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天生的探险家(图)

发布时间:2016-04-11 21:03 | 来源:晶报 2013年01月07日 第B06版 | 查看:1182次


冯永锋 光明日报记者 自然大学发起人


  以社会作为基本面来看,负有或者说天然就具有探索精神的群体,有科学家,艺术家,文人,思想家,商业家,公益机构等等。大家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


  商业主要探索的是新生的产品、新生的管理方式、新生的营销方式和新生的逃避责任方式。为了达到这些探索的目标,所用的方法也是没有限定的,倒不是商业身上只生长着自私的基因,商业也同样生长着公益的基因,只是,商业逐利的这一本性,让其公益基因很难表达。因此,商业几乎没有罪恶感。繁华里面必然夹带着阴谋,高尚的光环下必然躲藏着卑鄙,光鲜的表面下全是脏乱,成功的后面往往逃避着血腥。当一个企业家声称自己企业如何有责任的时候,你去看看他工作的烟囱,看看他排污管道里的臭水,看看他产品里潜伏的重金属,看看他砍倒的树和毒死的鱼,你就会明白,这企业提升境界之台阶,永远都会被锁闭在私利至上的囚笼中。


  公益组织就是要让社会的公益基因得到表达,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因此,公益组织在探险时,不管是面对艰难的目标,还是面对艰难的过程,都得有所选择。公益组织的难题一定得属于社会的共同难题,但又是社会上相对有型的资源不愿意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这样的难题有巨大的边缘性,只适合公益组织出手去相解。公益组织的解题过程,当然也有限,因为不能采用社会公众判定为“不公益”的方法来实现,以贿赂来解决贿赂的难题,以撒谎来解决谎言制造的难题,以恶性竞争来制止恶性竞争,以压制人性来解放人性,以懒惰来抵消懒惰,以逃避来激发公众参与,都是难以让公众接受的。


  某种程度上说,公益组织探险的手法的宽广度,可能只有商业的十分之一。于是,这就逼迫公益组织只能靠“以笨为灵”,就是通过大量的低端和粗俗的工作,永远通过现实中去发现真困难和真的解决路径,才可能让解题手法有所创新,所面对的难题才可能有解决之望。当然,这也要求公益组织要有能力进行手法的再集成和组合,工具可能是传统的,但组合的妙用却是无穷的。健康纯正的工具可能是有限的,但想像力则是无限的。以无限的想像力,才可能让有限的手法持续地保持“解题能量”。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与社会其他资源的积极合作。本质上,这是“外向交际”的必然结果。如果一个公益组织是爱交际的,那么,与社会上种种奇形怪状的资源进行合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