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1-19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12-02 | 查看:1831次
职业道德的守护者、同家梁矿机电科科长安雷
人为什么要活着?
许多人尽管阅历沧桑,但在这张人生答卷面前却往往是考不及格,而有的人在自己人生的长河中奉献多于索取,用行动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答案。安雷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答案的人。
矿工出身+高中学历=修理工人,这是安雷的简历。然而,他在大家心目中,却有着另一种简历:修理能手+技术大拿=综机“专家”。
人们默默地吟诵着这个出奇的简历等式,骤然间悟出其中奥妙的真谛:
他的名字在百里煤海矿工心中象刀刻斧凿的痕迹那样,扎实、隽永……
年过半百、魁伟壮实的安雷,曾被评为矿、局自学成才一等奖,讲理想、比贡献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十佳”,省职业道德标兵,多次被评为矿、局特等劳动模范,矿、局、市优秀党员;出席过市、省劳模会,被共青团中央授予过“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吴邦国等人的亲切接见并一块照过相。他获得的各种奖状、荣誉证书、立功证书就有一大包,仅各种明光发亮的纪念章,也有十来枚。
他,1978年参加煤矿工作,从1979年从事机电工作至今,算起来已有30个年头。从1979年到他被提任为机电科长也已有20多个春秋了。20多年来,他完成工时16万9千多点,义务加班1000多个工作日,革新改造20多项,处理机组事故1230多次,为企业创价值1500多万元。
还是请大家看看安雷所走过的道路吧!
一
生活是五花八门的,象奔流的江河。抗争者,搏浪而进者,迎来的是希望的浪花,领略的是无穷的乐趣。屈服者,避浪而退者,看到的是幻灭的旋涡,承受的是不尽的苦闷。
人,对于生活,无论谁,都在抉择,永远地抉择。
让时间再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血气方刚、风华正茂在大同五七农场插队的安雷,听说国家恢复了高考,他立即报名参加了考试。可就在他接到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矿上要招工。面对人生道路上事关自己前途命运的抉择,安雷犹豫了:是上师范,将来当一名教师,还是承接父辈的事业,当一名矿工?
“孩子,你爸下了一辈子井,落了一身病,你就甭下井了,省得妈操心!当个老师挺好。”母亲的一席话不时在他耳边萦绕,他在寻思着……不过,在他幼小的记忆里,最让他崇拜的英雄人物是矿工中的劳模,他时刻梦想着当一名矿工。在激烈的思想矛盾中,安雷选择了下井。
“妈,我想好了。您看我身体结实,个头也长高了,就让我下井吧!”母亲拗不过安雷,只得同意他的想法。就这样,安雷在同家梁矿当了一名采煤工。
1978年秋天的一个早晨,20岁的安雷要正式下井当矿工了。这时,他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挖煤工,他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在做最后的叮咛:
父亲说:“儿啊!爹没别的,给你传了一身力气,到了井下好好受苦,年轻人出力长力,甭怕肉疼!”
母亲说:“孩子呀!要跟工友们处好,甭打架、甭喝酒、甭……”
一夜之间,仿佛变成大人似的安雷,紧紧裤带杀杀腰,到矿采煤11队报到下井去了。
当采煤工,不仅要面对顶板、瓦斯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还对自己的身体极限提出了挑战。对于危险、劳累,安雷倒是不把它们放在心上,凭他健壮的身体,受点苦根本不能让他退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工作中常会遇到采煤机出故障了,绞车不能运转了……每当这时,矿工兄弟们只能是张飞认针——大眼瞪小眼,干着急没办法。队里只好请机电科下人或外请师傅来修。这样一耽搁就是一两个班不能生产。面对这种局面,他深深感到:如果没技术,机器出问题时处理不了,会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当好矿工,单凭力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技术,有修机技术,有驾驭现代采煤设备的本领,才能算是一名好矿工。
