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24 22:44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3年09月21日07:23 | 查看:2969次
该书作者之一笈川幸司
笈川幸司是清华和北大的日语教师,去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布钓鱼岛“国有化”那段时间,他每次在北京打车,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几乎都会被出租车司机追问同一个问题,“你说钓鱼岛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被问得次数多了,他索性先开口自嘲说“我是鬼子”,司机反而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一年以来,在中国居住的千万日本人,几乎都能像笈川一样讲出一大串故事,但他们依然选择留在中国继续工作生活。他们当中包括笈川在内的108人,用出书的方式讲述自己留在中国的理由,书名叫做《108位在中日本人:即使这样 也要住在中国的理由》(译名),从本月开始在日本发售。目前,这本封面装帧朴素的书销售量一度攀升至日本亚马逊外交和国际类图书首位,已经加印两次。
为何出版
读完这本书,日本人会发现自己知道的真的很少。把玩文字的人通常也相信文字的力量,编辑和作者们希望这本书能够阻止两国关系的不断下滑。
108人讲述真实的中国
为日本“厌华”情绪降温
该书的责编之一原口纯子本人就长期住在中国,出书的主要创意也是来源于她。原口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108名作者生活在中国18个不同的城市,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商人、家庭主妇、学生、艺术家、摄影师、演员、寿司厨师以及日语教师等,其中包括矢野浩二、佐藤爱这样在中国小有名气的日本人,也有普普通通的日本人。这些作者大部分人有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在华生活经历。
这本书由日本阪急Communications出版社出版,正式在日本发售的时间是今年8月30日。关于出版这本书的动机,原口纯子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4月初,她与这本书的另外两位责编在一起聊天,三个人都觉得在中日关系恶化的一年中,有必要去了解这些在华日本人的真实见闻与感受,于是他们开始联系作者。“他们都很爽快就答应了。”原口纯子表示。
日本《朝日新闻》评论称,原口纯子表示希望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到中国丰富多彩的一面,“以期改变日益高涨的厌华氛围”。
这本书的书名《108位在中日本人:即使这样 也要住在中国的理由》是在收到大家的作品后才确定的,因为108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样的主题。
因为媒体的片面报道
被提醒“小心被中国人打死”
通过阅读此书和对作者的采访会发现,这些在华生活时间较长,对中国了解较为全面的作者普遍认为,日本媒体对于中国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报道存在不够全面和不够客观的现象。在中日关系恶化时,只选择报道那些不好的方面。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日语教师笈川幸司举例称,去年9月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起部分中国民众抗议时,日本媒体中重复播放的是日本车被砸,百货商店被破坏这样的镜头。这也使得笈川的姐姐和其他亲戚朋友非常担心,打来电话提醒他“小心中国人会打死你”。笈川说,“这就是他们所见与我的感受不同的地方,事实上,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危险。”
这本书另一位作者,在华经营一家广告公司的山本达郎告诉北青报记者,日本媒体的报道导致自己的家人以为全中国都在游行。山本达郎称,自己感受到的是,周围的日本人都是绝对不希望和中国发生战争,但是从日本媒体中看到的却是非常强硬的开战态度。
日前,他看到一篇日本媒体的报道,报道内容显示,70%以上日本在华企业表示要留在中国努力做好自己的生意,然而该媒体将标题拟为:30%日本公司不愿留在中国。“一个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和感觉”,山本达郎说。
为中国说好话需要勇气
但此书绝非“中国赞歌”
山本达郎说,有过在中国生活经历的日本人不多,108名作者的想法在日本社会也非主流。在笈川幸司看来,写这样一本书需要一定的勇气。实际上,这本书出版之后原口纯子已经承受了不少舆论压力,一些日本右翼分子攻击她出书的动机。
从销量来看,原口纯子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本书出版短短半个多月,在日本亚马逊上销量就曾一度位居外交和国际类第一名,在所有图书中最好成绩为第24名。从8月30日出版至今,已经加印两次。未来这本书或许会出中文版,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日前在京举行的交流会上,样书被抢购一空。
