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服务标准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6-02-20 18:18 | 来源:中国社会报 2016年01月27日 第A02版 | 查看:2417次

  侯 非

  作为较早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末民政行业对于社会福利机构服务规范的研究探索。十余年过去了,相关工作正稳步开展。据统计,我国目前共发布或在研社会服务国家标准80余项、行业标准近20项,覆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防灾减灾、优抚安置、家庭与社会事务、社区服务等业务板块。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完善、协调统一的社会服务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者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方向,难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标准化工作。

  领域发展水平不均。就社会服务整体标准化工作而言,残疾人康复辅具等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成果突出,已达到国际水平,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具体业务板块标准化工作而言,发展亦不均衡。

  标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在社会服务标准化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重要领域国际标准跟踪、标准实施推广机制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由于社会服务对象广泛、内容多样、标准化关键技术较为复杂,现有研究水平难以满足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已成为制约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瓶颈,造成一些已立项标准研制进展缓慢,个别标准标龄较长、针对性不强的现象。

  专业队伍亟待建立。虽然相关行业部门正在抓紧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但目前无论是人才数量还是专业化程度,都尚不能满足现有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需求,难以有效支撑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

  基于我国社会服务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现实需求,结合国外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完善社会服务标准化顶层设计。实践证明,开展标准化顶层设计、建立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工作规划,有利于明确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思路,将为标准化建设提供全面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化手段对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引领作用,社会服务标准化工作亦不例外。

  细化健全各业务板块标准体系。深入开展养老服务、优抚安置、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福利彩票、康复辅具、婚介婚庆、殡葬服务、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标准体系研究,明确建设原则与依据,在兼顾各业务板块实际需求与未来引领的基础上,建立一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类科学、开放兼容的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标准体系,明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布局和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分布构成。

  制订各业务板块标准化工作规划。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可结合各自工作特点与现实需求,确定一段时期内的标准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分解重点任务,安排进度要求,提出资源配置要求和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严格筛选出标准制修订项目,明确标准名称、性质、级别与责任单位,从宏观角度对我国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标准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发展路径。

  加大社会服务标准制修订力度。在确定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工作步伐的基础上,协调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研制工作,进一步优化标准布局、提升标准质量水平。

  组织开展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在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标准体系内,本着“急用先立、需求导向、效果优先”的原则,以助推行业规范化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民众生存和生活质量为落脚点,依据各领域标准明细表,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开展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研制工作。

  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开展标准制修订。在开展国家、行业标准研制,从国家或行业层面对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提出统一要求的同时,对于现阶段因地域文化、习俗等不同而形成差异较大,或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差距较大的社会服务具体业务板块,引导、鼓励地方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分别开展社会服务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社会服务标准化地方实践有效开展。

  加强社会服务标准化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服务标准化专兼职人才队伍建设,将标准化列入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内容。针对社会服务末端服务人员普遍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想方设法开发通俗易懂的标准教材,培养社会服务自己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同时,积极引进一批熟悉标准化技术、掌握专业知识、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社会服务各业务板块标准化工作专家库,组建一支覆盖面广、业务水平高的专家队伍,为社会服务标准化战略推进、技术标准审定、标准化科研项目审查、标准制修订指导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作者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