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治市中心血站陈太山

发布时间:2008-11-13 08:00 | 来源:2008-6-11 9:43:38 长治新闻网 | 查看:2182次

  

  宁静的气息,和谐的阳光里静卧着一位年轻人。

  2007年4月的一个上午,10点多钟,中华骨髓总库副主任刘静湖率队走了进来,他把一大束鲜花摆在年轻人的床头,又把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交给年轻人,紧紧地握住年轻人的手说:我代表中华骨髓总库,也代表患者和他们全家,向您表示真诚地感谢!

  这位年轻人就是长治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职工陈太山。

  陈太山今年36岁,从事血站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谈起太山,站里的同事们能讲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1997年正月十五,为了抢救一位因车祸受伤人员,他往长钢医院一次次送血,一夜之间竟往返了12趟,不仅自己没有看上十五的红火,还冷落了期待着他的家人。

  2004年5月8日,那是一个不寻常的日了,这一天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这一天,长治市捐献造血干细胞举行启动仪式;就在这一天,陈太山郑重地填写了捐献干细胞志愿书。

  2007年1月,陈太山接到了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的通知,一位山东籍白血病患者与他的配型高度吻合,急需他提供造血干细胞。

  这一夜,陈太山久久未能入睡。为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这是他早已做好的选择,一点也不感到突然。但是如何做好父母和妻子的工作,一直是他的心病,他多次和妻子攀谈,让妻子明白这一义举的重要性以及生理上的安全性,终于排除了妻子的忧虑;但是让两个老人接受自己的选择可不容易,他犹豫了很久,未能向老人开口,直到两个月前,父亲身患癌症,弥留之际,太山不得不趴在老人的耳边,轻声地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说出来。然而,出乎他的所料,老人突然两眼微微一张,轻声说:“儿子,你只管去吧,救人命做好事,应该!”

  2007年4月18日,陈太山在长治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登上了赴京的列车,前往307医院,为那位不知名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成为长治市志愿者中第一人。

  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市中心血站的领导和同志们前往车站为太山送行。太山郑重表示:“请长治的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一定会积极配合,为老区人民争光!”

  首都北京的一个早晨。

  踏着春天的阳光,陈太山在爱人和干细胞资料库长治工作站燕芳的陪同下,走进了307医院6楼一间治疗室。在这里,陈太山要接受提供干细胞之前的动员剂注射。

  这是提供干细胞的第一道程序。动员剂是一种通俗叫法,医学上的“学名”叫刺激因子。注射它的作用,就是为了把正常情况下大量存在于人体骨髓之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当中来,以便于采集。注射动员剂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是会出现一些发热、肌肉酸胀、类似感冒等症状,停药之后会自行消失。

  这些知识陈太山显然并不陌生,但是与踏进医院之前相比,他的神色却明显凝重了许多。因为他知道,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程序,是他作出最后选择的时刻。如果反悔,他可以拒绝动员剂注射。

  按惯例,从捐献者签下这最后一份同意书起,受捐者就进入了灭杀全身所有白细胞的阶段,这时候的受捐者好比一张脆弱的薄纸,假如捐献者此时反悔,病人则必死无疑。

  陈太山接过那份协意书,认真地看了一遍,又递给了一旁的媳妇。他媳妇崔艳红也认真看了一遍,又重新递回给太山。小两口都没说话,只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相互轻轻地点了点头。陈太山俯在桌面上,掏出笔来,在落款处工工整整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4月23日上午8点。起着输出和输入作用的两个针头分别扎进了陈太山右左两个肘弯的静脉血管里,“啪”的一声,307医院血液中心负责采集的张婧医生按下了血细胞分离机的开关--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正式开始了。

   几分钟后,一股淡粉色的造血干细胞液体流进了透明的采集袋里。主管医生王军说:“凭颜色就可以判断,这些造血干细胞的质量非常好,成分非常纯。”

  躺在采集床上的陈太山看上去非常轻松,不断地跟张婧医生、跟妻子、跟专程前去探望他的同事杨涛聊着天。

  大概因为多年的血站工作,太山显得相当专业。为了让血液输出流畅,没等医生叮嘱,他已经让自己的右手一握一放、一紧一松了。他还给媳妇和杨涛下了“任务”:“等采完了,你俩负责帮我按住针眼。一定要按紧按好,不能有一滴血渗出来,这样明天再采第二次时,血管才能畅通,医生采起来才能不困难。”

  长达3个小时的捐献过程中,记者不止一次问他: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太山总是回答:非常好!看来事实真的如此,就连张婧医生也说:“在我接触过的所有采集对象中,你是状况最棒的一个!”

