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拾遗奖励看起来很美

发布时间:2015-12-07 16:24 | 来源:南方网 2015-10-13 14:27:58 | 查看:648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相关部门要着眼细枝末节,从法律角度厘清拾得者的权利边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规避风险,对“拾金不昧”等制定可操作性的规则,使之精细化、标准化,让“拾遗奖励”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激励更多的人做好事,让“拾金不昧”真正成为了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和社会的普遍共识。

  12日下午召开的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明确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处理无人认领的物品后,公安部门按拾获财物价值10%的金额对拾得人给予奖励。(10月13日 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由遗失物品引发的摩擦和纠纷屡见不鲜,“拾金求报”、“拾金索酬”的现象时不时进入公众视线。其实,“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但是,人的觉悟、认识、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想昧”者仅靠道德的约束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此次,广州市通过的《规定》,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拾遗物品的价值评估来确定奖励金额,不仅是对拾者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也可以深刻触动“遗失、拾遗”者的良知和利益,很大程度上,也可对“想昧”者起到一定的道德警示作用。

  其实,以法律规定名义来固化“拾遗奖励”并不能说明道德就越来越滑坡,恰恰相反,如果拾得遗失物并上交公安机关,得到奖励,不仅自身道德上有“荣誉感”,更会在人们的潜意识滋生“好人有好报”的观念,让权利和义务对等的理念一步步树立。但是,奖励遗失物价值的10%一刀切,仍需要不断细化。这里有几个疑问,值得商榷。

  首先,奖励是否设置上限。《规定》指出“处理无人认领的物品后,公安部门按拾获财物价值10%的金额对拾得人给予奖励,奖励金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拾得者出于“好心”上交公安机关,由于遗失物价值过高,在领取奖励时是否会触发新的矛盾纠纷?是否加重地方财政的负担?在德国“价值在1000马克以下者,拾得人的报酬为5%。拾获动物,可依价值的3%给酬。”在日本“拾得人可获物件价值5%以上、20%以下报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借鉴外国的先进办法从立法角度规范奖励上限。

  其次,对于拾遗物品的价值估价。《规定》明确指出“要聘请有资质的公司进行估价。”但是,对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物品,诸如身份证、银行卡、驾驶证、车钥匙等如何实行“10%”奖励?会不会因不具可操作性而自设“死局”?在评估过程中,要拿出10%拍卖款作为奖励,会不会因奖励的合法化而成为某些不法分子获利手段?我们不得而知。

  还有,当拾得人准备把失物交还失主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拾金不昧的精神,达到了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如果拾得者在大庭广众之下,由于道德的压力超过争议的利益,不得已“自愿”放弃“10%”的利益,显然,如此与公民履行义务而未获得“利益”相悖。这还有待《规定》找准平衡点,兼顾拾得人利益。

  事实上,2012年广州就出台了《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其中对于拾金不昧者也有奖励,但程序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很多拾得者在领取奖励时“虎头蛇尾”,无疾而终。笔者认为,别让拾遗奖励看起来很美。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拾遗奖励将“永远在路上”,不仅让道义“闪腰”,更使《规定》的初衷变了味。

  享受合理报酬是法定的权利,放弃报酬则是道德的体现。真正的道德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在这一点上,不能光靠道德本身,制度力量也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相关部门要着眼细枝末节,从法律角度厘清拾得者的权利边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规避风险,对“拾金不昧”等制定可操作性的规则,使之精细化、标准化,让“拾遗奖励”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激励更多的人做好事,让“拾金不昧”真正成为了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和社会的普遍共识。作者:郑端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