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宛柳:新闻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大音无声(图)

发布时间:2009-02-06 08:00 | 来源:中国新闻人网 2008-10-23 03:37:26 | 查看:1426次

  10月21日下午解放军报高级记者、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江宛柳做客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讲述其传奇新闻人生。

  江宛柳,女,高级记者。1970年入伍,1975年入党,先后任解放军报驻海军记者站记者、驻总后勤部记者站站长,现为记者部机动组记者。曾任《解放军文艺》和《昆仑》杂志编辑、《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副主编。被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评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被中国记协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抢新闻是记者本能 军事记者还须具备好军事素质

  [主持人]首先要祝贺您获得这一届的长江韬奋奖,也非常荣幸您能来与我们一起分享您的军旅记者生涯。那我们首先就从您的这一比较特殊的身份说起吧!作为一名军旅记者您认为与其他记者相比有什么不同?  

  [江宛柳]从当今传媒时代的特点来看吧,从新闻工作的规律看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同。我国越来越开放了,军队也越来越开放了,中外联合军演有时对地方媒体也是公开的。前不久我军举行的军事演习完全是向世界媒体开放的,专门请了各国的驻华武官和西方媒体都来看,这是世界性、全方位的宣传。  

  重大突发事件,军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军事记者上,其他媒体记者也上。重大军事行动往往是大新闻,抢新闻是记者共同的本能。今年抗震救灾,我们到灾区时有地方记者已经先赶到了,快速反应能力、一线采访吃苦、勇敢精神绝不在军事记者之下,很令人敬佩。伊拉克战争,纯军事行动,世界各国媒体的记者,不同语言、男女老少,能上的都上,差不多也是一场传媒"世界大战",你说谁是军事记者?当然要从国防的军队建设来看,还是有不同。军事领域与其他领域相比,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军事记者要懂军事,军事思想、军队编成、装备、训练、军队的政策制度、条令条例,军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还有军事文化,等等,军事记者必须要懂,有些方面做不到精通但要略知一二,这是一个大专业。

  当年我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调到解放军报社时已经是一名老兵了,我以为我自然就是一块当记者的料,但来了才发现上述内容知之甚少。你不懂你就不知道新闻在哪儿。我是从头开始恶补。最根本的不同,是专业素质不同,如果真的战争打响,军事记者应该是最先可以进入战场前沿甚至核心部位的。国内外的军事行动也都如此。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军事素质,那他很难担负军事报道任务。

  [主持人]我们平常提起军人、军队,大家脑海里大概都是一副铁骨铮铮的印象,可是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温柔的女性,居然是军旅记者,我想如果不穿军装,不经提醒的话很难把您和军人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女性军旅记者您觉得有哪些优势?  

  [江宛柳]我觉得现在从整个媒体的情况看,女记者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很多时候男记者搞不定的难关,我们女记者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地搞定。但是我觉得在军事记者里女性记者没有优势,甚至可能会有劣势。因为军队是以男性为主的环境。比如说我在海军记者站的时候,当时海军所有的活动你是可以参加的,但是海军的远航我就没有参加过,因为海军的战舰舱位都是很小的,非常有限。而且你要是去的话,要占他一个单独的舱位,可是海军的大部分战士都是在一个通舱里。单独的舱位是舰长、副舰长、政委、副政委,如果出访的话还可能要把舱位腾给支队领导、舰队领导或者海军相关部门的领导,不可能让给你。人家就会觉得你和男记者完成的任务是一样的,但是你添的麻烦比男记者多。  

  1990年底到1991年初,我跟随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去采访,我开创了女性首次跟舰远航的历史。当时一去要几十天,因为我的强烈要求,领导专门开会讨论我的事儿,就当一次实验,如果你行的话,以后就都可以让女记者去,最后一致通过。这趟下来,我并没有晕船。当时船上400多人,都等着看我的笑话,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我不晕船,而且还正常工作。当时七天七夜的大风浪,我依然正常吃、正常睡,经历了40多天,从此以后,远望号就可以有女性上船了。

  新闻语言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是大音无声 

  [主持人]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给我们诠释的,完全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您在到军报当记者之前,是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文学编辑,同时又从事文学创作,写过很多军旅题材的报告文学,而且还获得过全国文学大奖。请你谈谈文学与新闻的关系。

