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淑:警营中的女队长(图)

发布时间:2016-04-27 22:06 |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4-12-04 16:27 | 查看:1254次

陈国淑,女, 1978 年8 月2 日出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99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派出所、看守所、刑侦大队工作,现任蓬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从警十五年来,陈国淑始终在一线,把职业当事业,肩挑工作重担,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先后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十佳刑警”;被荣记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3年3月,央视12频道《天网》栏目以《警营中的女队长》对她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14年10月28日,荣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同时被评为“蓬溪县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并在北京市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同时共同留影。

  陈国淑,女, 1978 年8 月2 日出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99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派出所、看守所、刑侦大队工作,现任蓬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从警十五年来,陈国淑始终在一线,把职业当事业,肩挑工作重担,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先后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十佳刑警”;被荣记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3年3月,央视12频道《天网》栏目以《警营中的女队长》对她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14年10月28日,荣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同时被评为“蓬溪县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并在北京市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同时共同留影。

  访农家 心系群众的“贴心人”

  2014年2月,陈国淑积极投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潮中,她和刑侦大队的战友一同前往荷叶乡茶园村,走访慰问当地困难群众。在茶园村六社,陈国淑走进一间茅草屋,一位70多岁的老人住在里面,老人个子矮小、衣衫褴褛,屋内仅有一张方桌、两条木凳以及一张极为简陋的木床,屋里堆放的全是破破烂烂的东西,连个站立空处都没有,屋顶已有好几个大洞,四壁透风,已快成个空架子了。陈国淑面对家徒四壁、面容瘦削的老人,看在心里,疼在心里,她拉着老人的手,急切询问老人的具体情况。这位老人叫杜治发,从小家里特别穷,无法上学读书是个文盲,父母亲又早亡,一直没能娶妻成家,从出生到现在,也从未踏出茶园村一步。陈国淑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早早去世,饱尝贫困之苦,看到杜治发老人的生活状况,心里很难过,她打算为老人修缮一下房屋,老人拦住对她说:“好公安,用不着,我习惯了,也住不到几天了。”陈国淑动情地对老人讲:“我爸妈去世得早,看到你也如同看到了我父亲,你这么大的岁数,还住在寒冷潮湿的屋里,我心里真不好受,就当我是你的女儿嘛”,老人点头同意了。她便请来当地一位泥水工人,把破了的屋顶堵上,把四周的墙壁用竹子补好,再用泥巴糊好。春节前,陈国淑又给老人送去了猪肉、粉条、大米、面条和食用油,还给老人的邻居留下联系电话,如果老人有什么情况,一定帮忙打个电话。每次,杜治发老人都要将陈国淑送到村口,老人总是不停地念叨“劳慰了......”,憨憨地望着陈国淑离去的方向。

  在近年的“警民亲”、“走基层”等爱民实践活动中,陈国淑始终本着农家女儿的质朴与善良,与群众真情交流,给群众倾心帮助,在许多群众眼里她是真正的“贴心人”。

  进校园 关爱未来的“警察妈妈”

2014年3月,陈国淑来到大石镇中学开展法制教育宣讲。当陈国淑讲完课后,走进同学们与他们交流互动,心细如发的陈国淑发现该班的一位女生独自坐在教室的窗边,一言不发,满面愁容。她走到女孩身边坐下,与她拉家常、谈成长,终于叩开女孩的心扉。女孩周敏是大石镇广安村人,父亲患有严重癫痫病,不能劳作,母亲6年前已远走他方,父女俩相依为命,仅靠政府救助和亲戚接济勉强度日,周敏成绩优异,即将升入高中,不堪重负的家庭再也无力供周敏继续读书,准备让她辍学。得知情况后,陈国淑鼓励周敏一定要振作,表示将会支持她顺利完成学业,陈国淑立即向大石镇政府反映,争取将周敏家纳入低保,带头并组织大石派出所民警为周敏捐款1100元。当周敏攥着带着体温的捐款,不禁热泪盈眶,“谢谢你,警察阿姨!”

  陈国淑既有男警刚毅与果敢,更有母性的慈爱和温暖。陈国淑担任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联络员已有十年多了,她深深地知道当前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她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十分关注,对伸向少年儿童的犯罪黑手深恶痛绝。2010年3月,为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在陈国淑的积极倡导下,蓬溪县公安局在金桥乡明德小学建立了第一家“留守儿童辅导站”。

  目前,全县已有50多所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辅导站”;十多年来,陈国淑讲法制课达260余堂,帮助20余名辍学少年重返课堂,引导50多名“问题少年”走上正道,在孩子们的眼中她就是名副其实的“警察妈妈”。

  亮利剑 守护一方的“花木兰”

  去年10月以来,蓬溪县城区内连续发生十多起摩托车、电瓶摩托车被盗案件,涉案价值达6万余元,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影响。陈国淑作为一名分管刑侦信息工作、协管大要案侦查工作的副大队长,深知被盗车主大多是农民工,损失的是血汗钱,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破案,一定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为了尽快破案,她深入多个案发现场,进行详细地勘查;前往摩托车销售、修理及回收店进行艰辛暗访;夜以继日地反复查看各监控点的录像;废寝忘食地对每一件案件进行梳理分析,有时忙得饭也顾不上吃,实在饿了就开水泡面。在40余天的艰苦奋战中,陈国淑带领专案组对数十人进行辨认、对400余小时视频进行查看,对200余条线索进行研判串并,终于锁定了唐建红等7人的盗窃团伙,并将所有作案成员成功抓捕归案。当已经连续办案两周没回家的陈国淑走进家门,乖巧懂事的女儿悦悦,飞奔到她的面前,紧紧搂着她的腰,心疼地说:“妈妈,妈妈,您又瘦了!”

  14年岁月峥嵘,陈国淑主办和参与破获的各类案件达30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20余名,解救被拐妇女儿童40余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就是同事眼中的“花木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沉沉黑夜中有她警惕锐利的双眼,血与火的搏杀中有她英勇无畏的身影,群众的冷暖安危有她脉脉的付出,滚滚洪流中警徽在头顶更加闪亮!父母的挂念,家人的企盼,无法让她放弃对公安事业的执着,她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选择坚守——无怨无悔、无私付出,让青春在警营华丽绽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