  这一天陈太山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是第一次采集,再过几个小时,我的造血干细胞就会流进那位患者朋友的血管里了。一想到这,我就浑身都是劲。为了显得更精神些,我换上了媳妇昨天特意给我买的淡粉色的小方格T恤,然后一丝不苟的刷牙、洗脸,还仔仔细细地梳了头发。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我心里好笑:傻小子,比你当年娶媳妇时还打扮得利索哩!

   这样的干细胞采集,三天之内,共完成了四次。与此同时,那名白血病患者因移植入了陈太山的造血干细胞重新点亮了生命之灯。

  就在这一天晚上,陈太山给那位从未某面的患者写了一封信。

  不知名的朋友:

   虽然你我并不相识,但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热血将永远融汇在一起了。你的生命之灯会因我而重新点亮,我的人生旅途也会因你而更加精彩。

  朋友,我们都好比生命森林中的一棵树,就让我们手挽着手,共同抵御人生道路的风霜雪雨吧。

  鼓足勇气,坚定信念,五彩缤纷的生活正等着你。

  加油!

    一个永远与你同行的朋友

  这是一封承载着真情与关爱的信,一封对世间最宝贵的生命热切呼唤的信,一封饱含了人间大爱的信。

  不久,陈太山接到了那位患者的回信。

  我的恩人朋友:

  读着你的来信,虽然只是简单几句话,我已禁不住泪流满面了。你我虽未谋面,但我仿佛看到了你热切期盼、鼓励的目光。还有什么比这更能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呢?

  我是何其不幸,在不惑之年患上了白血病!一次次梦里,我仿佛看见了死神在向我招手。当得知我的兄弟、姐姐都与我骨髓类型不相匹配时,也曾一度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我又是何其之幸,因为我遇到了您!是您给了我重生的希望。

  看着您的血一滴滴流入我的体内,虽然不知道您的姓名和地址,但是我知道从今天起,地球上有一个人,与我的血融在了一起,与我的心连在了一起。

  也许我无法当面报答您,但我会鼓足信心、配合治疗、战胜病魔、早日康复,这就是对您最好的报答。

  亲爱的恩人朋友,我将在有生之年里,时时祝愿您健康快乐、一生平安。在此,一并代表我的生子、儿女以及亲戚朋友们,向您说一声:谢谢!

   一个因您而得以生命延续的朋友

  陈太山自愿捐助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很快传开了。

  山西省红十字会送来了写着“人道、博爱、奉献”几个大字的《荣誉会员证》;患者的亲属特意托医生送来了一个插满鲜花的硕大花篮,用以表示他们的感谢之情;远在长治的亲人、朋友、领导、同事,纷纷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来表达他们的关切与敬佩。有个不知名者的短信内容是这样的:哥儿们,你在北京都好吗?你可给咱长治人长脸啦,牛!

  在京期间,陈太山的行为感动了患者一家,感动了医生的护士们,也感动了所有知情者。他这种为了一个陌生人的生命,毫不犹豫地无偿捐献出自己造血干细胞的义举,表现出上党老区儿女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经过一天多的观察,确认身体状况一切良好之后,精神抖擞、体重增加了的陈太山于4月26日晚乘火车返回了长治。

  原市委书记郭海亮写给陈太山同志的公开信5月1日在《上党晚报》全文刊发。

  陈太山表示,作为一名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的工作者,能有机会配型成功,为挽救他人而捐献造血干细胞,不过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归根到底,是老区人民哺育的结果,是太行精神教育的结果。他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