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4 21:59 | 来源:盐阜网 2015-12-18 09:29:26 | 查看:1133次
盐阜网讯:盐城,一座让人打开心扉的城市,鹤舞鹿鸣、大地生长,天蓝水碧、云白风清。这里,也是一片崇德向善的文明沃土,植根于此的道德之花,倾城绽放、香润心田。迄今盐城已有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1人次获省道德模范称号和提名奖,43人和集体当选“中国好人”,65人当选“江苏好人”。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好人榜”月月都有盐城新面孔,已有13位市民光荣当选“中国好人”,入选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盐城好人多,离不开坚持多年的厚德盐城建设。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以来,我市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相统一,学习凡人善举、培树城市精神,引领全市人民崇德向善、奋发向上,让美丽盐城不仅美在环境、美在形态,更美在人的心灵、美在社会风气。
拾金不昧的环卫女工韦青、陈红,风雪中苦等失主3个小时;“70后”教授王强,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公益事业楷模”仇爱清,做好事做上了瘾;71岁的周万平老人二十多年如一日,为48位烈士守墓;从警26年的王成女,恪尽职守、敬业奉献……一个好人,有一个故事;十个好人,就有一种规律。盆景变风景,苗圃变森林,盐城好人层出不穷,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坚实的现实基础。新四军重建军部就是盐城特有的红色记忆。战场上,战士们浴血奋战,人民群众帮助新四军运送粮草补给;在后方,陈毅托子,盐阜人民用无私大爱哺育革命后代。
现如今,源远流长的独特文脉、代代相传的“铁军精神”,已深深植进盐城人的道德基因。在暴雨中舍身救人,被誉为“中国脊梁”的盐城农民工群体;面对生死考验,义无反顾两次冲进火海救人的阜宁城管队员姚士群;向同一名白血病患者,先后两次捐献“生命火种”的东台小伙郑小祥;刺骨寒冬,带病下河破冰救人的响水村民汪凤玲……关键时刻的见义勇为靠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道德力量的瞬间爆发;危难时刻的大义之举,是人性的真实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演绎。
一花引来百花开。一个个“盐城好人”是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标杆榜样,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社会典范,更是这座城市靓丽的“道德盆景”。有了他们的引领,越来越多的人“心动”后情不自禁地“行动”。“道德盆景”长成了“道德风景”,又渐渐形成了“道德风尚”。近年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省主流媒体纷纷聚焦盐城,集中报道我市的“好人集群效应”。《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凡人善举,德耀盐城——20年传唱一首歌”为题和六版整版,专题报道我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做法;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多次报道“厚德盐城”建设。
向典型学习,以榜样为“镜”。近年来,我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广大干群中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通过开展“星期六党校”、“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支部党课等活动,编印下发《凡人善举、厚德盐城》读本,举行报告会巡回宣讲“厚德盐城”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更好地修身立德、立言立行。
从善不拒“细”,弘德不避“微”。通过组织引导、党员示范,风清气正的正能量薪火相传,善行义举成为百姓自觉行动。市委组织部组建了“580(我帮您)党员志愿服务队”,市委宣传部成立了“880(帮帮您)志愿服务队”,市级机关工委大力发展“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目前,全市建有党员志愿服务队、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公益组织、团队1000多个,注册志愿者70多万人。
“善者不亏,行之则久”。为造浓崇德向善氛围,我市出台了《盐城市关爱道德典型实施办法》,从政治上礼遇、经济上激励、政策上扶持、困难上帮助等方面提出14条关爱举措,推动全市上下像礼遇劳模一样礼遇好人,像服务客商一样服务好人,像激励人才一样激励好人。从今年起,我市还将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确定为盐城市“关爱道德典型日”,鼓励社会各界为道德典型提供形式多样的关爱。
让有“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我市成立了“盐城市美德基金会”,引导见义勇为基金会、美德少年基金会、志愿服务基金会、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建立“爱心联盟”,为各项道德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多个部门也为道德模范开辟了“绿色通道”:金融部门提供“道德贷”,公交部门发放免费乘车卡,盐城机场制作乘机VIP卡,园林部门每逢节日就送花……这些既是褒奖,更是价值导向,“好人”就应当有好报,这种好报应该“看得见”也能“摸得着”,要让更多人乃至全社会都“心动”,进而都去争做“好人”。记者 武斌 陈为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