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红水河畔 父子俩播绿治沙11载(4图)

发布时间:2012-11-16 09:20 | 来源:兰州晚报 2010-5-4 9:38:51 | 查看:1570次

  作者: 雒焕素

  11年来,王天昌、王银吉父子投资近30万元,在腾格里沙漠腹地风沙口营造了南北长3500米、东西长4000米的大型防风阻沙林带;用水封育泥界桩封育自然沙生植被2万亩;栽植各类乔灌木4000万株;压草方格用去麦草约1000吨;集中治沙面积达7000多亩……以前的荒漠,如今变得乔木林立、鸟鸣狐飞。每年五六月份,这里的沙枣花飘香,景色格外迷人。

王家父子种植的最大一棵树

王天昌父子

王天昌正在植树

王天昌居住的地窝铺

  中国园林网5月4日消息:11年来,王天昌、王银吉父子投资近30万元,在腾格里沙漠腹地风沙口营造了南北长3500米、东西长4000米的大型防风阻沙林带;用水封育泥界桩封育自然沙生植被2万亩;栽植各类乔灌木4000万株;压草方格用去麦草约1000吨;集中治沙面积达7000多亩……以前的荒漠,如今变得乔木林立、鸟鸣狐飞。每年五六月份,这里的沙枣花飘香,景色格外迷人。

  沙漠腹地,67岁的老人健步如飞

  王银吉的家在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9组,而从红水村9组到王家父子治沙点却有三四公里。

  4月初的一天,王银吉骑着“电驴子”(摩托车)捎着记者赶往治沙点,一路上“电驴子”好几次趔趄摔倒,这个憨厚而朴实的中年汉子有些尴尬,他跟记者讲:“让你见笑了,多年来我们一家人都是徒步走到沙窝子里去。现在条件好了,买了这电动的东西,可是实在是路不好走,车也不太好骑。再说,说实话,这条道实在算不上什么路,只不过,经常从这里走,就把它当成了一条路。”

  一路上,王银吉把家里的情况作了介绍。他说,1999年开始,一家人决定治沙。治沙的决定做出后,父亲王天昌和母亲李兰英就住在沙窝子里再也没有出来过。这些年除了老人偶尔生病上医院或者大年三十回家转一趟,一对老人白天黑夜都守在沙窝子里,对于他们来说,沙窝子已经成为他们真正的家。而自己和媳妇金玉秀就成为两头奔波的忙人,除了照料好家里的牲畜,来回拉水、运送树苗和拉运麦草之外,一家人把全部的心思都投到了沙窝子里。

  赶到沙窝子已是中午时分,王天昌老人正在吃饭。一碗行面(拉条子)就着一碟酸菜,据说是他几十年不变的饮食主题。听说记者要到沙窝子里去看看,老人马上用手一抹嘴,挺起腰杆背起桦棒幼苗大步赶往沙窝子。这位67岁的老人在沙漠里健步如飞。他时而跪在沙地里拥一拥树苗苗;时而手搭凉棚,深情地看着昔日栽种的高大树木;时而一个箭步窜到沙坡的一面,介绍哪些地方适合栽种植物,哪些地方不适合栽种植物……仅仅跟他走了半个小时,一行人已累得气喘吁吁,被他远远甩到了后面。人们的眼前,看到的是老人坚强的背影和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