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无血缘老妈17年 五兄弟义举传佳话(图)

发布时间:2016-11-02 19:26 | 来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2012-09-11 | 查看:1143次

赵家五兄弟——赡养无血缘孤寡老人17年

  密云县十里铺镇的于秀英大妈,年轻时因不能生育抱养了一个女儿,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和老伴卖了房、迁了户口,随养女去了内蒙古。后来,养女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便抛弃了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同村的赵老爷子收留他们住在了自己家,赵老爷子的五个儿子毫无怨言地照顾起这对无依无靠的老人,一坚持就是十七年,2010年,于大妈的老伴去世,赵家五兄弟为老人料理了后事。 老伴的离去,让本就无儿无女的于大妈非常伤心。没想到第二年她和老伴的大恩人赵老爷子也因病去世了,享年90岁。如今,赵家五兄弟仍然像对待亲妈一样,赡养着老人,为当地人盛赞。

  《百姓生活故事》之《于大妈和她的五个儿子(上)》

  2012年7月9日

  《百姓生活故事》之《于大妈和她的五个儿子(下)》

  2012年7月10日

  解说:今天带您去的是密云十里铺镇的何屯村,这儿的赵家五兄弟,十七年来义务赡养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于秀英老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这不,一进村我们就碰上一位姓杨的大妈,拉着我夸起了这五兄弟。

  杨大妈:老五又给送过一百块钱来,买早点的,过来谁都看见,我说就是自个儿的儿子也就这样。

  解说:听了杨大妈的这番夸奖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赵家五兄弟为什么会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这么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十里铺镇政府工作人员小王的带领之下,我终于找到了于秀英大妈家。

  小王:大娘。

  记者:有人吗?在吗?我看见她了。

  解说:透过门缝,我看到了一位中等身材的大妈,衣服干干净净,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不过年纪似乎很大了。

  记者:您好,您好,您真硬朗啊,您是今年九十多了吗?

  小王:九十了。

  记者:真不像,真不像,就您一个人在家呢吗?

  于秀英:就我一个人。

  记者:来来来。您这个小院挺漂亮的,这花是您养的呀?

  解说:几盆鲜花,把于大妈的小院点缀得温馨别致,走进这屋里更是让我赞叹。

  记者:您这家归置得真干净。

  解说:房子一看就知道是这几年新翻盖的,装修的样式也不落伍,彩电、空调 更是一样不缺,洁净的地面、干净的床铺,看来这赵家五兄弟是经常帮大妈来拾掇屋子。说话间,五兄弟当中的老二赵河臣打外边进来了,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杨大妈:老五又给送过一百块钱来,买早点的,过来谁都看见,我说就是自个儿的儿子也就这样。 解说:听了杨大妈的这番夸奖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赵家五兄弟为什么会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这么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十里铺镇政府工作人员小王的带领之下,我终于找到了于秀英大妈家。 小王:大娘。 记者:有人吗?在吗?我看见她了。 解说:透过门缝,我看到了一位中等身材的大妈,衣服干干净净,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不过年纪似乎很大了。 记者:您好,您好,您真硬朗啊,您是今年九十多了吗? 小王:九十了。 记者:真不像,真不像,就您一个人在家呢吗? 于秀英:就我一个人。 记者:来来来。您这个小院挺漂亮的,这花是您养的呀? 解说:几盆鲜花,把于大妈的小院点缀得温馨别致,走进这屋里更是让我赞叹。 记者:您这家归置得真干净。 解说:房子一看就知道是这几年新翻盖的,装修的样式也不落伍,彩电、空调 更是一样不缺,洁净的地面、干净的床铺,看来这赵家五兄弟是经常帮大妈来拾掇屋子。说话间,五兄弟当中的老二赵河臣打外边进来了,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记者:您好,您好。

  赵河臣:您好,您好,您好。

  记者:您是住在大娘的旁边?