1979年正好矿机电科招考技术修理工,他以优异的文化成绩被矿机修队录用了。
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安雷酣墨草书成幅,挂在写字台对面的墙上,来激励自己。求索,促使他去探索机组修理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宗究竟是什么。
早在1974年12月,同家梁矿引进了第一套综采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需要综机设备的维修人员,特别是需要一些有作为的精通修理技术的年青人。
不过,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星期天,有的人爱打扑克、下象棋,也有的人爱看电影、逛商店。可安雷自来机修队当检修工后便把自己的心拴在了学习综机维修技术上。每天一下班,安雷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工友们喊他看电影、打扑克……他都婉言谢绝了。他一个人悄悄地啃着《采煤机讲义》、《液压传动知识》等书籍、资料。
平时,安雷节衣缩食。当时每月仅挣40多元钱的他,只要见到关于综机方面的书就一一买下。有一天,他陪妻子到城里买过年衣服,这是他们结婚一年后第一次进城,本应该好好逛逛 。可是到了新华书店,安雷却被一些书藉吸引住了。他买了一大摞书,衣服一件也没买成,其他地方也没去,就返回了。途中他又去局综采办公室借阅资料,只好让妻子一个人先回矿上。从那时候起,安雷和妻子很少一起上街,到市里的次数就更屈指可数了。
为了.掌握综机修理原理,深夜当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他却趴在炕上看书、绘图、抄资料、做笔记……
这是一个盛夏的夜晚,安雷学习得又进入了着迷的地步。
夜,万籁俱静,他家中窗口正闪着耀眼的灯光。他一头扎进书堆里,抓紧时间看书学习。妻子在一旁几次催促他说:“小安,睡吧!已两点多了。”然而,安雷已沉浸到综采机组修理的王国里去了。对妻子的话,竟没有听见。妻子生气了,上前一把夺过书去,责怪说:“你心中只有书!”安雷急了,又从妻子手中夺回书来说:“你干啥都行,惟独不让我看书、学习,我可不接受!”说罢,从来不好发火的他呼呼地真来气了。象这样的家庭口角并非一次,结果每一次都是妻子让步。妻子何尝不让他进步,她是关心丈夫的身体,怕他累得病倒。
那时,安雷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想为矿山事业大显身手,做贡献。但在实践中,愈来愈觉得自己学得那点东西不够用了。一个高中生,要想搞好机组的修理技术工作,是很吃力的。机修队里有一些老工人,他们的经验丰富,技术高超。这正是他当时所缺少的,于是他到车间里,拜老师傅为师,弥补自己的不足。实践出真知。为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每当他来到车间打扫卫生,在整理机组零部件时,就一一对照机组各部件的名称和型号,记准了各部件中的装配位置。队里的人们总夸他学技术比别人强。安雷心里明白,要想学好综机维修技术,就必须多实践,非下功夫不可。因此,别人下班休息了,他还一个人在那里琢磨、思考、安装……每当节假日、休息日,他就到车间把备用的设备、待修的机器不厌其烦地拆了装、装了拆,对照实物反复琢磨,有时为了弄懂一台设备的性能和原理,吃多大的苦,他都心甘情愿。那时,安雷白天在车间里做试验,晚上回家分析、计算,对时间一分一秒也不敢耽误。
一天晚上,安雷发现自己天天用的计算仪被人动过了,两天计算累计的数字全错了。他怒气冲冲地喊道:“谁动了我的计算仪?”
“什么,计算仪……”妻子在厨房里听到喊声,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又听到不懂事的孩子“哇——”一声哭了。这时安雷也气急了,此时他象个孩子,不住地边喊边叫:“还我时间,还我的数字?”
