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代”杜赫:在沙漠中守护铁路(图)

发布时间:2016-09-18 11:0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14日01版 | 查看:6333次

“你这一辈子,能当个好工人就挺好”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头东站北侧,有一条当地铁路人再熟悉不过的站北路。许多铁路人就在这里出生、成长,然后和父辈一样,投身铁路建设。

杜赫也是其中一员。1991年,他出生在站北路一个典型的铁路家庭。“我家亲戚里,‘车机工电辆’五大工种都全了。”他笑着说。

作为名副其实的“铁三代”,杜赫差点进了省游泳队,差点当了警察,差点留在部队,但最终还是成了一名铁路接触网工。杜赫从部队复原,正式成为一名铁路接触网工时,父母跟他说:“你这一辈子,能当个好工人就挺好。”

幸运的是,杜赫赶上了国家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的“好时候”,他走进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供电段响沙湾供电车间,成为了第一代“铁路守护者”中的一员。

伤痕累累的“活地图”

杜赫学弹吉他,现在只会“半首曲子”;学架子鼓,只记得一个鼓点;写书法,现在连怎么提笔都忘了……可是说也奇怪,他学什么都是“半吊子”,唯独高空中的接触网,让他欲罢不能。

接触网是铁路钢轨上方用来为电力机车供电的一种输电网络。每天,杜赫要爬上七八米高的电杆,对接触网进行架设、维护和管理。

第一次站在巨大的变电箱旁,听电流“奔跑”在高压线上滋滋啦啦的声音,杜赫也觉得心慌。第一次爬上电杆时,杜赫脚下也发软。但他是个要强的人。当兵期间,杜赫曾经参与过呼和浩特逃犯越狱抓捕行动。因为行动危险,领导要求身为独身子女又是城市兵的杜赫“靠后”,可他硬要跟上去。“在和平年代执行任务的机会可不多。”杜赫说,“领导说你回去吧,回去还能分配工作。我说不行,我得立功。”

这股“逞能”的劲儿,杜赫一直改不掉。他只用了短短半年,就熟悉了自己管辖范围内所有接触网设备,工友都叫他“活地图”。

2015年底,杜赫和在响沙湾供电车间达西变电所工作的刘懿薇喜结连理。然而婚后,杜赫仍然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工作上。“吃饭、喝酒、出去玩,无时无刻不在谈工作。回家跟爱人也在谈工作”。

“顺的都说出来,不顺的都咽下去”。多年的付出,已经让杜赫早早有了白头发。不工作的时候,他的生活也和其他90后不太一样。“我弟弟妹妹没事就聊啥韩国组合,我就不懂”。但是他喜欢90后这个标签。“显得年轻,一说就觉得还小。得了荣誉,大家说这是个90后,挺自豪的。”他嘿嘿一笑。

能爬高,也能“跳水”

史帅是鄂尔多斯接触网工区的材料员。每当别人问起工作这些年给他印象最深的事,他就会讲起杜赫的“纵身一跳”。“别老说这个了,没啥。”杜赫想要打断他,但史帅执意要说。

那是2012年7月21日,窗外暴雨如注,值班室的电话铃声刺耳地狂响起来,罕台川供电24号杆被洪水冲出深坑,情况十分危急。这是包西线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包西线供电中断,打乱正常行车秩序。

杜赫立刻组织了13名突击队员,冒雨赶往事故地点。然而,原来他们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干涸河道,现在已经被暴雨灌满,变成了湍急的河流。浑浊的水流卷着黄沙、树枝急冲而下。平日里被大家称作“坦克”的抢险车插翅难飞,绕路更是来不及,唯一的办法是涉水过河。隔着这条“不速之河”,大家看到对岸电杆的地基已经被水“舔”出了一个深坑,电杆倾斜着,电线已经绷得笔直,随时有绷断的危险。

来不及了!杜赫毫不犹豫地跳下车,在自己身上绑好绳索,抄起钢钎,“扑通”一声跳进河里。史帅和杜赫关系最铁,虽然杜赫总是拿他“开刀”。这一下,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眼看河水漫过了杜赫的腰,湍急的水流拍打在他身上,让他根本站不稳。但他还是把钢钎当做拐杖,一点点探索着前移。20多米宽的河道,他走了将近半个小时。到达对岸后,杜赫把绳子固定在一颗大树上,让工友们拉着绳子过河。

这边电杆刚刚扶正,又接到了铜匠川站23号供电杆柱基坑一侧严重塌陷的报警……那天,他们整整奋战了18个小时。

杜赫的父母听说这件事,劈头盖脸骂他:“你是不是傻?万一真被冲走咋办?”这时杜赫才觉得后怕。“万一当时水里有点什么咬人的东西,蛇啊什么的,我就真的英勇就义了。”他笑道,“但是大家都不会游泳,我一个差点进省游泳队的人,我不下去谁下去呢。”

痛并快乐着的副工长

以前,杜赫总觉得自己“可牛了”。2014年10月,他通过竞聘,成为鄂尔多斯接触网工区副工长。在竞聘演说里,他信誓旦旦地表态:“我要让我的工班成为全段最优秀的工班。”

然而真的当上了副工长,杜赫才发现自己“很傻很天真”。“这一行要么不干,要干就不能出一点差错。”他说,“除了工作之外,这么多工友的吃喝拉撒生活琐事都得我管,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压力。”

杜赫的房间正对着值班室。每次电话铃声一响,他就会条件反射一样从床上“弹起来”,听见满楼道都是“杜赫杜赫杜赫杜赫”的叫声,就像“3D环绕音”,听得“脑袋都要炸了”。

一次,工班承接重要任务,工长屈瑞红近两个月都没能回家。巨大的压力让他有些挺不住了。他想家,想女儿,实在忍不住,在办公室里掉起了眼泪。谁知道他一下楼,看见杜赫也正在会议室里哭鼻子。“没办法,压力太大了。”屈瑞红说。

因为杜赫年纪小,有些人“不服管”,他就发明了一套“软硬兼施、不走寻常路”的管理方法。“我说一件事儿,你不做,我就一直说一直说,说到你做为止。唐僧式管理。”他笑道。

遇到原则性问题,杜赫也绝不手软。“全铁路要求,只要在工作岗位上,手机必须放在手机管理箱里。我当副工长第一条,只要发现玩手机,立刻回家,不用出工了。不出工就挣不着钱。现在没有一个玩手机的。”

2016年,杜赫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他的“荣誉墙”上又多了一枚重量级奖章。然而杜赫从未被荣誉冲昏过头脑。闲下来的时候,他喜欢反省。“我经常问自己,单位培养你,段里推荐你,你真的有那么优秀吗?真的那么有水平吗?其实也不然。我有时候也做不到,做不好。但只要不犯懒,我一定能做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黄丹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14日 01 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