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为“拾荒捐学”老人立雕像

发布时间:2016-01-24 16:41 | 来源:开封日报 2015年12月28日 第4版 | 查看:6794次

核心提示

  杭州77岁退休教师韦思浩,退休金每月有5000多元,但他却省吃俭用,选择拾荒的生活,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直到近日老人离开这个世界,家人整理他遗物的时候,才发现他一直在悄悄地捐资助学。“拾荒捐学”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网友,钱江晚报社、杭州市品牌促进会联合启动了“爱心接力”,发起网络众筹,计划为韦思浩建半身塑像并置放于他生前爱去读书的杭州图书馆内,雕像预计2016年春天完成。

  彰显城市文明

  戴先任

  或许有人觉得,韦思浩不是什么伟人,没有做出过丰功伟绩,尽管他“拾荒捐学”捐助过一些贫寒学子,但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给老人建雕像,是否刻意拔高了他的价值?

  这样的观点代表了一些人的固有观念。笔者认为,社会需要多一些正能量的榜样,如何建立雕像、树立哪些人的雕像,这事关社会的价值取向、事关社会价值引领。

  像韦思浩这样的好人,平凡而伟大。他无私捐助贫困学生,十多年如一日地在街头拾荒,受其恩惠的贫困学生不在少数。不夸张地说,韦思浩老人就是时代的典范,给他树雕像,就是要告诉世人,不管你身在如何平凡的岗位,仍然能发出非凡的光与热,照耀与温暖社会。

  多雕一些韦思浩老人这样的“不朽”雕像放在公共场所,不是韦思浩老人“拉低”了雕像的意义,而是给城市增光添彩,彰显了城市文明,让人们对伟大与贡献的意义有了重新认识。所以说,给老人立雕像可行。

  老人的精神值得学习

  华评大矛

  半身雕像能够安放在城市图书馆,这样的人要么是文学巨匠要么是科学大家,再不然就是知名教育家,普通人很少有这样的“资格”。然而,杭州这位普通的退休教师,就因其“拾荒捐学”默默资助贫困学子的事迹,感动了杭州城和整个社会,网友便提议为老人立雕像,这一提议也迅速得到响应,雕像所需的5万元费用在网络众筹号召之下迅速筹集到位。网友对此热情支持,当地官方也给予了积极认可,决定将这位老人的半身雕像作为一种象征安放进杭州图书馆,成为这座城市记忆的一部分。网友、社会、当地部门对此事的“高度共识”,足可见证人们对“拾荒捐学”老人的敬佩和尊重。

  韦思浩老人一生并没有做过什么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作为一个普通老人,他本可颐养天年,却默默地“拾荒捐学”,这种低调帮助他人而不求任何回报的精神令人无比感动。老人的事迹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看似普通却不普通,这种凡人善举在喧嚣社会如同一股暖流滋润了人们的心田。老人的精神值得学习,为老人在图书馆里立雕像,当人们看到雕像时,就会想起老人的精神,浮躁的内心与灵魂就会得到一次洗礼和净化。

  仅立雕像是不够的
  曹元场

  杭州“拾荒捐学”老人韦思浩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该市发起网络众筹计划为老人立雕像。我们在为此举点赞的同时应认识到,仅立雕像是不够的,还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爱心接力”,把老人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发扬光大。

  通过为老人立雕像这一载体,宣传韦思浩老人“拾荒捐学”的善举,传承老人的崇高精神,意义非同寻常。与此同时,党委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及其他爱心人士要集思广益,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老人的事迹,丰富老人的精神内涵,向全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为此,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发挥主渠道作用,在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要精心策划、广纳良方,通过设立“拾荒捐学”老人韦思浩爱心基金、成立韦思浩爱心接力服务机构、收集资料全媒体宣传、拍摄相关专题片或影视剧、出版相关书籍、举行巡回报告会、以雕像为主要载体设立陈列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老人的感人事迹,树立有特色、有温度、有感召力的爱心文明榜样。

  韦思浩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位爱心老人的崇高精神,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人们应该安享晚年
  苏豫

  韦思浩老人退休后虽然每月有5000多元的退休金,但他却选择了拾荒的生活,节余的钱都用于帮助贫困学生。他的高尚在于苦了自己,甜了许多穷苦孩子。其实,像他这样奉献一辈子的老人,真不应该过得那么苦,应该是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

  为了节省,韦思浩老人住在不通水电的房子,穿着洗得褪了色的衣服;他过着最清苦的生活,以至于面容清瘦、面色枯黄;他对自己很苛刻,腿有疾患,也只是查阅医书自己治……

  古有武训“行乞兴学”,今有韦思浩老人“拾荒捐学”。当今,我们身边这样默默奉献的老人还有许多,但笔者认为,像韦思浩这样的老人为国家工作奉献了几十年,退休后本该放松一下,颐养天年、享受生活,最起码也应该是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再去资助他人,连自己的生活都在贫困线下还要去资助他人,这样的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可取。

  中华民族自古有尊老爱幼的风尚,让辛苦大半辈子的老人退休后过上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幸福快乐的生活,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是每个孝顺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担当。因此,我们年轻一代要接过父辈肩上的担子,更好地肩负起助人、捐学等社会责任,从各个方面多为社会做出贡献;相关部门应完善机制,关注民生、关爱民生,让贫困家庭生活有保障。我们要齐心协力,尽最大能力让老人们安享晚年,让社会大家庭美满和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