  赵河臣:对对对。

  记者:我看这房子是两间卧室呀?

  赵河臣:两间。

  记者:就大娘一个人,怎么外头也一张双人床,里边一张双人床,是怎么回事?

  赵河臣:老头在的时候,他们俩在外屋那儿住,我爸爸在里屋那儿住,是这么回事。我爸也去世了,就给老太太挪到里屋来了。

  记者:您说的您爸爸,是您的亲生的父亲?

  赵河臣:对,我亲生父亲。

  记者:我没太听明白,意思就是说,当时是您的父亲和孙大娘,还有她的老伴一起住?

  赵河臣:对,原来他们三口,他跟我大妈的老伴……

  记者:在一块生活?

  赵河臣:对对对,在一块生活。

  记者:原来,于大妈住的是老赵家的房子,那大妈和她的老伴,怎么就住到别人家来养老呢?

  赵河臣:她姓于,叫于秀英。原先是我们村的人,我们是五八年从水库搬家移民移到这儿的,她有个闺女。

  记者:是她亲生的闺女吗?

  赵河臣:不是,过给她的。

  记者:过继给她的?

  赵河臣:对。她养大了之后,高中毕业之后,她亲生父亲在内蒙古,后来呢……

  解说:这段经历说起来很复杂,我简单地给您介绍一下,因为不能生育,于大妈和老伴早年间抱养了一个女儿,老两口卖了房子,随女儿到了内蒙古,户口也跟着迁出了北京。谁知道养女后来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了两位老人。等他们回到北京密云的时候,已经无处栖身了,也没有什么钱,只能靠捡破烂为生。在最困难的时候,于大妈的老伴找到了赵河臣的父亲。

  赵河臣:那老爷子问我爸爸,那前儿我爸爸一个人在这儿住,他说你这儿有两间房,我上您这儿住来得了。

  记者:两家真的关系好到这种程度了吗?

  赵河臣:也不是关系特别好,我爸爸那阵也出于同情心,原先也是老邻居,在库区住的时候都住得不远。

  记者:那应该是给您家点租金什么的?

  赵河臣:他也没提这个事,他就是说要上这儿住来。我爸说,我得跟他们哥几个商量商量,我爸那人也是,这么说吧,村里的一个大好人,软的不欺负硬的不怕。我爸爸问我们哥几个,我们哥几个说,只要说您愿意,因为啥呢?老人他也孤独。

  记者:那个时候你母亲已经不在了?

  赵河臣:不在了,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跟着我爸爸说,跟我们哥几个说,我们哥几个说只要您愿意,怎么着都行,是不?孝顺就是顺者为孝,您爱咋弄咋弄吧。

  解说:五兄弟对父亲要做的这件善事没有说一个不字,他们理解父亲这片好心。就这样,于大妈和老伴在经历了那段辛酸往事之后终于有家了。

  赵河臣:一开始他们是想单吃。

  记者:就是各过各的。

  赵河臣:各过各的。

  记者:只是借您家房住一住。

  赵河臣:对对对。可是我们哥几个说,你们就一块吃吧,我们哥几个买点肉,买点菜什么的,你们就一块吃了,老太太也会做饭。

  记者:这样互相也照看一下。

  赵河臣:对。一块吃,一吃就这么多年就过来了。

  解说:赵家五兄弟,除了大哥在工厂上班,其他都在家务农,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是十七年来他们从来没有和大妈老两口计较过一分钱,反倒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老人一样去孝敬。

  记者:吃的、用的这些东西怎么解决?

  赵河臣:吃的、用的都是我们给供,瞅着啥没有了,我们哥几个就给办了。包括米、面什么的,油,零花钱我们哥几个也给。

  解说:因为户口迁出了北京,相关的救济和福利,于大妈老两口什么也领不到,所以他们的日常开销几乎都是靠赵家五兄弟来支持的,而大妈自己的养女,十七年来却从来没有管过她。

  记者:您还跟您那个在内蒙的女儿联系过吗?

