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5 13:2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10月25日 04 版 | 查看:1575次
因“孝老爱亲”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听说自己因为“孝老爱亲”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时,姜威威瞪大了眼睛:“这个还能评奖啊!”在这个朴素的农村女人眼中,“孝老爱亲”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是我最亲的人,又不是大道上捡回来的,照顾他们不是应当做的事吗?”她爽朗地笑着说,一旁患脑瘫的儿子看着妈妈笑了,也跟着笑起来。
命运一再为难这个爱笑的女人:儿子1岁时被诊断为脑瘫,她和丈夫踏上了背着儿子在全国求医问药的路;不久后公公突发脑梗瘫痪在床,婆婆也摔断腰长期卧床;长期巨大的压力下丈夫患上了抑郁症……那是2005年,只有25岁的她,成了全家五口人的顶梁柱。
“遇上事,就解决事,不想其他的,日子才能好好过下去。”2001年,80后姜威威从河北老家嫁到天津西青区大寺镇王村时,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母亲送给她这样一句话。这个简单的道理,成为姜威威日后十几年生活的信念。
2003年,儿子田玉宇的出生是姜威威一家最快乐的事。她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旭旭,意思是孩子就像初升的太阳,是她全部的希望。然而谁也没料到,孩子直到六七个月大还不会翻身。刚过周岁生日,儿子被医生诊断为脑瘫。
“当时来不及难过。”只要有一点希望,姜威威就想让孩子好起来。从那时起,为了能让孩子站起来,姜威威和丈夫每天的生活就是“背着孩子满世界治病去”。
北京、太原、齐齐哈尔、石家庄……只要听说哪儿可能治好孩子的病,一家3口就赶过去,在医院旁租个房子住下。夫妇俩一个带孩子做康复训练,一个负责做饭起居。就这样一家人连续好几年在外治病,甚至连过年都是在病房里度过的。
姜威威说自己不怕苦,就怕没有希望。起初,不止一个大夫说,“一年准好”,然而,儿子并没有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康复。
在太原的一家医院,姜威威每天抱着5岁的旭旭进行针灸治疗,“太心疼孩子了,每天得扎100多针,头上、后背、胳膊全都扎满了,如果针拔快了,每个针眼都往外冒血”。姜威威现在回忆起儿子受的罪,好像针扎在自己身上一样疼。她跟着大夫学习“逆时针慢慢拧着劲儿拔针”,这样能减轻点孩子的疼痛。
孩子的病还没有好转,家里却接二连三地出事。2005年,姜威威的公公突发脑梗,抢救捡回一条命,却瘫痪在床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连话都不会说了。姜威威的婆婆说:“老头瘫在床上时,威威天天给擦啊洗啊,别提多耐心了。”知道公公牙不好,姜威威每顿饭做完还专门把菜和肉剁碎了一起放碗里,给公公一口口喂下。公公瘫痪后不能说话,着急就冲着姜威威大喊。“威威从来也不跟我们着急。”婆婆说。
公公刚瘫痪不久,婆婆却因为急着照顾老伴,一不小心把腰椎骨摔断了,也只能卧病在床,姜威威每天要照顾的人又多了一个。姜威威每天守在床边,为婆婆洗澡擦身、端屎端尿,还陪她聊天解闷。
“有一回我3天没解手,威威二话没说就要下手帮我抠,有几个亲闺女能做到?”婆婆说起这件事眼里仍有些湿润,她反复说,这个儿媳“比闺女感情还深”。
更糟糕的事竟然再次“砸”向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姜威威的丈夫由于长期处于压力下,精神受刺激,有时会做出失去理智的事,“犯病时乱砸东西”。可姜威威却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他。她说:“我能谅解他,我知道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清醒时非常疼我和孩子,对老人也很孝顺。”
一家5口,4个都是病人,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姜威威是怎么熬过来的。“2005年应该是全家最难的时候。”姜威威说,当时自己没时间想别的,每天从早忙到晚,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要把日子过下去。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挨个照顾病人,洗衣服、做饭,必须坚持每天花几个小时给儿子做康复训练,“孩子的训练一天都不能间断”,还要时刻关注丈夫的情绪。
那时全家连低保也没有,“一家人都快吃不上饭了”。每天傍晚,姜威威就自己跑到附近的菜市场捡人家扔掉的菜,回家变着法儿给全家人做着吃,“150元我们一家5口能吃上一个月!”
“现在,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有时觉得挺幸福的,我们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再难也要在一起!”姜威威笑称自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她说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把一家人照顾好,把两室一厅的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个给她带来太多艰辛的家,也是让她感到最幸福的地方。
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全家人能越来越健康,儿子能恢复得再好一点,将来可以自食其力,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 胡春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