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10 10: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11-20 | 查看:1486次
片头语
他是一名台湾商人,头顶众多荣誉光环,全国台企联常务理事、山东省台商台属联谊会常务理事、潍坊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潍坊台协会常务副会长,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提名奖……他还是159个孩子的“刘爸爸”,每年拿出100多万资助他的“孩子们”上学;他说,他要一直供这些孩子们念到大学,读硕士、博士;可他终究只是一位年过70的老人,可他却以“父亲”的名义“哺育”着他的儿女们……他是刘竹承。
慈善,以父亲的名义
我曾两次过这位可敬的老人,一次是在2011年春节前夕的捐助仪式上,他给到场的38位“孩子”2000到5000元不等的资助,那一年他68岁,来潍坊的第15个年头;另一次他被提名为“感动中国”人物时,我作为文字记者去采访。也就是那次采访,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位老人的“人间大爱”,他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他的这些孩子们。
在采访之前,我只知道他和他的这些孩子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每年都要相聚一两次,在这个大家庭里,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刘爸爸”。
他的这些“孩子”,既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孤儿或单亲家庭子女,总资助额达500多万元。在他资助的学生中,有8人考上清华、北大。
年过70的他从不避讳自己是个孤儿,是在亲朋好友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长大的,因为了解那些孩子的心情,所以他资助的学生有一半都是孤儿,他不能让他们因为贫穷上不起学。只要他们有本事,好好读书,读到研究生、博士他都帮到底。
如果不是那两封信,刘竹承的名字不会被太多的人所知道,他也只是一位老人,一位大陆百万台商中默默无闻的一名。2011年1月,时任国台办主任的王毅致信《两岸关系》,并附“两封信”,将他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生的事迹公诸于世,也将这位行事颇为低调的台商推上了舆论的浪尖。
“我不是个富人,也不需沽名钓誉。我想做的,只是让更多有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孩子,不要因为贫困而失去机会。”他说。
时下,我们正在寻找“好人”,可曾想过,那些“点滴”之爱。这位年过70的老人用15年的时间将他们送进象牙塔,尔后又让他们走上社会,他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回报”,实践着“奉献”……
“台湾爸爸”:一点素心不求报
他似乎永远都在忙。潍坊、临沂、北京、台湾……就是这位“在路上”的70岁台湾老人,再忙碌也忘不了他的那群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孩子,每年都要把孩子们约到一起吃两顿饭,顺便把他给孩子们准备的学费和生活费发下去。
他最终能够同意约访,可能也是因为他想聊聊他那群“有出息”的孩子。他开始“数落”:王志伟长得太单薄,赵海波挺帅一小伙,赵彩玉很懂事……数不过来,真得数不过来,他们都很有出息,经常给我发短信,都喊我“刘爸爸”……老人露出孩子般幸福的笑容。
最初资助贫困学生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100个。如今,他资助的孩子已经超过了150个。每年都要拿出100多万元资助孩子,不是个小数目。
这样一位老人,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这位年过70岁的老人,最大的希望是能起带动的作用,“让有能力的人都能帮助穷孩子”。他也一再表示,“我资助他们就是让他们好好读书,不用回报我,回报社会就好。”懂事的孩子让刘竹承很欣慰,过年过节,“刘爸爸”、“刘伯伯”短信一条接一条,他的手机会爆掉。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不缺乏爱心,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得不到帮助,因为人们通常只有爱心,而缺乏行动。
十年捐助路,台湾亲友不知其善举
他不会使用电脑,因为一向低调行善,甚至连他的女婿也不知道老丈人在大陆默默做的事情。随着登门造访的媒体越来越多,他也知道网络上有越来越多关于自己的报道,却从没去看过。但他也在乎大家对自己的认可,他随身的公文包里一直装着潍坊当地报纸对自己整版的报道,已经折得有些皱巴,上面有他和受捐孩子们相拥的照片。
他出生在台湾新竹农村,自幼“父亲过世,母亲改嫁”,寄养于亲戚家,依靠亲友接济才完成学业,被选派至英国留学后,返回台湾任职公务员直到退休。特殊的童年经历,让他很早就体会到了苦难与帮扶的内涵,这也让他对社会低层民众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97年,他来到山东投资经商,从事饲料生产、鸡鸭养殖、食品加工、羽绒加工等相关产业,行销大陆,回报不俗。在深耕经营之余,他更努力发挥企业社会公民的责任,将目光投向山东的贫困学子。从捐助第一个孩子开始,这条路,一走就是15年。