  [江宛柳]我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干了15年的编辑工作,先在《解放军文艺》杂志当小说编辑,后来大型军事文学刊物《昆仑》创刊了,我又被调到《昆仑》当小说编辑,再后来军队第一个大型综合性文化杂志《军营文化天地》创办,我又调过去创办当副主编。这15年,一方面与军地作家们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打交道,另外自己业余写作,从文学理论和实践上有了一个系统的提升。调到解放军报的机会很偶然。我这人不怎么按规则出牌,干记者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了,是走逆行道。从来没人这么倒着走,但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我倒过来走,不是恰恰有一些优势吗。

  我自认为我的记者生涯也可以从那时算起。那15年我虽然没在新闻单位,但实际上也在业余干着记者的工作。我写军旅报告文学。我们每年有很多下部队的机会,遇到感动我的人和事,就写报告文学,动机很单纯,就是想把这些感动我的人和事告诉更多的人。文学评论家周政保把报告文学定义为"非虚构"创作,我认为这种"非虚构"作品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与后来我采写新闻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报告文学"的核心是"报告",应属新闻范畴,和通讯并没实质的区别,不过是脱离报纸篇幅可以不受限制,被划归为文学是一个误会。  

  我以前写军旅题材的报告文学,和现在写通讯、写深度报道基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有一年我到西藏高原采访,获悉西藏某团团长牺牲,我就写了报告文学《我在寻找那颗星》。当时媒体不发达,报告文学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刚刚起步,军队那个时候非常艰苦,边防部队就更加艰苦了,正是这些边防军人在艰苦中奉献、牺牲,才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步步平稳走过来。我当时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工作,下部队的机会特别多,我听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也想把这些感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就写了很多报告文学,没有想到出来以后影响比较大。包括后来我写的《没有掌声的征途》,描写的是一个主动要求到山沟任职的坦克旅长,不靠父辈的将门之子的心路历程,酸甜苦辣,展示给读者和平年代,一个真正的职业军人的是什么样的。  

  当时我虽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记者,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在做着一个记者的事情。撰写《我们远航赤道》,我开创远望号女记者跟船远航的历史,全程40多天,记录了船上的400多人,一个鲜为人知的了不起的群体,从将军到士兵,从航海人员到科技人员,三代航海军人,三代科技人才,各种性格,各种家庭背景,各种情感故事,他们的音容笑貌,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很有故事性。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觉得非常有意思。后来还获得了中国作协评的报告文学奖。这些经历对我今天采写人物、深度报道帮助很大。

  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文字表述能力,要你把文章写得可读,一方面不那么八股,不那么套话,不那么面目可憎,还可以让语言有韵律,有动感。另一方面又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生僻语词的搬弄甚至吊书袋,应该自然准确,生活化口语化,你的文采是藏在你的思想内容里的。语言的至真至美是大音无声,这正是新闻语言最需要追求的。其实从语言上讲,文学与新闻并不完全能分开来说,它是好语言的一个整体,如果你的文章能有文学语言的生动丰富,又能有新闻语言的简洁凝练明快,那可能就是最好的语言了。一个好记者,应该是融会贯通的。

  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用笔记录下惊心动魄每一天

  [主持人]江老师,您到过战场,参加了很多大的事件报道,让您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江宛柳]我举个例子说一下,抢险救灾报道我还是参与的比较多的。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是解放军报驻总后记者站的站长,我上去应该是责无旁贷的。3月份的时候,伊拉克战争就打响了,大家就从电视里收看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我的朋友问:如果是我们这里战争打响了,你上吗?我说:当然了。果然后来非典就来了,我第一个到了302医院的姜素椿老先生家里采访他,当时也不知道传染不传染。我第一个到了309非典医院的重症病房,当时我们还没有开始报道。

  主要是舆论造得非常危险“谈非色变”,我第一个到了小汤山医院的工地,一直到最后所有病人出院,医护人员胜利凯旋的时候我都在。当时进309医院病区的时候,感觉已经没有人烟了,医院里也很干净,所有的临时工、护工跑得一个都没有了。309医院的结核楼专门辟成了非典病区,在我们去之前没有记者去采访过。我当时穿好了防护服、戴上了口罩。当时陪同我的是年轻的主治医生陈红兵。他为了不让我紧张,他什么防护服都没有穿。他告诉我别紧张、别害怕,并且给我介绍了很多的非典常识。  