  于秀英:咋着?

  赵河臣:跟燕芬没联系上过?

  于秀英:没有,我好惨,我上这门口来,她不来看我,我全靠他们哥几个照顾我。

  解说:说到这儿大妈很气愤,对于这样一位被亲人抛弃,没有北京户口,没有任何收入的九十岁老人来说,她的心底一定是很委屈的。而更令她伤心的是,2010年她的老伴离她而去了,此后一年,一直帮助她和老伴的赵家五兄弟的父亲也去世了。村子里都说,于秀英老人真的要没有人管了。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赵家 五兄弟又将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欢迎您明天接着收听“于大妈和她的五个儿子”下集。

  解说:上集故事我们讲到,密云县十里铺镇的于秀英大妈,年轻时因为不能生育抱养了一个女儿,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和老伴卖了房、迁了户口,随养女去了内蒙古。后来,养女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便抛弃了他们。老两口回到密云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靠捡破烂为生。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同村的赵老爷子收留他们住在了自己家,赵老爷子的五个儿子也毫无怨言地照顾起这对无依无靠的老人。没想到一坚持就是十七年,2010年的一天,赵家老二赵河臣来探望三位老人,无意之中发现于大妈的老伴有些不对劲。

  赵河臣:老爷子吃饭,面条汤里头搁点羊肉馅,我瞅着他吃完了,吃饱了,起来了。一起来他站不稳,往前,好家伙他就奔着墙撞去了,我那么起来一下就人我给抄住了。我说吃饱了干啥呢?逗他两句,我说吃饱了干啥呢?好家伙,站不住了。

  解说:第二天于大妈的老伴就去世了,享年94岁。赵家的五兄弟为这位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料理了后事。

  老伴的离去,让本就无儿无女的于大妈非常伤心。没想到第二年她和老伴的大恩人赵老爷子也因病去世了,享年90岁。采访的时候,我在于大妈的床头看到了一张赵老爷子的照片。

  记者:那个照片是您父亲吗?

  赵河臣:对,我老父亲。

  记者:大娘现在就住在这张床上?

  赵河臣:对。

  记者:她把您父亲的照片放在这块,是不是?

  赵河臣:对。

  记者:是她自己要放的,还是您给放的?

  赵河臣:她自己放的。

  记者:您父亲看上去很慈祥,留着很长的胡子。

  解说:赵老爷子是十里铺镇何屯村有名的大好人,十七年来他带着五个儿子照顾于大妈老两口的事,更是在村里传为了佳话。赵河臣很动情地回忆起他的父亲。

  赵河臣:我父亲,他27岁到庄公屯,他当兵到庄公屯,也没文化,这农活上,他当兵他也不懂,就是个笨汉子,就是有劲,就干活,他就会筛石子。北京那大高楼建筑,过去那老楼,有他筛的沙子,有他筛的石子,一天能筛四方石子,一方一吨六五,你要筛四方,你说多少吨哪,从他的手上过去。一筛就筛好几十年,就是我这老父亲。所以说我们哥几个对我爸爸,说白了……

  解说:说到这儿,赵河臣的眼圈红了,五十多岁的他,提起父亲还是止不住要流泪。而到这儿记者也更明白,为什么赵家的五兄弟这么无私地帮助于大妈老两口。受了一辈子苦的赵老爷子,到老了还不忘帮助别人一把,父亲的善良给他们树立了榜样。特别是在老爷子去世之前,他还不忘嘱咐儿子们。

  赵河臣:我爸爸跟我们哥几个就说,这个老太太你们不能那什么了,他头死之前老是这么说,对你们大妈你们不能推着。

  解说:两位老人去世之后村里人都在议论说,于大妈这回算是砸在赵家五兄弟手里了。于秀英没有北京户口,所有的福利待遇她都享受不到,赵家五兄弟还能管她吗?

