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7 19:58 | 来源:人民网 2016年09月14日 05:05 | 查看:868次
一个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的法治环境,完全能够把电信诈骗挤压到最小的空间
这段时间以来,一些电信诈骗案件屡见诸报纸与网络门户的醒目位置。对于电信诈骗,普通百姓早就不堪其扰,深受其害。电信诈骗为何如此猖獗,以至于成了社会公害?面对这些不幸的悲剧,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不得不认真重新检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当我们梳理近期几起曝光于媒体上的案例时,会发现一个让许多人都感到可怕的现象,那就是骗子的手上,几乎都掌握有受害人准确的个人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遭遇这样的场景:刚刚买完房子,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上门来了;刚刚在某项考试上报了名,培训机构的“狂轰滥炸”就接踵而至。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登记个人信息时,事实上很难防范这些数据被“内鬼”或者黑客非法获取。
过去的电信诈骗往往“广种薄收”,通过发出数十万、上百万条信息来寻找潜在受害者。可一旦这些不法分子手上掌握了个人信息,这种诈骗活动就立即升级为“精准打击”。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当虚假信息中掺杂进大量真实信息时,如此精心设计的骗局是很难识破的。
个人信息泄露泛滥成灾,难道就没人管吗?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早就为社会所关注,在最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就专门对非法获取或出售个人信息作了特别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工信部出台的相关规定里也有类似条文。
目前,个人信息保护不缺规则,缺的是对于这些规则的严格落实。如今我们的个人信息无时无刻不在被收集,这些数据被屯集在银行、学校、航空公司、电商平台,甚至在快递公司。要监管这些分散于各行各业的组织,其中所动用的部门恐怕就不止一两个。
事实上,治理电信诈骗之难,正在于环节多、关系复杂,不是哪一家就能管得好的,而各管一摊的结果,就有可能出现“谁都能管,谁都不管”。
比如广为诟病的“170”“171”等虚拟运营商号段。2015年以来,有关部门累计关停涉案电话号码15万多个,其中虚拟运营商号码就有6.3万个。虚拟运营商号段之所以几乎沦为诈骗专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部分虚拟运营商对国家法律要求置若罔闻,存在重发展用户、轻实名登记的思想,默许甚至纵容营销渠道在销售电话卡时,不登记用户信息或者故意登记虚假身份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
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和问题。许多银行卡上实名制的不落“实”,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也让追回被骗资金困难重重。有些网站平台对于出售身份证、银行卡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起到应该承担的监管作用。还有一些地方出现电信诈骗“产业化”,当地对于这些违法活动的整治也并不彻底。
中国不是第一个饱受电信诈骗之苦的国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治理电信诈骗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诈骗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想完全根除是不可能的,但一个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的法治环境,完全能够把电信诈骗挤压到最小的空间。
记者 张 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