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身体书写无憾人生——记残疾人的贴心大姐邢敏

发布时间:2008-11-17 08:00 | 来源:腾讯网 2008年09月12日11:56 | 查看:1817次

        新华社沈阳9月12日电(记者李铮)见过邢敏的人,都会被她的热情乐观所感染。虽身患残疾,且年近半百,但在她的笑脸上,让人永远读不到忧愁。就是这样一个乐观、自强的人成了辽宁省本溪市所有残疾人最贴心的大姐。

  多舛的命运,铸就了她坚强的性格

  跟别人多彩的童年相比,邢敏回忆中的童年显然是灰暗的。刚刚出生四个月,她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当时患这种病的人无一例外地都留下了残疾。虽然邢敏生性活泼开朗,但是别人异样的眼神,还是让她觉得自己与正常人有着距离,这使她过早地体验到命运的不公。

  学校毕业以后,她被安排在本溪市劳动服务公司下属的服装厂工作,但在1992年,她和丈夫同时失业,年近30岁的她再次跌入了命运的低谷。

  但倔强的邢敏并没有因为厄运而屈服,反而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她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从来没想过自己比别人差……”这是邢敏的座右铭。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邢敏从给人打工、摆地摊做起,直到拥有自己的企业,经过十余年的打拼,她从一个下岗的残疾人变成了成功的创业者。

  对残疾人的爱,激发了她的就业情结

  2005年10月,邢敏所在的社区公开招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她想,自己现在虽然生活无忧了,但还有很多残疾人的生活很困难,他们还需要帮助,应该把握这次机会,为更多的残疾人服务。于是,邢敏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企业,参加了竞聘。

  自从担任建光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邢敏的精神头更足了,社区内的残疾人她都逐个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并设法为他们解决困难。

  社区居民梁承志因一次意外导致二级肢体残疾,为此不仅失去了工作,家里也因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邢敏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多次去他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并与劳动局多次协商,帮他把拖欠了几年的失业金要回。为了梁承志能自食其力,她又多方奔走,为他在某酒楼找到一份工作。

  通过走访,她了解到很多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就不了业,生活很困难。她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就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让这些残疾人就业,不就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了吗?

  她首先跟区残联取得联系,得到了区领导的支持,帮她联系市里的福利企业——合金二厂。正是这次机会,她认识了为人爽快的合金二厂厂长李金凤,两颗善良的心一拍即合,融到了一起。在邢敏的努力下,2007年在合金二厂就业的残疾人达到170人。

  为残疾人建设精神家园

  残疾人是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残疾,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不是太好,很多人性格变得很孤僻,尤其是智力有缺陷的残疾人,更不愿走出自己封闭的小天地,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为了使残疾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邢敏通过多方奔走,于2007年9月18日在原建光社区办公室成立了本溪市第一家残疾人会馆。在这里,残疾人可以娱乐、交友、交流体会、获取就业信息,目前已拥有义务工作人员和会员近200人。

  会馆成立之初,许多人都不理解,说她一个残疾人,不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情,而是瞎折腾,邢敏不理会这些,她说:“我不为别的,只为残疾人能跟正常人一样,享受他应该享有的。”

  王洋是一名智力残疾孩子,父母怕人家笑话他,就把他封闭在家中,从不跟外界接触。邢敏知道后,主动上门与王洋的父亲沟通,在她耐心细致的劝导下,王洋的父亲认识到自己的偏见,终于明白,残疾人也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样有着自己的尊严。在后来合金二厂招工时,邢敏又主动找王洋父亲为他报名招工,再后来,经常看到王洋的父亲带着他出门,并时常到会馆去坐坐,在大家的帮助下,王洋终于走了出来,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中。邢敏的真诚为人,踏实做事,得到了残疾人的交口称赞,许许多多的残疾人都加入到她的会馆中。他们把会馆当作自己的家,把邢敏当作自己的亲人,有什么困难都来找她,甚至家长里短都要找她唠一唠。邢敏总是耐心地开导他们,尽力帮他们解决困难。

  不知不觉中,邢敏成了本溪市残疾人的带头人,成了残疾人心目中的偶像。哪里残疾人有困难,哪里就有邢敏的身影。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