笈川幸司说,读完这本书,日本人会发现自己知道的真的很少。把玩文字的人通常也相信文字的力量,编辑和作者们希望这本书能够阻止两国关系的不断下滑。
当然,这本书也绝不是108名在华日本人唱出的“中国赞歌”,“尖阁(即中国钓鱼岛——编者注)国有化”、“反日游行”、“PM2.5”这些刺激性的字眼出现在封面上,几幅反映中国阴暗面的插画出现在书中。108人写出的文字中,也曾流露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不解和抱怨。书中最后用满满两页的篇幅,罗列了中国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抗日剧目截屏。但所有上述内容正面和负面的印象组合在一起,才拼凑出在华日本人眼中真正的中国,也是此书在日本畅销的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
每一次日本政府的强硬表态引起中日关系的恶化,都会在在华日本人的生活中投下些许阴影。108位作者在书中真实描述了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之后,自己在中国居住的不愉快经历。
打车先自嘲是“日本鬼子”
去年9月钓鱼岛“国有化”风波时,正是笈川幸司的日语特训班和全国巡回演讲如火如荼举办的时候,他不得不将这些活动暂停了两个月,直到11月中旬局势缓和后才开始在上海和广州等城市重启。
笈川幸司回忆,当时几乎每个出租车司机都会问他是哪里人,如果笈川回答“我是日本人,是鬼子”,那么司机面对这种“自嘲”便不好多说什么,如果笈川只称自己是日本人,便会被追问“钓鱼岛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笈川说他会反问司机,“如果你去日本旅游,被问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说?”
有过此类经历的日本人不在少数,山本达郎也讲述了类似的经历。他说,去年这个时候,与中国同事一同打车时,自己能不讲话就不讲话,也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是日本人。
海报隔夜就会被撕下
二十一世纪初的五年当中,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关切和反对,执意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也给2001年7月来到中国的笈川幸司带来了十分痛苦的5年。笈川说,那些年里,为了举办日语演讲比赛而张贴的每张15元的海报,隔夜就会不见,“被人撕下去了”。
2010年笈川出版一本书,但是由于9月7日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笈川的新书签售活动被迫取消。
手下员工加入游行
自己企业的员工加入游行的队伍,作为日企的老板,内心自然不好过。山本达郎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9月的一天,山本去拜访客户路过亮马桥附近的日本大使馆,看到了正在进行的游行示威。山本说当时还能理解,但靠近大使馆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在向大使馆的墙上投掷东西感到很伤心,因为毕竟自己是日本人。他公司里的中国同事也于当天下午去参加了游行,只剩下山本和另一名日本同事。
书中另一位作者青岛永旺企划室室长小野宏志已经在华6年,他以《被破坏的超市 重新开张日记》为题,在书中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切。小野在山东青岛经营着4家永旺连锁超市,去年此时,商铺遭到了一定的破坏。2012年9月15日,总部下达命令,让所有日籍员工在家待命。当时小野公司的很多中国员工都被家人朋友劝说,“不要在日企工作了,工作辞掉吧!”两周后,超市才得以再开张。
因中日关系恶化而住院
矢野浩二在日本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演员,因为他曾在多部中国影视剧中饰演“日本鬼子”,被称为“鬼子专业户”。他在书中说,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的日本人大多是由中国人扮演的,是残酷无情的坏人,而自己努力演出日本军人对战争的反省和悲伤。“我曾扮演一个日本军人,在大结局被八路军杀死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希望吧,我自然地流泪了。导演喊‘停’之后很多工作人员都鼓掌。后来这个镜头争议很大。”
后来,矢野浩二担任了《天天向上》的主持人,受到很多中国观众的喜爱,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亲切地叫一声“浩二”。 去年9月,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对矢野浩二是前所未有的打击。“签约的电视剧都被叫停,原先计划好要参加的鹿儿岛中日两国友好城市的活动,由于中方的退出而被无限期取消。突然工作变少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压力,让我严重失眠。在日本出差时,我突然呼吸困难,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救护车送到医院。”
