理地优化焊接参数……

  补焊时,由于李兵个子偏高,在箱体中进进出出很不方便,只得弯着腰,蹲着操作。短短的一分钟,却是汗水湿透了衣服。

  最终,李兵用焊枪十分精确地完成补焊。有人说,这次焊接,“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匠心

  从未脱离生产一线

  从业30余年攻克焊接“痛点”

  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李兵获得了包括“全国技术能手”在内的诸多荣誉,在焊接业内的名气也是不胫而走。而一直以来,很多企业都动过“挖”走他的念头。早在1995年前后,就有合资企业向其开出月薪7000元的待遇,甚至不需要他具体干活,而是许以“技术指导”的身份。那时才30多岁的李兵婉拒了“诱惑”,决心扎根航天工作。

  焊接变形,一直是焊工们的“痛点”。李兵介绍,运载火箭的主要结构材料多为铝合金,但这种材料的可焊性并不好。火箭贮箱上,哪怕是一个点的很小的缺陷,往往也只有两次补焊的机会。如果处理不好,整个产品就可能报废,动辄可能是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的损失。从业30余年,李兵一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针对焊接变形的处理,他研究出“振动校形”的办法,并在去年获得专利。李兵也被称作“专家型”的焊接大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机械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李兵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从未脱离生产一线,长期从事高难度、高要求、高风险的大型结构件手工氩弧焊接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和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天宫一号对接任务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匠/速/写

  何波:0.01毫米之间的“较量”

  何波

  80后技能大师

  成都市何波数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掌门人”

  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数控铣工(职工组)获得第一名

  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成都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6月19日,在成都高新区(西区)的中国电科集团第29所四威产业园,我们见到了80后的何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掌门人”———何波。从初出茅庐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到技能大师工作室“掌门人”,十余年里,何波岗位更迭,却总不离一线。用他的话来说,生产一线,是距离他研发与创新服务产业化的最近距离。 

  从初出茅庐到技能大师

  “任何一门手艺,都需要时间打磨。”沿着他走了十多年的路,我们来到第四车间。生产线上,高精尖的精密机床有条不紊地生产着精密零部件,而这些设备正常运维、技术升级的“中枢”,则在车间尽头的何波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工作室,6名技术人员每天处理着车间40多台数控设备的数控程序编制和生产现场技术问题。

  从初出茅庐到技能大师工作室“掌门人”,何波甚至有些“一战成名”的味道。几年前,四威电子接到一个数控加工任务,加工难度非常大,“这项任务对工艺要求极高,举个通俗的例子,就是我们要从2D电影过渡到3D电影,从技术实现方式都完全不同。”20多天时间里,用日以继夜来形容那段日子,一点都不过分。而何波研发的这项技术,首次实现29所四轴、五轴联动加工,首次探索出基于CAM软件的四轴、五轴加工编程工艺方法,而以这些技术为延伸的开发,依旧服务于生产线精密器械生产。

  管得严的技术、放得开的传授

  2012年底,在四威产业园第四生产车间,挂起了“成都市何波数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牌子。随后,这个地方,同时成为四川省何波技师工作室、四川省何波数控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都市何波数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从初出茅庐到技能大师,低调腼腆的“技术男”何波,丝毫没有“大师”的大牌,提及自己的创新成就,他不足为道的谦虚沉稳,像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一般稀松平常,而最让他“眉飞色舞”的话题,却是他担当“导师”,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平台,培育出4名高级技师,带领团队技能大赛夺魁的精彩。

  在同事的眼里,何波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人———对于技术与精度,可谓“锱铢必较”,在开展铝硅材料加工实验里,他将加工平面度从0.3毫米提高到0.08毫米,他的计较,甚至就在0.01毫米之间。而对于运用好工作室平台,他对自己就技师培训的时间精力投入,却很“放得开”。

  何波坦言,现在有了这个工作室,除了研究新技术、服务生产线之外,还是一个高级技术人才的“孵化器”,未来这里会有更多的优秀“工匠”脱颖而出。

  成都日报记者 缪琴

  胡明:他有一双战胜机器的手

  胡明

  以氩弧焊连续施焊上千个产品,X射线检测100%无返修

  施焊无损探伤焊缝2415米,一次探伤合格率99.9%

  1991年,成都首届职工岗位技术大赛第一名

  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

  2009年,成为成都首个被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誉的高级技能人才

  “假如没有我们提供焊接产品,后面的工作也就没法开展。”说到这句话时,48岁的胡明挺了挺原本微含的胸口。这种职业骄傲让他愉悦,在焊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他有一颗爱推理的头脑

  胡明曾想成为作家,高考时却名落孙山。正好,当年应届毕业生首次被纳入川锅技校招生范围。入校被分配到焊接班的他,一切从零开始。

  胡明有一颗愿意学习的心,至今,同事仍津津乐道他琢磨出的手工氩弧焊技术。上世纪80年代,这项技术在国内焊工行业算“高精尖”,厂里几乎没人懂得。后来,在焊工技术培训中心考试的胡明,闲逛时发现废料堆里有别人练习用过的试管。通过试管焊缝的形状和纹理,胡明开始倒推制作的原理,竟让他揣摩出送丝和运弧的正确方式。曾经让厂里焊工们满脑疑问的手工氩弧焊技术,因为这一“捡”而成为历史。

  他有一双战胜机器的手

  伴随一个个难题的解决,胡明从焊工逐步走向高级技师。2009年,胡明成为成都市第一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技术工人。

  胡明现在是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核容分厂焊接组组长。2010年公司接下的第一个核电集箱,就是由胡明牵头完成的。核电集箱焊工艺要求很高,需按照美国ASME标准执行。和胡明同事22年的王宇记得,当时单位的设备无法达到生产要求,唯有依靠焊工师傅们手工作业,没有现成的生产方法,胡明就带着王宇等人一次次调整操作手法、电流大小等,十几天的反复实验后才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手工焊接核电集箱的标准,填补了这种设备生产的空白。 

  他是一个带出劳模的劳模

  当年同班毕业的40多个同学现在已经全部改行,只剩下胡明还在一线。一方面因为焊工岗位缺人,另一方面是放不下几个在跟的徒弟。30年来,胡明早已记不清具体的徒弟数量,唯一不变的理念就是让“离开的人从他身上带走有用的东西”。

  42岁的白映玉,是最早跟胡明的徒弟之一。17年时间,她跟师父学到最多的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师父的眼睛就跟X光机一样,我们还没做完他早就发现问题了。”面对徒弟产品出现瑕疵,胡明从不发火,但一定会先指出症结或亲自示范,然后要求徒弟们立马重做。

  离开师父出外闯荡,师父身上学到的严谨精神白映玉一直记在心中,也延续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因为成绩突出,白映玉继去年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后,今年又被选为了全国劳动模范。

  十年之前自己当选全国劳模,十年之后看徒弟摘得全国劳模殊荣,胡明说,这就是他坚持的动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