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0 10:49 | 来源:钱江晚报 2015年12月20日 A0004版 | 查看:3692次
不少读者打来电话:韦老师走了,但他的精神,不应就此逝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冯钢提议——
本报首席记者 李阳阳
本报讯 退休后每月数千退休金,他却选择拾荒的生活。每次去图书馆看书,都会把手洗干净,因为不想弄脏书。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秘密才被家人发现——他一直在悄悄地捐资助学(见钱报12月18日、19日连续报道)。
到今天,这位化名“魏丁兆”真名“韦思浩”的杭州老人,已经离开超过1个月。然而,韦老师的故事依然在传播。
昨天,很多微信号和学者都转发了韦老师的故事。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官方微信转发钱江晚报的报道文章,并取名《这位温暖了每个人的老人,让这座城市对温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说:韦老师走了,但他的精神,不应就此逝去。
其中,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冯钢也有同样的想法,他呼吁相关部门应该想办法把韦老师的精神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学习他。“我也是教育工作者,韦老师身上所体现的品格,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是值得传承和学习的。”
冯钢认为,作为一个教育者,韦老师能够终身践行教育理念,这一点特别值得今天的社会提倡。“因为他不光在课堂上教授,而且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这一点,今天,我们很多教师是做不到的。”
早在去年,冯钢教授就在新闻上关注到了韦老师。“就是在杭州图书馆,当时那张他洗手的照片让我很感动。”
或许同样是从事教育事业的缘故,这个细节让冯钢至今感触颇多。“看书前都要洗手,不光光是不要把书弄脏。有些人洗手可能也会弄脏,有些人不洗手也不会弄脏。他对书有一种崇敬,把书看得非常神圣,一般读书人都很难做到。他传递的是一种尊重和崇敬,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崇敬。”
而提起韦老师悄悄捐资助学,冯钢倒并不觉得奇怪。“这是他对教育的尊重和崇敬,要用所有努力把知识一代代往下传。”
韦思浩老人的故事让冯钢想到了一个人:武训,清末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冯钢说,韦老师就是当代武训,读书人应该记住他,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记住他。
为此,冯钢呼吁,应该通过一种形式,把韦老师的精神留下,“比如给老人立个塑像,可以是照片中他近距离读书的样子,这是一种精神,值得永远传承,让后人铭记。这雕塑,不比吴菊萍的天使之手轻。”
亲爱的读者,您对传播和发扬韦思浩老人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事迹, 以及冯钢教授提议为他塑像的事,有什么想法,不妨通过热线96068转1,告诉我们。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