安雷又一夜没合眼,把弄错的数据又重新计算、整理出来。这时天已大亮。他舒展了一下困倦的身体,高高兴兴地向车间奔去……
又有一回,他对英国进口的采煤机截割离合器结构弄不懂,经多方打听,得知中央机厂正在检修这种采煤机。于是,他带上干粮,徒步往返30里到机厂求教。机厂的师傅们被安雷的精神感动了,亲手传授给他这门修理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安雷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有了“修机能手”、“技术大拿”、“综机大夫”等的称谓和美誉。
安雷在总结自己学机组维修技术的经验时说:“学点技术是很苦的,没有毅力是很难收效。有的人说我脑子好使,其实我自己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十倍于别人的辛苦。如果说学技术也有窍门,最好的窍门是诚实,谦逊,循序渐进。”安雷的修机技术,就是靠勤奋和积累,诚实、谦逊、循序渐进得来的。
三
人是透过自己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领略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为了他热爱的矿山事业,安雷无私地奉献着。
这里有一组关于安雷的白描镜头——
1994年5月的夜,月淡星稀。虽已初夏,但在塞北轻风吹过,给人留下习习凉意。矿主井停产检修总调试进入最后阶段,安雷警惕地注视着调试中的每一个环节。他家虽然离矿仅有几百米,但此刻他已两天两夜食宿在现场,几十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他困极了,头不自觉地碰到椅背上,蓦然松弛的神经又紧绷起来。他用冷水冲了一下脸,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冲脸了。有位工人看到他两眼布满红丝,心疼地说:“安师傅,您去休息一下吧!有事我们就叫您。”他微微一笑说:“不行,现场工作这么紧张,我哪能睡着?”这时绞车滚筒转不动了。他于是和工友们重新对绞车进行检修……调试工作结束时,他一头躺倒,昏睡了一天。
又是一个深夜,不同的这是一个秋夜,明月如钩,玉露生凉,秋风萧瑟。累了一天的安雷刚刚入睡,床头的电话铃把他吵醒,他拿起电话,里面传出了值班人员急促的声音:“安师傅,综采一队机组突然不牵引,已停产了。需您下井处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荡着他的心胸,他于是二话没说,重新披上衣服向井口走去。一路上秋风吹到身上冷得他直打寒颤。到了井口,他便换好工作衣下井处理综机事故,在井下他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直等到综机能正常运转了,他才出了井。
还有一次,已连续在井下处理机组故障十六七个小时的安雷出井刚进澡堂,却接到矿上的通知,让他立即去四台矿处理综机故障。当他来到四台矿时,已有王村矿和云冈矿的两名工人师傅正等着他一同下井。当他们三人到了工作面时,工作面的人已将故障排除。可等他们出井刚走到副井底时,谁知工作面又打来电话说,综机又坏了。随行的两位师傅不想进工作面了,便说:“已到中午了,咱们先上井缓一缓,等吃了饭再说。”安雷却说:“要不,我再进趟工作面看看怎样?”说完,他又独自进了工作面。当安雷修好综机再次出井时,天已大黑。四台矿为他准备好了晚饭,可他却惦记着家里的妻子和女儿。他顾不上吃饭,就急匆匆坐车回家。
“吱——”的一声,门开了。他却因过度劳累,一屁股瘫坐在家门口,妻子和女儿吓坏了,她们把他扶上床时,他却呼呼地睡着了。
是的,在安雷身上不仅有一种勇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还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自己认定的事情,不成功誓不罢休。
一天夜里,夜已经很深了。安雷还在屋子里来回踱着——这是他的习惯,脑筋里来回考虑着机组中出现的问题,他常常这样走呀走的沉思默想。他的爱人实在忍不住了,第五次催他休息。他停下来,突如其来地向爱人发问,把爱人吓了一跳,以为他思考得走火入魔了……问题终于弄明白了,他才罢了休。
四
一花盛开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安雷深知:自己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工作中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也是有限的。要想搞好矿山机修工作,保证正常生产,必须培养一大批修理技术人才。为此,他主动带徒,帮助大伙学技术。他还在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工人学技术,到生产队组向工人们传授技术,辅导、讲课……进行技术培训。多年来,他培养出了象尹喜平、武庆生、李海旺等一大批业务能手和技术尖子,在矿山修理技术岗位上挑起了大梁,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为了企业,不能把眼光只盯在个人利益上。安雷有技术了,出名了,但他始终以企业利益为重。有人劝他说:“安师傅,凭你的技术,走到哪里都不是吃香的喝辣的。”大同周边煤矿、小煤窑,内蒙、太原等外地高薪聘请他。10万、15万……甚至有人开出了年薪30万元的价码。他说:“我是同家梁矿培养出来的,同家梁矿是我的根,我要为矿山好好服务,我若离开了同家梁矿,出外挣钱了,那不是忘本了吗?”一次次他都没有为钱而动,一次次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谁不爱自己的父母,谁不想做个孝敬的儿子?人们都想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守在老人的身边尽尽孝心。然而对安雷来说,多年来,他欠父母亲的“债”太多了,尤其欠父亲的情,一辈子也还不清。只要一提起尽孝来,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对父亲的离去,他至今想起来就感到难过、痛心,他愧对老人。
