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安信,乡亲们眼中的“土记者”

发布时间:2016-04-23 16:39 | 来源:宁夏日报 2015-03-19 14版 | 查看:1254次

他不看重荣誉,更在意文章能否为百姓反映诉求

  本报记者 杜晓星

  [核心提示]8个笔记本,从旧到新在桌子上一字码开。笔记本主人白安信信手翻开其中一本,记者发现里面贴满了各种剪报,每一篇文章都出自他之手。剪报下面工整地记录着见报时间、报纸名称及具体版面。他说,他不看重荣誉,更看重文章能否为基层百姓反映诉求。也正因为这点,他被当地农民称为“土记者”。

  千余篇文章被10余家媒体采用

  作为中宁“笔龄”最长的通讯员,白安信31年来笔耕不辍,1100余篇文章被10余家报纸、杂志采用。每次,他都将发表的文章剪下来,按照时间顺序整整齐齐地粘贴到笔记本中,留以存证。昨天上午,白安信小心翼翼地翻阅着一页页泛黄的剪报,记忆中的酸甜苦辣也被瞬间激活。

  “1994年5月4日对鸣沙镇李滩村果农刘林俊的‘采访’经历,是我印象很深的一次。”当日,白安信采访完毕已是晚上七点半,在骑车返家途中遭遇了当年首场沙尘暴,卷起的沙尘使能见度不足两米,无奈之下,他只能推车摸索前行。风势越来越大,人车被吹得东倒西歪,白安信只能将自行车扔在路边干涸的沟渠里,自己也顺势爬在渠边等待风沙消退。那一夜,平时不足20分钟的路程,白安信足足花了4个小时,回到家时已临近深夜12点钟。破门而入的一刹那,屋内的妻子一阵尖叫。她眼前的白安信,除了眼睛,整个身躯布满了沙尘,活似一尊移动的泥塑。这次“采访”虽然艰苦,但稿件《果树队长刘林俊》被宁夏日报二版采用,这让白安信倍受鼓舞。

  凭着对写作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白安信的稿件屡次被《人民政协报》、《农民日报》、《宁夏日报》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采用。白安信也成为领导、同事眼中的“大笔杆子”。

  最看重文章能否为百姓说话

  其实,白安信对写作带给自己的荣誉并不十分看重,他真正看重的是文章能否反映基层群众的迫切诉求。白安信在恩和乡等6个乡镇辗转工作共计22年,在与当地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被他们的质朴与善良深深打动,也使他萌生了要用手中的笔为农民兄弟“鼓与呼”的信念 。

  1999年,小杂粮、油料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极大地激发了中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可是上述作物种子却极为紧俏。当年11月,白安信在《吴忠日报》上刊发了《农民急需优质杂粮油料种子》的文章,引起了当地种子部门的重视,并在中宁各乡镇设立了销售点,解决了农民的买种难题。

  2003年5月,东华乡河滩村牧草丰收,却无人认购。他写的《河滩村农民喜收冬牧黑麦草》在《吴忠日报》上刊发后,滞销的牧草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多年来,白安信被当地的乡亲们亲切地唤作“土记者”。白安信说,每次听到这个称呼,他都会收获一份信任与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农民代言的决心。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