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担当,就扶得起“道德文明”(图)

发布时间:2012-06-27 08:03 | 来源:都市时报 2012年5月12日 A02 | 查看:1390次

  南京彭宇案之后,在路上顺手扶起一位倒地的老人变成了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每每脱口而出的“礼仪之邦”,绵延千年的尊老爱幼传统,在当今世代像极了一件华丽却陈旧不堪的袍子,容不得细细探看与触摸。或许,只能裱在墙上或者挂在口头上,免得当道德理想照进现实,徒然招致难堪。

  “决不允许昆明街头出现老人跌倒‘彭宇案’和‘罗生门’,昆明市文明办会成为每一位伸出援手的人的坚强后盾!”昨天,看到都市时报当天《昆明街头又现老人跌倒“罗生门”》的报道,昆明市文明办负责人致电都市时报,旗帜鲜明支持每一位市民毫不犹豫、无所顾忌扶起身边跌倒的每一位老人。

  昆明市文明办负责人掷地有声的一番话,古道热肠、公义干云,令人为之感动和振奋。揆诸国内,似乎也只有昆明市文明办敢于这样公开声明,自己愿意充当“每一位伸出援手的人的坚强后盾”,并且郑重承诺“因为搀扶老人被讹,由此产生的费用,昆明市文明办会全部埋单”。有如此富有担当的政府文明机构,社会道德文明的形势何愁不能走出山重水复的歧路,迈向柳暗花明的康庄?

  人之初,性本善。葆有一颗向善之心,既是人之本性,也是人在这个世界上诗意栖居的一种条件。在街头扶起一位倒地的老人,本是举手之劳,在道德范畴中几乎可说是“最平庸的道德”。但吊诡的是,在当下的中国,扶起一位老人竟然成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扶还是不扶?这是一个天人交战、进退维谷的巨大人性难题。

  很多人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犬儒主义做法,面对一位倒地的老人,却视而不见、掉头而走。双目失明,有时候跟眼睛没有关系,而是心灵成了一口枯井。心麻如木,开启了人心中“去道德化”的进程,道德,甚至是哪怕极其“平庸的道德”,也成了我们不能承受之重的负累。

  道德沦落是一场不动声色却暗流汹涌的传染病。每一起“彭宇案”的发生,都为我们的道德冷漠提供合理性证明。既然“好人无好报”,那所谓“道德”就是一场农夫和蛇的故事,意味着慈悲心导致的伤害。就这样,我们为自身的不道德找到了依据,并倾向于夸大解释它的意义。从此之后,在我们坚硬的心中,所有在大街上倒地的老人,都成了心怀叵测的“狼外婆”和“狼外公”。

  然而,当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起码的人情礼义如风般穿堂而过,离开“雷锋”的日子,我们真的过得很惬意吗?事实上,道德沙化之后的世界,便是一个“人对人是狼”的丛林世界,便是一个没有一个人能免于伤害的“互害社会”。我们的亲人也许就是下一个倒在街头的那个人,甚至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到那时,谁来扶起我们呢?

  当然,扶起老人,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政府担当问题。道德终究太缥缈,法律又太坚硬,对于那些不敢善良、不敢道德的人们而言,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有力的肩膀,哪怕仅仅是一句坚定的承诺。

  我们激赏昆明市文明办的作为和承诺,因为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它为这个社会的道德疗救,找到了务实可行的第三条道路。有政府作为坚强后盾全额“埋单”,道德的囚徒困境就此消弭,对于遏制道德滑坡、营造善行天下的社会氛围,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