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31 21:30 |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6-03-04 | 查看:2317次
作者:本报记者 赵为
图为张喜忠正在作业。 张建新 摄
他有行伍精气神, 虽然解甲归田,仍保留了军人风貌;
他另辟创业蹊径, 在别人不为处而作为,闯出自己的事业……
他就是北京老兵保洁服务中心队长张喜忠。
五味人生
1984年,25岁的张喜忠, 从北京卫戍区某部队退役, 回到了老家———河南省卫辉市安都乡。
“从军6年, 我在军营的大棚里种了5年菜, 回老家后想着继续种菜, 但是村里没有公路, 菜根本运不出去。” 张喜忠说, 在老家待了两年半后,他又回到了北京。
文化水平不高的张喜忠, 先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 开始走大街串胡同收废品。 “收了没几个月, 三轮车丢了。” 没了吃饭的家什, 本就生活拮据的他, 一下子断了生计。 “为了吃饭, 我就去工地给人家搬砖, 一口气干了6个月。 年底要结账了, 包工头却跑了。” 说到这儿, 张喜忠淡淡地笑了笑, 对记者强调自己那时候时运太不济。
再次回到北京的头十年, 张喜忠的足迹踏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饱尝了在 “五行八作” 谋生的酸甜苦辣。
“脏臭” 中创业
2000年, 在北京田村路街道找活干的张喜忠, 无意中发现了一条创业之路。 田村街道都是老小区,没有物业, 下水道、 化粪池堵了没人来通, 这让他看到了机会。 “这活儿好啊, 不但通下水道可以挣钱, 粪还可以卖给农民当肥料, 两头挣钱。” 张喜忠说, 他卖了老家的房子, 凑了3.5万元, 买了辆二手的环卫抽粪车。
然而, 真正干起这行, 张喜忠犯了愁。 当时的北京, 通下水道是环卫部门的工作, 私人很难揽到活儿。 眼见着自己的打算要 “泡汤”,张喜忠心急如焚。
“没有只雨不晴的天”。 一天,张喜忠偶然遇上了曾在同一个部队服役的战友。 战友说部队家属院里的公厕下水道堵了, 问他愿不愿意去通。 “当时一听有活儿干, 我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
到了现场, 张喜忠傻了眼。“没想到那是个旱厕, 没有冲水设施, 就是一个化粪池。 天干物燥,我那环卫车根本抽不上来大粪。”张喜忠说。
就在那位战友也说 “不行就算了” 的当口, 张喜忠拿了把铁锹,跳进两米深的化粪池, 一锹一锹地干起来。 每次装满一桶大粪, 他都得小心翼翼地举过头顶, 递给和自己一起来的工人。
“干这活谁都嫌臭, 但一是觉得自己是军人出身, 要言而守信;二也是为了养家。” 张喜忠说, 咱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苦、 不怕脏、不怕累, 有了这个本钱, 就没有干不了的活儿。
张喜忠的执著和韧劲儿赢得了客户的赞誉。 部队家属院的居民被他感动了, 一位负责人主动帮他联系了通州高炮师的业务。 就这样,张喜忠的事业开始起步。 一年的时间, 他挣回了当初买车的钱, 还成立了老兵保洁服务中心, 生意逐步走上了正轨。
虽然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张喜忠朴实的作风丝毫没有改变。
“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 我们保洁队被派去疏通奥运场馆的一个下水道。” 张喜忠边说边从柜子里翻出一个防毒面具给记者看。 由于当时情况复杂, 情急之下张喜忠戴着防毒面具跳进下水道入口手工作业。
“刚下去没一会儿就被呛懵了, 大家把我拽上来, 我喘匀了气再下去。” 张喜忠说, 上上下下折腾好几次才把下水道疏通了。
就是靠着这股实诚劲儿, 张喜忠从最初一个人干到了如今有了50多名农民工的保洁队伍, 拥有5辆环卫抽吸车、1辆应急排水作业车、两辆高压清洗管道车及化粪池清掏的专业设施。
服务社会
2008年5月12日, 正在河南老家的张喜忠从电视晚间新闻得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 第一反应就是去第一线救人。
5月13日清晨, 两辆车, 三名司机, 两吨矿泉水, 100箱方便面……张喜忠带上忙了一晚才筹集到的物资,从河南卫辉直奔四川。
5月14日早上6点30分, 到达重灾区都江堰的张喜忠直接找到部队驻地,要求参与救援。
5月15日上午, 张喜忠一行被派到一处倒塌的五层楼房现场。“现场一片废墟, 家属们还在院里头焦急地等待救援。” 张喜忠说,来不及多想, 让家属指出自家的大致位置后, 他就钻进了坍塌的废墟, 在空隙中寻找还活着的人。“用镐刨, 用锹挖, 用手扒, 但最后才救出6个人来。”说到此,张喜忠一脸的遗憾。
离开部队30年,张喜忠作为军人的奉献本色没有改变。 他不但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平时也做了大量服务社会的好事。 他义务为孤寡老人、 困难家庭疏通下水道, 帮助打扫房间卫生; 他不断扩大义务服务的社区范围, 东营房社区、 阜一社区、 王致和社区等十多个社区都有张喜忠的身影。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进京20多年,张喜忠就像当年北京的时传祥一样, 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他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 北京市劳模、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义工之星、 首都奉献奥运好市民、 全国优秀社区志愿者标兵、2014北京榜样、 河南省优秀复转军人等荣誉称号。
与其说这是一项项荣誉, 不如说这是一条条付出的记录, 折射出的是张喜忠的朴实和勤奋, 记录的是他用几十年平凡的工作赢得社会尊敬的历程。 正是有了张喜忠们的奉献,才有了城市的美丽。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