  这栋楼下面4层都是重症非典病人,当时我们进了医护人员所在的5层,他们看到我们非常高兴,集中到了一个房间和我聊天,也不戴口罩了。他们轮休的时候,家里也不能回,也不能回到其他的地方,医院组织他们到度假村去休息,但是他们换了三个度假村,度假村怕他们传染,都不让进。最后没有办法找了几个医院招待所的房子。我当时听他们讲这些,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因为他们是一线的勇士,但是社会上很多人还不理解他们。我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当我从这个医院出来以后,就觉得天很蓝,空气很新鲜。在整个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都觉得我没有那么紧张。

  军事记者要站在领导的高度看问题

  [主持人]我也跟您一起回忆了那一段经历。网友问:作为一名目光敏锐的记者,更应对时代进行深刻思考。那么您觉得写军旅题材的新闻与我们日常新闻报道有什么不同?  

  [江宛柳]其实也可以说军旅题材的新闻和非军旅题材的新闻吧。我没有在地方媒体干过,我从自己作为一个军旅记者这个角度讲,军队活动的特点首先是隐蔽性,其次是紧迫性,它决定了军事新闻在某些时候协调的复杂性。比如说大的联合演习,都是三军联合指挥,大的行动参加的部队很多,层次也很多,从这些来看,给我们做新闻带来很多困难。  

  比如“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我军第一次与外军举行联合演习,此前从没有过的规模最大动用装备最多的演习,除二炮的战略导弹和常规导弹外,我军三军几乎所有新型重型装备都出动了。尽管不是实战,两个军队在军力投送与部署上也是按实战进行。所以其中很多行动不愿意过早透露信息,比如俄太平洋舰队到达时间是公开的,我海军部队在青岛码头欢迎,我们就早早赶去等,但是他的大型运输机和空降兵什么时间到就不知道,采访就比较麻烦。我是军报前方报道组组长,我们一去就想把导演部的计划书拿来,但这是接近实战的演习,人家不给你。在俄宣布开始,拉开帷幕,战略磋商,然后再到我们青岛,先是导演部推演,然后是三个演习场实兵实弹开战,第一阶段是在海上,你要先到海区。  

  第二个阶段是在山东胶南的狼琊台两栖登陆,第三个是在潍坊,演习场区域大,距离远。我们的记者要深入到演习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地立体地报道,操作起来非常难。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们在狼琊台的时候,我负责写当时演习的全景特写,记者都嵌入式地分布到了点上,有的是在直升机上,有的是跟着陆军的步兵部队向前冲。我除了要看全景演习以外,还要中间插到指挥所看看两军的指挥员,因为写全景特写的时候要有点有面。当时下着大雨,虽然我有完备的记者证和通行证,但是小战士怎么也不让过,最后我打电话找到了演习导演部的最高领导,导演部的领导又把总部警备部门的领导找来了,他亲自到了现场我才进去,险些耽误了报道。  

  军演开始,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一整天非常紧张,全部稿件发回报社,社里又时临时加了个新任务,让写一篇当天综合性头条消息,我们赶出来已经是当地半夜12点多,北京晚上10点多。稿子必须经过梁光烈总参谋长审。我们打车赶到导演部所在的宾馆,总长已经休息了。要把首长叫起来,秘书和警卫员都很为难,不愿意叫,说你们明天审行吗?这一天首长非常累,我们说必须现在审,明天就见报了,报社等着我们的稿子。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去叫首长。首长立刻就起来了,审好我们的稿子,按时发回报社。  

  [主持人]在您的履历中有这样一句话。“江宛柳坚持把新闻目光聚焦在军事变革前沿,重视研究分析变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写了一批有新意有深度的系列报道。”既要照顾到深度报道还要突出“新意”,您是如何做到的?

  [江宛柳]首先你要善于发现新东西,善于观察。我们解放军报记者队伍有句话叫做:军事记者要站在军委领导的高度看问题。你要真正关心军队建设,关心军队建设的改革和发展,这样你就会发现新的东西。这些年,很多的东西需要去探讨,我写的深度报道一定是军队重大改革进程中的新事物、新人物、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新”了,才能往“深”开掘,真正开掘下去了,才会发现更多新的东西。

   (责任编辑:吴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