  赵河臣:说白了,她这么大岁数了,我爸爸没了,我们哥几个也不忍心让她受啥罪,是不?保证她吃的、穿的、用的,保证基本的。你毕竟哥五个呢,也不是说哥一个。

  记者:经济条件还可以是吗?

  赵河臣:一般。

  记者:一般。

  赵河臣:一般,我这一年泉下来收入两万块钱。

  记者:也不是说特别富裕的。

  赵河臣:对,都是这样,收入都差不多那样。

  解说:五兄弟的家境都不是特别的富裕,但他们没忘了父亲生前的嘱托,不仅让于大妈继续住在赵家赡养她,而且还排好了班,轮班地来陪老人唠家常,给老人做饭、洗衣服,和父亲活着的时候一样。去年冬天,五兄弟还合伙给大妈买了煤,屋子里烧得暖暖的。

  赵河臣:去年拉了五吨煤,今年还得照着四五吨煤拉。

  记者:一吨煤多少钱?

  赵河臣:去年买一千零五一吨。

  记者:买个五六吨也得五六千块钱,这些钱也是哥五个均摊?

  赵河臣:对,我们摊。

  记者:就是给老太太过一个暖和的冬天了。

  赵河臣:对。

  解说:正说着,门外又走进来一位中年男子。

  记者:怎么称呼,您叫?

  赵河林:我叫赵河林。

  记者:赵河林,这是老四。

  解说:恰巧今天老四也来看于大妈,谈起我们正说的话题,老四觉得他们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报恩。虽然过去这十七年,于大妈和她的老伴借住在老赵家,并且被兄弟们照顾着。但是于大妈也替他们照看了父亲。

  赵河林:谁能照顾我爸爸呀?我就说甭弄这事,我说谁照顾我爸爸我养谁,没法不养她,毕竟他们照顾我爸爸,是吧?我爸爸不用做饭了,你这不就挺好嘛,现在我爸爸去世了,我们照顾老太太是应该的。我们村里有人说这是扔你们哥几个手里了,我们愿意扔,这种情况。

  解说:话说到这个份上更加让我感动了,赵家兄弟身上的朴实和忠厚,正是京郊大地传承的美德。

  要说于大妈也是幸福的,虽然自己的养女不管她,但是赵家这五兄弟却像亲儿子一样对她,这样的人间真情真不是谁都能碰到的。但是采访的时候,老人一直在旁边抹眼泪,因为她一直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她的户口还在外地,当年随着养女迁到内蒙古,很难再落回去了。

  赵河臣:昨儿她还跟说呢,说我那户口咋样呢?

  记者:户口。

  赵河臣:这老太太就惦记把户口弄过来。

  记者:您说?

  于秀英:我跟您说,这户口咋整啊?如果户口迁回来,他们哥几个的负担就轻了,老让他们哥几个往外拿钱,哪来钱哪。

  记者: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说她的户口在内蒙。

  于秀英:要是户口入上我就有钱了。

  赵河臣:她不就能享受北京市的待遇了嘛。

  记者: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她是这个意思。

  赵河臣:对对对,她是这个意思。

  于秀英:拉家带口的,盖房,没钱。

  记者:她心里边其实还挺惦记你们的。

  赵河臣:对对对。

  于秀英:他照顾我,我这心里……哪来的钱呢,挣的那点钱,把户口入上,把户口给我带来,我这心里就敞亮了,那就有钱花了。给他们增加负担。

  解说:茫茫人海当中,擦肩而过是一种缘分。像于大妈和赵家五兄弟这样更是世间少有的情分,他们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书写了一段人间真情。

  在离开他们家之前,我郑重地向赵家的兄弟们发出了邀请。

  记者:我们电台有一个评选叫“北京榜样”,采访您就是因为哥五个人的故事特别感动,所以就是没准到时候有一个评比,可能到时候还请您到市里边去参加一个活动,向您表示致敬,我觉得您这一家人真的特别善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