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热:中国人的心灵回归

发布时间:2015-11-23 09:13 | 来源:瞭望观察网 2015-2-18 11:57:26 | 查看:1092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传统文化成为主题词。中央电视台春节节目采集家风家训,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传统文化传承,《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节目热播,各地纷纷兴办国学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深水区之时,持续升温的传统文化热,不仅触摸到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更直指世道人心,引领社会风气。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令国人骄傲自豪,可是近代以来,这种文化自信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经历了沉沉的失落。一方面,西方殖民者编造了一个人类文明自古以来皆由西方领跑的魔咒,令许多人深迷不疑;另一方面,面对西方的强势,在中国内部,传统文化沦为陈腐、落后的代名词,甚至是被扫除的对象。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输入学理、研究问题、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是,“研究”与“整理”被冷落了,“输入”与“再造”失去了根基。

  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如何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一大课题。在城镇化、工业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古建筑、传统街区、文物被大量拆毁,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濒临失传,乡规民俗被漠视淡忘的报道频见报端。在国人物质改善之时,也有不少人觉察到心灵断裂之苦、精神迷失之痛。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失去了有形文物这个载体,文化之“道”就如同无水之舟。2015年1月9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指出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1月6日,《福建日报》重新发表习近平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所作的序,习近平在序言中写道:“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数千年不曾中断,并在近代以来战胜前所未有的苦难焕发新生。理解这一伟大文明并发扬光大其传统,并不是要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历史已经证明,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传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中华文化因此不断汲取新鲜血液,显现勃勃生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近30多年来,在中华大地轰轰烈烈展开的改革开放大业,正是对这一光荣传统的回应。

  与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文化热不同,当下的传统文化热,见证着中国人的心灵回归。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文/闻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