1993年11月15日,这是一个令安雷今生今世难以忘记的日子。此前,他父亲得病住进了医院,可就在这节骨眼上,综采队机组坏了,让他下井去修理,于是他下了井。在井下,他一连接到父亲病重、病危,让他出井的三次电话。怎么办?出井吧!机组毛病没处理;不出井吧!父亲还等着他呢?为了修好机组,他还是坚持留在了井下。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修机组的同时,他的父亲却病逝了。等他修好机组出井时,得知老人已驾鹤西去了。听说他父亲弥留之际,老人家还一股劲地呼喊着他的名字,没能最后见上他一面。
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是他不孝敬父亲吗?不是,是因为他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要尽一个主人的职责。试想,如果他父亲在天有灵,也一定会原谅他这个“不孝”之子的。
五
一个人荣誉多了,地位高了,身份变了,最容易变。而安雷却不是这样,他始终没有变,他的工作热情始终没有减。任副科长后的安雷仍身体力行,始终保持着工人的劳动本色。多年来,他热爱机组,心里装的是机组,就连睡梦中说梦话念叨的也是机组。他整天围着机组转。井下综采队现用的机组,哪台使用了多长时间,哪台容易发生啥故障,就连每个零部件需何时更换,他都一清二楚。不过,若问起他家人的生日来,他却一概不知。
2004年2月中旬,综采一队工作面机组因联合器不合理,导致托电缆及烧电动部的事故常有发生。为解决这个难题,连续六七天安雷白天下井调查,晚上查找资料。最后,对机组壳及其他部位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从而杜绝了损坏电缆及烧电动部事故的发生。
安雷还有个癖好,好转车间。他常说:“我有一个习惯,一天不转车间,心里憋得慌,好象吃饭吃不香,睡觉睡不好。”他白天时间紧,于是下班后,利用晚上时间与工人们在车间一块研究解决机组修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多年来,他与工人们一道先后完成了采煤机底托架、薄煤层综采设备排油管路及牵引链等大的技术革新20多项,解决设备在修复中出现的技术难题59个,创经济价值上千万元。2005年,安雷提任机电科科长后,他仍每天忙碌不休,把心都操在工作上。他处处以工作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年四季他没有休息日,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每天早晨5点钟准时起床,6点赶到科里,便开始安排全科的工作任务,处理生产队组提出的机电问题。
2006年秋天的一个深夜,从西安出差刚回家的他一躺下便进入了梦乡。不料,次日凌晨5点钟墙上的闹钟发出清脆的响声,把没睡几个小时的他吵醒了。此时,他立即起床,穿好衣服准备上班,妻子劝他说:“现在刚过5点,你一年四季没个休息,昨天大半夜才回家,今天就睡个懒觉,解个乏吧!”“睡不着了,再说科里的工作还等着我安排哩!”说着他已穿好衣服,向单位走去,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多年来,安雷在工作中特别认真,职务从副科长到科长,科里的大事小事他都管,就是老婆、孩子他不管。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和他说:“安科长呀!你还是抽空回家管管老婆和孩子吧!”的确,提起老婆和孩子,他就不由得一阵阵伤心。从结婚到现在,他除了回家吃饭、睡觉外,就是上班。家里只不过就是他的食堂和旅店。妻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一个人打里照外,苦苦支撑,落下了不少毛病。
伤心归伤心,内疚归内疚,该管的事他还照管不误。他蔫蔫地说:“谁让咱是科长呢?当科长就得比别人多操点心、多累点、多管点。”
是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
六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今年5月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地震牵动着十三亿华夏儿女的心,同时也牵动着安雷的心。地震发生后,安雷彻夜难瞑,心里一直惦记着灾区。特别是当他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有无数人遇难,又有无数人无家可归时,心里更是难受极了。自己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呢?灾区急需救助!当他得知为灾区捐款的消息后,当时拿出5000元钱准备捐款。这时他心里也在矛盾着。虽说现在钱不值钱,这些钱办不了点啥,但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是他和妻子近两个月的工资收入呀!捐还是不捐?此时,灾区儿女受苦难的情景仿佛就在他眼前浮现,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正等着他。他想自己作为一名多年受党培养的党员干部,在灾区有困难需帮助的时候,自己能坐视不见、无动于衷吗?于是他拿出这笔钱,捐给了灾区,献上了自己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纯真的爱心,捐完款后,他心里很舒坦。
是的,安雷的行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风亮洁的道德风尚,展示了一个矿山劳模的宽广胸怀。
安雷就是这样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心血、技术、汗水。有位哲人曾这样说:献身,由这种品德升华而来的崇高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兴旺的基因。在安雷身上不正看到的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吗?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