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10 09:17 | 来源: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2012-02-17 03:01 | 查看:1716次
如今患病住院缺钱治疗仍不悔
医生在查看吕立红病情
黄山市歙县金川乡田坳村海拔近1200米,2008年之前只有一条一尺多宽的山路通向外界。
2008年下半年,时龄37岁的村民吕立红开始带领大伙修路,为此他不仅花掉了打工积攒的3万多块钱,还向外地亲戚借了2万多块钱,甚至把他老父亲的8000块养老钱也拿了出来。
如今,这位倾尽所有修路的硬汉患重病倒下了,却陷入了无钱治疗的尴尬境地,“出钱修路的事情我不后悔,就是觉得有点对不起家人。”吕立红有点愧疚自己的病拖累了家人。
当年,吕立红帮助了乡亲们,如今,乡亲们也没有忘记他,大家都向他伸出了援手。
硬汉现状:患病治疗缺费用
硬汉吕立红扛不住了,病痛很折磨人,没钱医治也很折磨人。
去年11月份,吕立红第一次倒下时,就花光了家里仅有的1万多块钱积蓄。
今年1月31日凌晨,吕立红几次口吐鲜血后,被家人紧急送到了医院。这次住院至今已经花了2万多块钱,这些钱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
这段时间,躺在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感染科病床上的吕立红,总是愁眉紧锁,辗转反侧。因为医生说他的病是肝腹水和肝硬化,前期的治疗费用至少要6万块钱。
当年修路耗尽了家财,还欠下了外债,现在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给他治病。可他要是倒下不起,这个家也就没了顶梁柱。
吕立红的妻子吕菊年身体也不好,患有甲亢,常年需要吃药。为了贴补家用,这几年她一直在苏州打零工,12岁的儿子也跟着她在苏州上学。看着年迈的父亲还要扛起照顾自己的担子,吕立红哽咽着说:“我心里特别难受,他一个快70岁的老人,应该是我照顾他才对。”
硬汉当年:他耗尽家财举债修路
吕立红的家在海拔近1200米的歙县金川乡田坳村,村民将近500人,“山田公路”没修前,仅有一条一尺多宽的山路通向外界。
崎岖的山路边是悬崖峭壁,行走非常不便。老人赶着毛驴运米回家,吃力得很。有人生病了,要背驮或用担架送下山。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外打工的他毅然回到了家乡,他要带头给村民们修路。
其实,早在2005年的时候,村里就有人牵头修路,后来由于各种困难就搁浅了。这一次,吕立红重挑修路重担,也是困难重重。
由于道路沿线要经过许多其他村子的茶场和稻田,“过路费”协调起来也就变得更加复杂;一连几个月,他常常是早上7点多出门,深夜才回到家,上了床还要想第二天再去哪几户村民家做工作,每天几乎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道路开工以后,他就带领村民天天泡在工地上,开山、整石、垫土,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只好带着饼干就着泉水填肚子。
修路耗钱,吕立红花完了自己打工挣来的3万块钱,还从外地亲戚那边借了2万多元。最后,他含着泪向老父亲开口了,大义的老人拿出了养老准备的8000块钱。
2010年初,一条3.5公里长、3米宽的道路终于修成。
吕立红带头修建的那条路,一头是山头村,一头是田坳村,大伙就把这条路叫做“山田公路”。
公路通了之后,周围村子里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山上的树木、山核桃都能运出去卖上不错的价钱,生活物资也能比较方便地运进来,这两年村里就添了好几辆小车,一些人还盖上了小洋楼。
但是,吕立红还是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破旧房子里,现在老少共住了9口人。他们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春节老婆带着儿子回家过年,我心里都觉得对不起她。”妻儿和父母的理解,让这个别人眼里的硬汉时常偷偷抹泪。
各方反应:大家都没有忘记修路人
就在吕立红陷入困境之际,他也收获了无数“感动”。
这几天不少的好心人带着礼物到医院看望他。“前几天有个人晚上带着他儿子来看我,留下了1000块钱,让我好好养病,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吕立红说,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中午,这位好心人再次带着4位亲属来到医院,留下1500块钱之后,又匆匆离去。
2月9日上午,黄山市红十字会在官网上公布了吕立红患病的消息,第二天上午就有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捐了1500块钱,只登记了一个化名叫“妙音”。得知吕立红住院却无力支付医疗费,金川乡乡长邵炜文也赶赴医院探望。
当初吕立红拿出所有积蓄带领乡亲们修路,现在乡亲们也没有忘记他。吕立红住院后,村里很多人去医院看他,村民们两次自发捐款,共计捐款12000多块钱。
黄山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副主任医师邵裕平透露,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吕立红的病情有所好转,身上的浮肿消退了不少,腹水也减少了,胃出血已经被止住。医院也会对吕立红的挂号费、药品费、住院费等相关费用做适当的减免。
硬汉情怀:倒了还惦记着那条路
虽然现在病倒躺在了医院,可吕立红心里还是放不下村里那条路,因为路面没有浇筑水泥,一到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就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
医生说即使吕立红以后恢复了,他的劳动能力也会大打折扣,无法从事体力活。 即使是这样,躺在病床上的吕立红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和付出。”他希望早点好起来,再带领大家浇筑水泥。
本报记者 方佳伟 文/摄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