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划句号的人生第三个梦:追记绵阳好村支书张勇

发布时间:2013-12-10 10:2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11-24 | 查看:929次


——追记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勇


  “我有三个梦想,第一是入党,第二是要干一番事业,现在都实现了。我要去实现人生第三个梦想,那就是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在老108国道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五里桥处,记者的采访车驶上了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两年多前,这里还只有一条通车困难的碎石便道。

  走进铁炉村,初冬的暖阳照在村广场边一幅巨大的规划图上,这就是原村支书张勇的“铁炉梦”。

  为了这个梦,张勇放弃了身为千万富翁的城市生活,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当了一名村干部。正当他带领乡亲们让家乡旧貌换新颜时,11月7日,因严重肝病恶化,38岁的张勇永远地倒在了逐梦的路上……

  富民之路:卖掉城里住房来修路

  铁炉村三面环山。过去,村民要去镇上,只能花一个多小时走碎石路,这条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让人吃尽了苦头。

  2004年,大家提议修路,可需要大笔资金,“当时,连人均50块钱都没凑齐,修路的事不了了之。”老村支书张能群记忆犹新。“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张勇为父亲重建新居,建材拉来了,但因为车开不进来,不得不请人背进去。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张勇。

  当时,张勇在绵阳开了3家公司,资产逾千万。而家乡的面貌是:半数村民住土坯房;1000多人的村子,“光棍”就有100多人……

  “我要回去!”2010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时,已有15年党龄的张勇回村竞选村支书。“我有三个梦想,第一是入党,第二是要干一番事业,现在都实现了。我要去实现人生第三个梦想,那就是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在选举会上,张勇的承诺让大家瞪大眼睛:先拿200万元为村里修路,当选后不拿报酬,修路不强行摊派一分钱。“如果做不到,我‘下课’。”

  上午当选,下午挖掘机就开进了村。“人歇机器不歇,大干了3天3夜,一条长4公里、宽6米的土路就这样刨出来了!”一转眼功夫,路就修到家门口了。

  仅仅3个月,200万元用完了,资金告急:90多万元的工资、油钱、材料费让张勇焦头烂额。为了兑付各种款项,他咬咬牙,卖掉了城里一套住房,又抵押了一套办贷款。

  路通了,村民陆续买了面包车、摩托车,如今,只需10分钟就能到镇上。

  兴村之谋:把村子当成企业来管理

  2011年春节前,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张勇每天一大早就带着手电筒和相机出发,挨家挨户走访。对全村摸底的情况是,特困户67户,光棍123人。这样的家底,让张勇心情格外沉重。

  如何兴村?他准备将十几年间积累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移植到治村上来。

  2011年3月,张勇听说一个山东老板要来绵阳发展蓝莓产业,便热情邀对方来村里。对方一看连公路都不通,掉头就走。张勇没有放弃,拍着胸脯保证:“给我一个星期,我保证你的奔驰车直接开到山顶去!”

  一周后,山东老板再来,眼前的变化让他目瞪口呆,张勇果然兑现了承诺。当即起草合同,一个注册资金达4000万元的合作社成立了。“他用经营企业的理念来管理村子,引进外来投资者搞合作经营,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分成,还可以就地打工挣工资。”张勇的初中同学王纪文佩服地说。

  路通了,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户主大会,张勇一次次帮村民算账: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农资,村民以土地入股占35%,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挣现钱……张勇也先后拿出500余万元入股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一个个合作社就这样成立了起来。

  修路时,张勇专门购回了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路通了,设备闲置,他把设备集中起来,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手们不出一分钱,也成为了合作社的股东,享受合作社分红。

  为凝聚起村民发展信心,张勇找来村里的卫星地图,亲自绘制出铁炉村的发展蓝图:村民环湖集中居住,剩下的土地用来发展特色种植业、休闲旅游业和养老业。

  外来投资者来了,在外创业成功的铁炉人也回来了。

  “我们的芦笋明年就可以采收了!”铁炉村芦笋合作社承包商唐绍国指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芦笋沉痛地说,“为了让我回来,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就算是躺在病床上,都还在想着村里的事。”

  唐绍国是铁炉村人,在外地种芦笋很有经验。去年,张勇热情地邀请他回到家乡种芦笋。

  另一个铁炉村人涂先国卖掉了城里的一套房产,投资上百万元回村修建“农耕民俗博物馆”。

  律己之道:为村里最舍得花钱

  村办公室一楼楼梯处,两排墨绿色的大字很醒目:淡如秋菊做人,清似莲花处世。二楼张勇的办公室外,张贴着牛顿和诺贝尔的画像和格言:“一个人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

  张勇的事迹传开后,获得了“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四川好人”、“感动绵阳十大人物”等诸多荣誉,有人说他散尽家财为村里做事是“最傻村支书”,但也有网友赞他为“最美村支书”。

  对这些荣誉和评价,张勇并没有放在心上。妻子戴小兰说他,“从认识到结婚14年,说得最多的还是铁炉村。”

  在一心操劳村子发展时,张勇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2011年10月的一天,张勇在绵阳城区与一家公司讨论合作事宜,说着说着,就晕过去了。

  即使在身患重病、数次住院期间,他依然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在病床前召集村干部研究村里的发展。

  尽管身家千万,但张勇生活得却非常简朴。“不抽烟,不喝酒,开的车也一般。”王纪文说,“从张勇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着不能光是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还要活得有价值,那就是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从结婚到现在,他连一只戒指都没舍得给我买,说那是形式主义。”深知丈夫对家乡的感情,看见丈夫向村里投了那么多钱,戴小兰并没有丝毫埋怨。

  对自己很“抠”,但只要群众有困难,张勇总是慷慨解囊。每年除夕,他都会自己掏钱买来大米、白糖、猪肉,包上红包,给村里30多位贫困户拜年。村民王宝荣右腿受伤后,生活陷于困境,张勇经常上门送钱送物,并及时为他办了低保。为了村民贷款方便,张勇还在信用社存了5万块钱,用作村民贷款担保。

  据魏城镇统计,张勇生前共出资1000余万元用于铁炉村建设,其中捐赠500余万元用于村道、村部及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建立专业合作社。

  如今,铁炉村修起了35公里村道路基、6公里水泥路、3公里用水沟渠,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村组织活动阵地;引进蓝莓、芦笋、水产养殖等多个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5000多元增长到近万元,村民们希望,这可以告慰张勇的在天之灵。(记者 邹俊川)

(责任编辑:杨晓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