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处方”需从细节入手靠制度保障

发布时间:2016-10-29 10:30 | 来源:长江日报 2016年10月26日 第5版 | 查看:911次

蔡常春式的好医生是医疗界的主流

昨天,来自医疗卫生系统的200余名代表被蔡常春的语言处方事迹打动,他们共鸣强烈:“很多医生都有自己的语言处方,和谐医患关系才是主流。”

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胡仁崇:用心理抚慰点燃患者希望

“蔡常春是医学职业精神的代表。”胡仁崇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而医学人文精神首先就是关怀患者,与患者良好沟通。

胡仁崇说,来省肿瘤就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肿瘤患者,他们心理脆弱,一个不小心就会消极治疗,医生的心理抚慰显得尤为重要。肿瘤医院心理科会对每一位住院患者进行专业心理评估,一旦发现端倪就会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点燃他们的生存斗志。

省妇幼副院长安长青:热爱职业就不会觉得很烦

在安长青教授看来,医生只有真正热爱职业才能践行性命相托的职责和担当。“医生每天少则接诊30位患者,多则近百位,加上手术、学术等压力,如果不热爱职业,很难做到对每位患者都耐心沟通。”“是您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这是省妇幼产科每位医生对前来生产的准妈妈的问候语。有的医生甚至会把每一个患者都加为微信好友。安长青说,这些医生和蔡常春一样,对患者的爱、对职业的爱让他们产生高度责任感,不会觉得和患者沟通是件麻烦事。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纪委书记邱海芳:“语言处方”要靠制度保障

“‘语言处方’想要落地,不仅需要医生自律,还需要制度保障。”邱海芳直言,失去制度的支撑,仅靠道德教育来维系医患关系,就好比将高楼建于沙土之上,摇摇欲坠。聘请患者成为行风监督员是该院坚持了十多年的“老传统”,这些患者不仅深入门诊体验就医,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每周还会开展“医患连心桥”活动,主动与“想不通”的患者沟通,将医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省中医院院长助理喻朝晖:智慧医疗也是“语言处方”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望闻问切”,其中“问”就很关键,因此,对省中医院的医生们来说,“语言处方”是他们的基本功。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需要多头并进。”喻朝晖认为,智能药房、床头直接支付、出院随访等手段都是新形势下的“语言处方”,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会让患者从治疗源头顺心舒心。

武大人民医院宣传部负责人:网络是“语言处方”新阵地

“‘语言处方’归根结底是对病人的疼痛感同身受。”武大人民医院宣传部负责人表示,4G时代对“语言处方”提出了新要求,除了面对面的肢体语言和沟通技巧,也要重视虚拟空间的沟通。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来说,手机是重要沟通工具。据了解,武大人民医院官微的粉丝量已经超过9万人,他们借用互联网语言的特点,用接地气的文风普及医学知识,不仅通俗易懂,还能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

中南医院宣传部负责人:“语言处方”需从细节着手

“蔡常春式的好医生是医疗界的主流。”中南医院宣传部负责人说,每个将患者放在心里的医生都有自己的“语言处方”。中南医院肿瘤科医生李雁,就是通过画图给患者讲解病情,找到了一把“打开医患关系症结的钥匙”。患者的问题层出不穷,门诊时间很难一一回答,很多细心的医生会利用自己业余时间,通过微信、个人网页回答患者各种提问,既方便了门诊患者看病,也把医生从“打围”中解放出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