现在,只要一有贫困学生的线索,就会有人联系他。他会亲自或委托秘书到学生家中核查具体情况,只要情况符合要求,他都会给予捐助。这几年捐助规模不断扩大,早就突破了当初给自己限定的“100人”目标。仿佛是冥冥中的力量,这几年的生意越做越顺,企业利润每年都在攀升,这也让他有能力去担负每年一百多万的捐款数目。
自善举曝光之后,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有些媒体认为刘竹承是想借机宣传自己和企业,便开门见山地提出协商“版面费”, 对此,刘竹承表示,一律“概不奉陪” 。“拿10万块登广告还不如直接去资助学生或者支付孤寡老人的生活费,宣传于我没有意义,我不需要宣传。”
也有台湾媒体议论:有那个资金,为什么不到台湾来做慈善。他对此毫不遮掩:我在山东投资建厂,在大陆市场赚钱,理所应当回馈和报答当地社会。“我只关心他们需不需要帮助,需要我就帮,不考虑其它,就这么简单”。
善心不求回报,大爱薪火相传
在那“两封信”中提到一个名字——赵香玉,是他早期捐助的一位贫困生,现在已经是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的教师。2006年的那个冬天,赵家三姐妹失去了家中唯一的亲人——父亲,在三个孤女一筹莫展之际,是“刘爸爸”突然出现在她们贫寒的住所门口,承诺负担她们读书生活的全部费用,并且愿意供正在读书的两姐妹读完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
而刘竹承自己的两位女儿,其中一位在2006年来到山东协助父亲发展事业,为他管理工厂。这位曾在南洋理工学院读研的女儿,也秉承了父亲的善心,不仅对父亲的慈善事业十分支持,自己也加入到其中。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她立即发动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捐款,并购置了大量棉衣寄往灾区……他夸女儿十分低调,不愿向外界宣扬自己。
慈善路上,奔向下一个十年
除了捐助贫困生,他还通过北京的中华慈善总会捐助了50多名来自新疆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目前已经分批完成了手术治疗。
他不久前走访了潍坊当地的福利院,看到那些刚毕业的年轻护工,他很是感慨:“那些年轻的女护工每天要照料一群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儿童,每月仅700元的工资”。那次走访之后他就一直记挂在心,“如果有一天她们嫌工资低又吃苦不做了,那谁来照顾那些孩子?”于是他向民政局领导建议给护工加薪,建议得到响应,工资提高了200元。他还是担心,开始构想自己掏钱再给护工加薪。“那些孩子离开了护理人员的照料,还怎么生活呢?”
昌邑是他来大陆从商起家的地方,就在那里,他新置了一块80亩的土地。他的目标是建一座养老院,养100位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除去医药费和丧葬费由政府承担,其余全部由他自掏。他希望建成的养老院能有公园式的良好环境,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一间房最多住两位老人,洗护也专门雇人打理,“闲暇时下下棋,打打小麻将,希望他们可以安度晚年。
由于年事已高,虽然他平素作息规律,但身体仍有旧疾,他的腿部浮肿一度严重到用手指按下去就是一个坑。他原来的旧车用了7年,跑了40多万公里,想换一部宽敞的新车已经打算了很久,但每每要提车时,都赶上孩子们要交各种费用,事情也就搁置了下来,一搁就是三年。
而在慈善的道路上,他也将以老骥伏枥的态度,继续奔向又一个10年。 我们分明看到,一颗颗爱的火种已经发芽……
结语
一个人,并不会因为他头上有多少光环,赢得了多少奖项,而是在于“德行”二字。这也让我想到了那些可亲可敬的人:80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生命守护了自己的学生;“最美富二代”周江疆,在面临生死考验时,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成全了他的10名工友,将青春定格在了28岁;“最美司机”吴斌,在重伤到倒下的1分38秒里,他将大巴车平稳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并嘱咐乘客不要乱跑,用最后一丝力气保全了车上24名乘客的生命;“最美托举哥”周冲,在3岁女童不慎卡在阳台的防盗窗上时,徒手爬上3楼,单手托举女童10多分钟,一直到女童被安全救下……
他们本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可却在一刹那,在生命经受考验的时候,却用“德行”守护了自己的“良心”。历史会铭记他们的名字。而刘竹承也一样,点滴之爱,汇聚人间大爱。
我们可以用很多字眼来来描绘他们的“尚德”:文明新风、精神脊梁、身边好人……曾过看这样一句话:你的一瞬间,我的一辈子。是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为我们树立了精神的标杆……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