仍然留下
108位日本人在中日关系下滑的情况下选择继续留在中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现实的考量。但与中国人交往中那些不经意的感动,让他们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很多中国人抱着“政治归政治”的冷静态度,在特殊时期对他们予以照顾和体谅。
“中国的人情味儿让我感动”
今年,150名中国学生和20名日本在华留学生共同参加了笈川举办的特训班,学习生活在一起。笈川说,只有这样天天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比如,当一个人垂头丧气时,中国人会积极上去安慰,日本人的做法则是默默地在一米外陪伴。刚开始,日本留学生认为中国学生的关心和“温柔”是虚伪的,但慢慢会发现并非如此。在最后一天要离别的时候,这些日本留学生落泪了,因为不舍。
笈川说他被中国学生和日本留学生之间建立的友谊所感动,他希望让更多日本留学生加入特训班,他的目标是有1000名日本留学生和1000名中国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
这本书中几乎每位作者都用了不少于一半的篇幅讲述了继续留在中国的理由。比如,在笈川看来,如果一个小孩在公共场合哭泣是不被日本社会允许的,家长也会因此被周围人嗔怪。但是,在中国周围人会“逗”小孩子哄他开心,这是感动笈川的地方,“中国人情味儿浓郁,生活不那么‘累’。”
“我是送客人,不是外交”
佐渡多真子是一名日本女摄影师,已经在中国生活了近10年。去年9月日本驻上海总领馆发布公告称几名日本人在餐厅被殴打,日本媒体上也全是游行队伍打砸日本商店和日本车的新闻。那时,佐渡在北京参加的一个健身班刚好有课,再三犹豫之后佐渡决定照常去上课。“到那里才发现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中国朋友都凑过来问我有没有事。跳舞时手牵手的动作,以前她们都是轻轻地牵一下,而那天身边的人都紧紧握着我的手。”
钓鱼岛“国有化”风波之后,一些日本人在中国打车遭遇拒载。佐渡比较幸运,没有被拒载过,她在书中写道,“有一次我打车,上车前问师傅,‘我是日本人,可以吗?’ 司机师傅说,‘当然可以了,我的工作是送客人,不是外交。’”
“你们放心吃饭,客人是客人”
前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过后,有一些在华日本人开始在中国发起募捐,山本达郎也是牵头人之一。山本在淘宝上开了一个账户进行募捐,很多中国人捐了款,其中有一个中国人打电话给他称自己没有淘宝的账户,询问可不可以给一个银行账户,后来,他汇入了2000元。山本说,那一次,共募集到9.3万人民币。
还有一次,山本跟朋友一起去一个西餐厅,服务员点完菜以后问了一句,你们是哪里人?他们回答自己是日本人。三分钟过后,餐厅老板走出来说,请你们放心吃饭,我已经跟服务人员说过,客人是客人。
“中国人对单身母亲的友好留住了我”
独自在中国职场打拼的日本“单身妈妈”佐藤爱因为在《非诚勿扰》上心直口快的个性表现而在中国人气颇高。虽然去年此时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导致佐藤爱在上海参与录制的一档节目暂时停播令她感到沮丧,但佐藤爱依然选择继续留在中国,她在书中解释的理由是上海人对单身母亲的友好感动了她。
“9年前,我和儿子来到上海,开始留学生活,那时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我们住在大学宿舍里,楼上住着一对大学教师夫妇。在异国他乡,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里一般不会放心。但我和这对夫妇认识之后,他们经常帮我照看孩子,甚至我从宿舍搬出去以后,还偶尔把孩子寄养在他们那里。多亏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专心投入到工作上去。“佐藤爱说。
“我在北京努力奋斗呢”
处于低谷中的中日关系,仍然给矢野浩二以希望。今年4月,重庆邮电大学邀请他做以“中日交流”为主题的演讲。“重庆是一座对日本有着悲伤记忆的城市,却能在两国关系这样的情况下邀请我去演讲,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矢野浩二的妻子是重庆人,在那里有很多朋友,“很多人都说不怎么在电视上见到我了,很担心我,想见见我。”
这次演讲非常成功,礼堂里坐满了400人,门外还有几百人站着听。矢野浩二的演讲是用汉语进行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朴素真诚的交流非常重要,“如果人人都像管道一样连接起来,中日关系就不会那么脆弱。”
矢野浩二说,他的概念中没有中国朋友和日本朋友的区别。每次新认识朋友,他都会把对方的联系方式认真地存在手机通讯录里,春节的祝福短信要发800多人,内容经常是,“我在北京努力奋斗呢,有什么需要了你尽管说” 。本版文/ 本报记者 岳菲菲
(责任编辑:丁军勤)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