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让志愿军烈士回家,唤醒集体记忆

发布时间:2016-04-11 21:06 |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4-03-29 AA02版 | 查看:928次

  南都社论

  昨日,韩国政府正式送还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4名志愿军老战士以及部分志愿军后代前往韩国迎接,烈士遗骸将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韩此举缘起于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日前夕韩国方面的提议,此后受到双方重视,按照约定,今后两国还将开展志愿军遗骸及遗物交还工作。

  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抗美援朝志愿军直接战斗牺牲的人数为18万余人,战争中,政府要求对战死者就近掩埋,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在朝鲜建起了8处志愿军中心烈士陵园,但在韩国的志愿军烈士,多数则被埋葬在“朝鲜军和中共军墓地”,这个墓地也被称作“敌人墓地”。

  战争时期,交战国之间势不两立,视对方为敌人,但出于人道的考虑,对于双方阵亡者,大多能保持彼此尊敬,至于按甲寝兵之后,双方放下仇恨,走向和平相处的道路,尊敬阵亡军人则显然更为必要。“敌人”二字印证了中韩双方一段特殊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两国关系不可同日而语,此时交还志愿军遗骸,对外交的影响不言而喻。

  当然,影响并非局限于此。近年来,从远征军到志愿军,散落异乡的烈士遗骸陆续归葬故土,政府部门举行隆重的仪式,殉国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民间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除此之外,还可从国家层面来理解这样的举动,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交还烈士遗骸并予以厚葬对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朝鲜战场,曾有大量的中国军人为了国家利益视死如归,他们创造了一段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后的历史进程,为共和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诗云“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是英雄主义式的慷慨,对现代人来说却未必合适。“志愿”二字记录了那一批人的爱国情怀,亦因此,他们的所作所为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从国家角度看,显然不能因为他们“志愿”而忘却自身的责任,而责任的内涵,主要就包括尊敬、体恤以及缅怀。

  让每一个战士回家,这是建立在对人性和对士兵这一特殊群体的理解之上。今天让烈士遗骸回归故土,正是对这一信条的实践。烈士离开故土长达半个世纪,过去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无法“回家”。如今越来越多的烈士遗骸回归故土,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对老兵的抚恤工作也逐渐改善,而以国民党老兵为抚恤对象的政策也在调整,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国家终于开始补上一课。

  这是迟到的一课,也是极为必要的一课。补课之后,当我们不再以亏欠心态来看待阵亡军人,就不难发现,生者的所作所为除却关系到国家责任、个人利益及其荣誉,还涉及到集体记忆的塑造。阵亡军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意味着一段历史,只有在他们不缺席的情况下,历史的脉络才会清晰,这对于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认同都极为重要。很多国家在经历革命风暴之后,首先做的工作是恢复集体记忆,苏联在二战结束后立即开始修复彼得大帝和凯瑟琳女皇的旧王宫,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人民英雄纪念碑即在天安门广场矗立。今天我们让志愿军烈士回家,也是在塑造我们的集体记忆。

  过去民众多是从教科书上了解朝鲜战争这段历史,恰如社会学家所言,“教育产生着身份,或者至少制造着身份认同”,只是,如果仅仅依靠教育,集体记忆难免要被时间冲淡,要塑造集体记忆,除了书本还需通过其他社会工作甚至国家行为。交还志愿军遗骸直接的意义在于尊敬阵亡军人,长远看亦有利于唤醒集体记忆,无论对死者还是生者,都是有益之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